第100章 昔日辉煌

2025-04-01 08:28:14

分账的时间,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八点多。

顾涵秋在碗筷和执笔间拿起又放下,草草吃完了这顿饭。

看着大家沉浸在各自清点手里分账的喜悦中,顾涵秋也在喝完最后一口米汤后,招呼着众人往自己这边凑了过来。

考虑到时间也不早了,我呢就长话短说,尽量不耽搁大家回去休息。

关于合作社的事情,大家这段时间多少也听到和议论过的吧。

或许大家对这个合作社存在一定的误解,今天我就先和大家解释一下,我们筹办的合作社呢,和以前的合作社是有区别的。

往年的一切,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咱们的工作任务和指标,都是归集体制定和分配的。

我们不这样搞,从生产到加工一切都归个人安排调度,能够提供多少的货品,全由合作社里的社员根据自身情况去办,没有强制要求的。

说到这,顾涵秋停了一下,端起王芳端来的杯子喝了口水。

唯一要求的呢,就是在加工成半制品以后,就像咱们当下进行到的缫丝工序,统一交由社里进行统一价格的贩卖。

没等她这番话说完,在场的几个村民提出了质疑。

涵秋啊,那照你这么说,这和咱们现在的情况不是一样吗?办不办合作社,也没太大区别嘛。

就是,反正大伙儿都信任你,那做出来的东西也都是让你和芳芳,给我们拉去卖的嘛。

她扭头望向了右手边的老王婶和张月娥,当场摇头否定了她们的看法。

诚如她所考虑的,是将来可预见的发展情况:在当下的情况可以这样,我也就是辛苦点多跑跑腿。

可在将来,等大家伙儿的产能扩展上来了,每家每户的产量肯定会有相差的。

我呢也不是不相信在场的乡亲,就是怕将来万一出现自我交易,以产量优势来扰乱咱们村统一贩卖的价格。

那样不仅会让一部分乡亲在收益上吃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发展。

我个人希望的是,咱们清水能在正确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大家早一些实现共同富裕嘛。

而且我也插一句题外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在可行的情况下,在近两年把自家的桑树给栽种了。

并且在能够空出闲余的时间下,和我们一道,移植些山茶树,尽量争取在十年内,把咱们清水的山茶树数量,稳定在一千棵以上。

当然了,这些东西都可以交由社里统一打理,在统一购置化肥和农具的时候,可以谈些价格优势。

让各家栽种桑树,村民们还能理解,这毕竟也是为了增加蚕丝的产能,总不能就靠着顾涵秋的桑园来小打小闹。

可山茶树,却让村民们对此有些疑惑。

能够明白顾涵秋心思的,或许丈夫徐维算是一个。

她和他依然记得,当初来清水村支建的时候。

那天中午徐维在还没有栽植桑园的东山上,他和三个大学生聊得那些话。

而顾涵秋的解释,也引用了他们当初的对话来做了回答。

当年我来咱们村支建的时候,维就和我说过,咱们清水在过去也算的上是山茶之乡。

虽然现在靠不了山茶油来让我们脱贫致富,但我还是想有可能的话,尽量恢复这个让清水声名远传的产业。

而且,这也是为了适应国家的发展,往后的十年二十年,等全中国人民都富裕起来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那么对相对健康且养生的山茶油一定会有需求。

我们现在把山茶树陆续恢复规模,也能充裕清水的产品种类,不至于受到单一的局限性。

她的长篇大论,虽然让在场的村民们听得不清不楚,但在一旁抽着老旱烟的陶书记,一句话便打消了大家的猜疑。

涵秋是大学生,又是省城长大的,她的眼光比咱们看得都长远。

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后山的那几处荒坡,特意留出一块地方来种那片山茶林。

山茶油,这个作为清水村曾经引以为傲的特色产业,在历经大跃进时的炼钢运动,和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后,留下了难以补救的断代。

据徐维说起过,清水村的山茶树在最鼎盛时期,有近六千棵的数量。

在明清两朝,是远销大西北的紧俏物资。

可即使顾涵秋有心恢复,但她也明白,没有数十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是很难恢复到当初的辉煌的。

毁掉一样东西很容易,仅需几年亦或者一代人的助推。

然而代价却是沉重的,补救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和沉淀。

顾涵秋看了眼吞云吐雾的陶书记,笑笑没有吱声。

作为丈夫的徐维也在这时候插了一句:这个事情还是看大家个人吧,反正我是相信涵秋的。

自从她嫁到村子以后,这两年涵秋的能耐,还有给大家带来的实惠,都是看得着摸得到的。

对!涵秋说咋干就咋干,我和我们家爱梅都没意见。

伴随着王春元拍着桌案扯了一嗓子,在场的村民们也纷纷附和表达了支持的意见。

那成,既然大家伙儿都信任我,那就暂时先这么定下来了。

我呢,这段时间就先琢磨个方案出来,拿到县里过了审批。

等芳芳和李哲的结完婚了,咱们各家派个代表就正式签份协议,争取年底前把合作社给办起来!在得到在场村民们的认可后,顾涵秋便也招呼大家各自散去。

等回到家,时间已近十点。

原本顾涵秋想去付大娘家里,去看看小文静。

由于平时忙于工作,自从断了母乳,顾涵秋多数时间还是将闺女交由付大娘来带的,作为孤寡老人的付大娘自然是欢喜接受的。

而这也导致闺女,和自己夫妻二人反倒没有和付大娘亲。

在某些时候,顾涵秋只觉着对女儿满是愧疚。

洗完澡的徐维,拿着两块西瓜走向站在篱笆墙边的妻子,口中碎碎念的他,并没有注意到妻子的情绪:涵秋啊,这西瓜不行了,再搁就得没水分了。

挑了老半天,才发现这一个还能吃的,看来明年要是瓜长的多,我得拉些西瓜到乡上的集市去卖。

不然这么烂了,挺可惜的。

啃咬了一口水分还算充足的西瓜,徐维也将另一只手抬到了妻子跟前。

见半天没动静,他才发现了妻子的异样。

要不明儿让静静回来睡?他的这句提议,让顾涵秋顿时回过了神,伸手接过西瓜却摇了摇头。

还是让大娘带着吧,过几天学校要开学了,你也要回去了。

我还得忙着打理今年的最后一批蚕丝,咱们俩都抽不出时间来,就算了吧。

也不差这一天两天了!看妻子的表情平淡,徐维虽能感受到她心里的失落,却也只能以自我宽慰的方式去安慰妻子:唉,让静静陪着大娘,大娘也能有个伴儿。

咱们没能给孩子足够的陪伴,不过等将来长大了,肯定能明白咱们做爹娘的不容易。

希望吧,希望孩子们能理解。

不光是静静,还有海海,希望他们俩都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长大吧。

说罢,顾涵秋转身回到门前,坐在了长石上歇息。

边咬着西瓜,边盯着远天的银河发呆。

徐维也在瞟了一眼付大娘家的房子,暗暗叹了口气,便走回门前紧挨着妻子并肩而坐。

两个人也不知道在那里坐了多久,只是那一夜,深山小村里那一点昏暗的煤油灯亮,烧了许久直至灯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