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家的花园,你一个外来人,倒好意思叫我绕道。
他家?声音不太像,身形和眼神还挺像那个上次吓她的欠揍皇子。
现下左右无人,他身边又没带公公,他拿不出身份证明,她坚持不知道他是皇子,也不会是死罪吧。
红初六心中暗想。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无论您身份如何高贵,先来后到,此处有女眷自当回避。
我先,你后。
如此,请恕奴婢无礼,叨扰了公子雅兴,我等立即离去。
说罢匆匆行了半礼转身准备离开。
甘灵珠早就背过身去了,感觉到红初六也转了身,迈开步向反方向走去。
只听啪地一声,是那人收起了折扇的声音。
站住!这声音,熟悉了。
确定是五皇子,刚才那货故意改了声线。
红初六心下有些慌张,这件事容太妃不知道有没有参与,否则怎会如此巧合?让两个人到花园里逛逛,就碰上了外男。
小姐,你径直往回走,奴婢在这儿挡一会。
不管怎么说,先让甘灵珠脱身,自己就是一个农户,名声没那么要紧。
不料偃子川耳力极好,听见此话一个纵身飞起,飞落在两人的退路上。
偃子川侧着身子站立,衣袂飘飘,其实还是很帅气的。
他看似目视前方,眼角却看着站在前面的甘灵珠。
不知是害羞还是紧张,小脸飘着一丝绯红。
一双瞳人剪秋水,清澈的见底,没有一丝惧怕,反而有一些好奇。
小丫头还算漂亮,可宫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过个三、五年长开了,也就刚够得上上之姿而已。
可看着确实让人非常舒服,让他想到了两个字——干净。
对,就是干净。
就像帕上那一只似狗非狗的小东西,干净又有趣。
偃子川心情愉悦,啪地一声又打开了扇子,正准备潇洒地扇一扇。
却不料红初六一个箭步从他手上抢下了玉骨扇,递给了甘灵珠,让她用扇子遮住了脸。
天气这么凉,五皇子可要注意身体,不要把脸扇得抽了风,这扇子借我家小姐挡一下妖风比较好。
红初六见是偃子川这个老熟人,胆子就突然肥了。
那块何公子的玉牌她今天可是带在身上,以防万一。
虽说这位五皇子与甘博翰一样腹黑又难缠,但能与甘博翰深交的,底线应该会高些吧,总不会草菅人命。
我真是路过,就比你们先到几步。
你怎么就跟防贼似的?五皇子哪里听不出红初六暗骂他是妖。
偃子川其实也就是想看一眼甘灵珠长什么样。
他不想这么早娶妃,他现在想要做的事,娶谁家的姑娘放在身边都不方便。
所以那天他就想了个借口,回来跟母后说,看上的那家姑娘未满十五,还要再等几年。
皇后再问他看上哪一家的,他却缄口不言,这才有了皇后让人琢磨不透的邀请:凡参宴家中有十二岁女儿的人家,都将女儿带进宫来。
他真的就是路过,只是绕了一个大圈子路过,没想着真能见到人。
你……红初六都想发飙了,身后却传来了甘灵珠的声音。
小女兄长与您有同窗之谊,曾称赞五皇子有侠义之心,为人光明磊落。
百闻不如一见,五皇子果然人中龙凤。
你哥真的这么称赞我?偃子川觉得有点不可置信。
那是自然。
小女今日有难,想必五皇子也愿意施以援手。
说!你说!偃子川忽然又感觉有些找不着北。
孤男寡女与园中相见,虽是偶遇,但人言可畏,众口铄金。
若被人知晓,小女唯有死路一条。
求五皇子助我脱困。
偃子川……红初六大赞。
也罢,两位请吧。
偃子川说完侧过了身,面向花园在身后让出了一条道。
红初六赶紧拉着甘灵珠从他身后离开。
走了一小段在一个转弯处红初六回头看了一眼,见偃子川还在那里看风景,又见转弯后就能看到容太妃院子大门,门口还有小公公在守着。
小姐,我把扇子还回去。
你在这儿等我,还是径直先回?你做得对,我都吓得把扇子忘了。
甘灵珠将那扇子急丢给了红初六,像丢了个烫手山芋似的,根本不是价值不菲的玉骨扇。
甘灵珠走后,偃子川看着园子里的风景,被冷风一吹也清醒了过来,自己这样做真是极为不妥。
虽说自己耳聪目明能确定周围无人,可万一有心人细查轨迹,也有可能生出事端,到时真是害了人家小丫头。
不过那小丫头也挺聪慧的,还知道把文林搬出来。
回想起那惊鸿一眼,越回味越觉得甘灵珠灵动可人,还挺有意思……回魂了!五皇子,您的扇子掉了。
红初六走到离偃子川三尺处停下,见他依旧没反应,猛地喊了一句。
还真把偃子川吓了一跳。
红初六神情有些冷,将扇子抛过去后严肃地对偃子川说:不管您心里想的是什么,请您收藏好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好奇心会害死猫的。
偃子川:猫?什么猫?还以为有些长进了呢,原来是只长皮囊不长心。
红初六也没那么多时间跟他磨叽,转身离去时留了这一句话来损他。
偃子川……究竟什么猫啊?甘灵珠与红初六回到容太妃院子时,见一个宫女正向外走来,见到她立即展开了职业笑容。
两人回来的时间正好,老夫人正与容太妃告别。
宫女端来一个小木匣交给容太妃,容太妃又塞进了甘灵珠的手里,话却是对甘老太太说。
你别瞪我,小时候带她来你说她小不记事儿,害得我连见面礼都送不出去。
今天才补上,无论如何得收下。
甘灵珠打开巴掌大的小木匣一看,竟然是一块鸡血紫檀木制的小木牌,正面刻了个赏字。
老太太顿时惊呼:这可使不得……容太妃牵住老太太要伸手去拿木匣的手道:先放丫头那儿,权当保个平安。
老太太只得示意甘灵珠收好,带着几人重新行了全礼,这才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