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分别

2025-04-01 08:27:40

你去把你爹娘喊来,我先在车里写份契书。

第七辆马车缓缓驶到红初六身边,车里传出一位略显苍老的女声。

红初六不敢停留,应了声是就往回走,心中忐忑不安,还没想好如何开口。

却在进入庙院门后,见到门边站着爹爹,顿时呆愣住。

走近后半晌,喉咙里才憋出一声:爹……初六爹老泪纵横,抬起独臂想要给红初六一个巴掌道:您,您,您,红家家规……说了几个字,却说不下去了。

家规是为了家族和睦、更加繁荣昌盛。

可如今,真要死守着规矩眼睁睁看着母亲去死吗?接受了柳儿卖身,让她这么小一个人儿,在豪门大宅中挣扎,他又于心何忍?初六爹收回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压抑着声音痛哭起来。

红初六蹲下身子,轻轻拍着老爹的背,一边给他顺着气一边轻声在他耳边安慰:爹,我知道您是心疼我,但我是心中有数的,咱们的日子都是会好好的。

我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为奴为婢低人一头不要紧,要紧的是生死不由已,婚姻不能做主,但这家人,我看是不一样的。

他们家进庙的排场您没见到,那细致讲究的,绝对不是一般的大户人家,而且那带刀的不像是一般护院而是像侍卫。

什么人能有侍卫啊,那不是富就可以的,定是达官贵人。

要紧的是,他们这家人有善心。

赏钱您是拿在手里的,您想想,如果是跋扈的人家,那几个带刀的侍卫对着我们一群流浪汉,亮个刀把我们赶走既省钱还省事,何必给钱?你们后来都睡了,我细细看了那户人家的奴仆,个个做事有板有眼、有规矩,这肯定是花了时间力气训练出来的,证明这是个讲规矩的人家。

咱只要守规矩就不会错,小命是肯定能保住的。

在红初六呢喃软语的劝说下,初六爹的心情逐渐平复,老脸上挂着泪痕却抬头专注地听着红初六的分析。

还有呢,我看到偶有几个奴仆做错事主家也并未苛责,在田里干活和在府里干活,哪样不是干活,干一辈子能保衣食无忧,咱们辛种地不就求得这个吗?夫人又允我提前支月钱。

可见主家宽厚仁德,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主家。

要紧的是,奶奶的病拖不起啊。

见老爹神色已松动,红初六捡着要紧的事交待:先花几两银子把奶奶的病治好,这是顶顶要紧的。

再就是给家里买两床棉被。

每日到县城听消息,等官府安置措施下来,赶紧买点地是要紧的,咱们还是庄稼人,得靠地吃饭。

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不要再种稻米了,找个大的府城,那里有钱人多,你们就种菜养鸡鸭,有积蓄让弟弟读书……你不用担心我,我进了府会好好学规矩,安心做事。

你们存到了钱,将来再把我赎出来……红初六!略显苍老的女声再次响起,红初六不敢耽搁,拉着老爹就站了起来。

一名身着深蓝细棉布长裙的妇人站在马车旁,手里拿着契约,见到两人直接开口:我是莫嬷嬷,这是契约。

你们看一下然后按个手印。

好的。

红初六麻利地接过契约和印泥,迅速地看了一下契约内容,确定与约定无异后递给老爹。

初六爹颤颤巍巍地接过契约,把手指印上印油后却垂在身旁,仿佛有千斤重,无法将手指抬起来。

这位妈妈,贵府,贵府是在哪里?初六爹大着胆子问了出来:我,我,我们终有一天要把女儿赎出来的,还请相告!主家是京都永忠侯府。

莫嬷嬷语无波澜地回道。

她停顿了几息,又安慰了一下:府里规矩虽多,主家却是很厚道,只要不起那些子歪心思,踏踏实实做活,二等丫鬟十五岁就能赎身,大丫鬟十七岁也能赎身。

如果不愿赎身或者没钱赎身的,府里也会给配个管事、小厮。

初六爹赶忙接话:还请妈妈多多关照,我家丫头我要赎回,切莫配了人。

如果配了小厮,那生下的孩子还是奴籍,还要再熬十几年。

莫嬷嬷听了这话神色有一瞬间愣怔:难得你有此心,只要她心思正,府里并不强制婚配。

不过……到了能赎身的时间,两年内必须赎身,过了两年的期限,也就只能是终身契了。

见过滔天富贵动了心思的大有人在,且行且看吧。

初六爹最后还是按下了手印,接过莫嬷嬷递来的两张十两银票、九两碎银和一吊钱。

红初六也不再入内与其它家人一一告别,只在庙外对着里面认真地磕了三个头,头也不回跟着莫嬷嬷上了车。

红初六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从上车一刻起,她就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打工妹了。

莫嬷嬷神色严肃地坐在车厢正中位置,左右还有三个小女孩,穿着统一的浅黄细棉布衣服,梳着丫髻扎着同色的发带。

府中下人取名规矩,以‘ 鸿蒙初开,恩勤忠正’四字轮流排序,尔等都为初代,另一字可选原名中的一个字,也可请主家赐名。

尔等相互认识一下。

红初六新来乍到自是不敢先开口,几个小人头左右看了看,落在莫嬷嬷左边第一个四川圆脸小丫鬟身上。

小丫鬟将头缩了缩,细声细气地道:我叫初雪……然后就望向自己身边的鹅脸丫鬟。

红初六望着她,认真地听着,谁知道初雪说完名字后面就没有下文,让她一阵懵逼。

鹅脸丫鬟像是习惯了,接着介绍自己:我叫初香,今年十岁,汾州人,我善刺绣。

话音刚落,红初六身边的就传来清脆的女童声:我叫初霜,今年十二,青州人,断文识字。

初雪今年十岁,与我是同乡。

针线上的活儿,初雪应比初香要强些。

一个胆小、一个显摆,一个逞强。

不过,断文识字这个确实是难得。

自己名字正应了初字代,正好,不用改了。

对于不改名字,红初六表示很高兴。

这都用了两辈子的名字,如果是个动不动给丫鬟换名字的人家,她表示,自己记不住啊。

我叫初六,河间府红村人,差两月就十二了,会点厨房的活计。

红初六在记忆里认真搜索过了,总不能说自己会割猪草、种地、带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