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之倒是奇怪,一路畅通无阻,这哪里是被叛党挟持了的京都啊!拿下一万大军后,李沐之继续带着人直奔皇宫,皇宫守卫看着至少,还有小两万的人在守着。
宫门紧闭,宫墙上架着弓箭手,面对李沐之带来的几万大军,丝毫没有要投降之意。
李沐之让人喊道;放下武器,便可饶你们一命!宫墙上的人依旧保持着防守之姿。
李沐之不清楚宫内的情形,也不能强行攻入皇宫中去。
宫内,柳介还在强忍着疼痛与太后的人对峙着。
本在宫门守着的人跑来道;大人,宁王殿下带着大军赶到了!这下柳介彻底慌了,大声喊道;撤退!于是柳介的人慢慢的朝宫门退去,还未走到宫门口,被李子昂带着俞思弦的人拦住了去路。
前有虎后有狼,柳介大声喊道;若是不想太后今日命丧皇宫,就立即退开!李子昂看了一眼李怀瑾,李怀瑾拧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石海是太后身边最亲近的暗卫,出声道;陛下,你要看着太后死吗!李怀瑾这才开口,都退到一边!李子昂的人退了,云涛是郡主的人,可不听他们的,李子昂只得低声对云涛他们说道,给我一个面子,我和你们郡主是旧友了!云涛他们这才让开了路。
柳介挟持着太后,一路退到宫门口,却又不敢打开宫门。
低声对太后说道;让我出城,否则我死也要拉上你!太后淡淡一笑,若是我不呢!那我们一起死!柳介咬牙说道。
太后神色平静,不再回柳介的话。
俞思弦和穆景华站在一处遥望台上,静静的看着他们。
俞思弦道;太后和柳介似乎在商讨什么!他们是旧相识吧!穆景华轻声回道;是吧!怎么样才能让柳介被我抓到!俞思弦说道。
瑟瑟抓想抓柳介?穆景华问道。
俞思弦点点头,缓缓地说道;柳介和安阳王的死也许有关系!穆景华道;让柳介顺利出城,城门有我的人!俞思弦灵机一动,想到了什么!景华帮我把宫墙上的灯笼射下来。
俞思弦说道。
好!穆景华架起弓箭,瞄准灯笼一箭杀下两个灯笼下来。
众人只见从宫墙上掉落几盏灯笼,目光便都落在了灯笼上。
忽然几盏灯笼炸开,从上面闪落一阵白烟,众人感觉不对,纷纷捂住了口鼻。
李沐之在宫门外也看到了一阵白烟,立即让人退开一边,以防白烟有毒。
柳介趁此机会,让宫墙上的人朝宫外射箭。
李沐之带着人不断的躲闪,忽然又有几盏灯笼从上落下,在半空中炸开,一阵白烟直逼李沐之的大军。
谁都没料到巨大的白烟瞬间把宫门掩盖住,谁都看不清,突如其来的变故把两边的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太后突然打开了柳介架在脖子上的匕首,接着摆脱离了柳介的挟持。
左将军摸索着柳介的位置,大人乘乱,我们撤退!柳介纵使不甘,也只是撤走。
宫门下的侧门被打开了一个小缝,柳介在左将军的掩护下出来出了宫。
不过很快被李沐之的大军发现,又在白烟下展开了一场激战。
柳介在掩护下成功离开,带着一小队幸存的人在京都隐藏了起来。
躲到了属于柳家开的青楼中,柳介的右手此刻已经面目全非,肿胀发青,根本看不出原来手的模样。
左将军让人换下百姓的衣服在城中勘查了一番,回来说道;大人,回来的人说,城门上守城的还是苍松!我们现在还可以出城!柳介心中感到不安,为何是苍松守城,那李沐之的援军又如何进城的!左将军说道;我们得尽快离开!否则想要出城难上加难!去准备吧!柳介吩咐道。
宫门前,白烟散去后,李沐之一举把柳介的人全部拿下,便开始派人四处搜捕。
李怀瑾见事态终于平息了下来,长叹了一口气。
太后见到李怀瑾一脸严肃。
还愣着干什么,不善后等着我来吗?太后怒声道。
儿臣知道了!李怀瑾轻声说道。
太后拂袖而去,石海冷冷地扫了李怀瑾一眼,便跟着太后离去。
李怀瑾有些颓废,见到李沐之后便道;王弟,你替朕善后吧!李沐之皱了皱眉,是!李怀瑾迈着沉重的脚步,慢悠悠地回了自己的寝宫。
一路上都是尸体,都是鲜血,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腥味。
李沐之吩咐人一边处理宫中的事,一边带着人准备出宫。
在宫门口,遇见了俞思弦和穆景华,两人丝毫都没有被此次的叛变影响,坐上马车悠悠地离开!李沐之骑着马超过他们马车,拦在了前面。
马车迫使停下,俞思弦掀开车帘,宁王殿下有事?李沐之问道;方才的白烟是你们弄的?俞思弦笑了笑,怎么,殿下想算账?李沐之就知道是他们,在城门下李沐之看到有箭从西侧射了过来,把灯笼打下,随即又看到一箭射穿灯笼,炸开了白烟。
从宫墙上望去,西侧只有一座瞭望台,当柳介逃走后,李沐之入宫看到锦瑟郡主和穆景华从西侧过来。
为何要放走柳介?李沐之有些生气的说道。
俞思弦淡淡地回他,我乐意!你这是帮助逆贼,实属大逆不道!李沐之沉声说道。
俞思弦乐了,宁王殿下,你以为你的大军如何入城的?你以为你抓捕的一万人又是何到你跟前的!宫墙上剩下的两万人,又是如何被你拿下的?李沐之一惊,看向俞思弦的眼神越发古怪。
穆景华抬手把车帘拉下来,吩咐暗卫;走!于是暗卫驾马就要离开,李沐之调转马车,给他们了让了路。
城墙上,苍松依旧不能动,凉悠悠的刀刃,架在他脖子上已经半时辰了。
能不能拿开一点,都快冻死我了!苍松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