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初六看着手上数了一半的铜钱,又看了看小白的信,决定还是先把钱数完再看。
万一小白说了什么糟心的事,还有数钱的满足感能弥补一二。
哎?数完最后一文钱,又把仔细装进钱袋后,红初六才想起,初杞这会儿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呀。
你怎么在这里?今日去给老太太请安,这么快就回来了?又给老太太留下了,说是陪着一块儿午膳。
这次又是何缘由?药垫蒲团。
红初六花在老太太身上的心思,绝对不比用在甘灵珠身上的少。
除了两年多前的那个鹅卵石地垫,又做了个按摩敲敲棒,用羊皮反制的保暖鞋。
自从发现初杞的医术,又压榨她做出来中药抹额,中药鞋垫。
近日天凉,又想到了老太太房里有地暖,又弄了个药垫蒲团。
药垫蒲团里以艾草为主。
艾草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
老太太夏天图凉快,喜欢用薄的草蒲团,离地面这么近,特别容易沾上地上的寒湿之气。
正好冬日来了可以用艾草蒲团养养。
用了不到五天,腰不酸了,腿也有力了,气色红润,哪哪儿都好了!老人嘛,送保健品肯定是没错的,红初六就只往这个方向去开发设计。
现代的老年人,把卖保健品的都当亲孙子、亲孙女一样,不是他们真傻。
一是老人家总是因为儿女忙,有点小病小痛不想让他们操心,去医院太辛苦。
二是因为平时没人说话,逗笑,哪怕知道这些人是因为利益讨自己欢心,也愿意花这些钱。
再说了,不管真实的效用有没有,但对人的心理作用肯定是有一些的。
所以与其埋怨父母被骗,不如花多些时间陪陪父母,或者孝敬些正规保健品。
那可是你的功劳,是不是得了赏钱?来,来,来!给我看看,赏了多少?红初六放下手里的铜钱,就去扯初杞腰上的荷包。
初杞赶紧捂住荷包跳开:我的算术好得很,不用你帮忙。
如果说红初六自喻为铁公鸡的话,初杞就是琉璃猫,都是一毛不拔的。
红初六也不知道为何,就是特别喜欢逗初杞,这个小丫头只比她小一岁,天天沉着脸装大人样,还反过来喜欢教训她。
跑远的初杞还不忘丢下一句:再抢我的钱,我就不帮你拿信了。
红初六见初杞太过沉闷,不像别的丫鬟吃个零嘴、唠唠嗑,买根头绳也乐半天,成天闲时只窝在屋里捣鼓她的瓶瓶罐罐。
于是经常给她找个借口外出买药,顺便去杂货店跑跑腿,好几次的信都是她带回来的。
见人跑远了,红初六这才去拆信。
她也是故意吓跑这丫头,免得她又在旁边说什么私相授受、哥哥妹妹之类的教训话。
她才是姐姐好不好,看着小白成长的过程,她还是蛮欣慰的。
一年半前,她第一次收到小白的信,小男孩真的去参军了。
因为涉及军事机密,书信中并未提及参军的地点,只说做了伙头军,天天背锅、烧火。
这让红初六安心不少,不然她还真以为十二岁就得上战场拿刀砍人了,小朋友还是不要玩刀的好,一个不慎,可就留下心理阴影了。
于是,红初六就给他回了一封背锅论的书信。
从此背锅,说到彼背锅,论及信息对称的重要性……(此处省略一千字)想起当年星爷的电影,红初六又提出万一背上了如何解决的办法。
动之以情——让我背锅你的良心不痛吗!晓之以理——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还不行,就搬后台、拉关系,再不行就用钱砸。
考虑到小白是个穷鬼,就只提了一句,接着写下一招,认下自己人,喝个小酒拍拍肩膀,看看能不能河蟹一下。
说不定,这锅就不用背了。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那就看锅有多大,再决定硬扛或是跑路。
总之,最重要的一点,保住性命最重要。
红初六担心啊,小白就是个快饿死也不去乞讨的二愣子……总之,第一封回信,洋洋洒洒写了二十多页,整整一大包,杂货铺的小赵以为她给做了件衣服啥的送过去了。
根据小白后面的来信,红初六知道他的战斗地点经常换,而且早就不做伙头兵了……所以书信来往这事,在古代是实在不靠谱的事情。
有可能你收闺中蜜友的一封书信,说下个月要出嫁,等你收到书信的时候,她的孩子可能已经上街打酱油去了。
所以红初六现在对待书信的态度就是——看故事。
千万不要想着看到信里别人有什么困难,还提建议帮人解决。
看完别人的故事,再写写自己的八卦就好了。
看着书信上的日期,最早一封信都是半年前的了。
小伙子从伙头兵做起,后来转了步兵,之前就从伍长升到了百夫长,这三封书信,一封升几级,最近一封信居然已经是无品的进武校尉了。
虽是无品,可再往上一级,就是从九品的承信郞。
这也是三个月前写的信了,这会儿,说不定就已经是九品武将了。
(本书借鉴北宋后期的武官体系,武官阶定为八大梯次、六十级。
)虽说红初六并不清楚军队升职的具体标准,但总是得杀敌才能有军功。
白宇轩已是志学之年(古人十五岁),而古人将十五至二十岁的少年称为舞象之年,是真的可以上战场的了。
只是这信,该回什么内容好呢?要不要告诉他自己发现了慈元寺求子灵验的最大秘密?哈哈哈……每每思及此,红初六表示十分得意。
早在她听说甘灵雪提前慈元寺求子十分灵验的时候,就存了十二分的警觉。
首先判定的是甘灵雪想要作妖了,又让赵铿与弟妹们去慈元寺查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还真被红三李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规律。
凡上香求子者,一旦怀了身孕就会上山还愿,如果此时还要想求生儿子的,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和尚把脉。
当确认是你怀有身孕时,才可去求送子观音处求签。
若能求得上签,则必能得子。
如果求得下签,则得女儿。
只是这签不易求,一日只有三问。
大多数人只说寺里求子灵,根本不说求签的事。
毕竟知道的人多,万一自家要用时排不队上就亏大了。
当晚,红初六只是用这事框一下老和尚,说得模棱两可的,可老和尚已经被红茶方子乱了心神一下子就露了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