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都是什么主意!现在关键是开放粮仓,让他们不会饿死,病死。
水灾有十多天了。
今年的稻谷有很多被淹了。
去年北方旱灾,水灾,雪灾。
叶丞相严肃的开口说道。
叶丞相说得对,我们在这里吵也没用,派官差大人去调查一番。
御史台一位大人出列说道。
御史大人说得对,臣附议六部尚书也出列说道。
平常他和御史大人一向不对头的,不是争个你死我活,就是面红耳赤。
今天居然奇了怪了。
众大臣连连出列附议。
那众卿觉得该派何人所去?皇帝不动声色的问道。
回皇上,臣觉得太子殿下爱国爱民,想必此去定然会尽心尽力,为民排扰解难!,众人齐齐低头不语,却是看着六部尚书,他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哦?李丞相,御史大人觉得呢?皇帝平静问道,眼里却闪过一丝阴沉。
李丞相和御史大人对视一眼,御史大人连忙低头,李丞相无奈只能出列行礼说道回皇上,太子金枝玉叶,亲自前往,恐怕不太安全,如果太子出事,那这南陵国后继无人啊。
皇上请三思,老臣愿意代替太子,前往兰安城赈灾!丞相,太子前往赈灾是最适合不过的,去年也是你派人北上赈灾,这次怎么着也轮到太子了吧!有一个脾气耿直火爆的大臣,闻言立马跳出来指着丞相说道。
....直到下朝也没能吵出个结果来。
下朝后,皇帝留下叶丞相单独去了御书房。
直到一个时辰后才离开,谁也不知道他们之间说了什么。
而太子也正在太子东宫,和几十个幕僚商量这次的水灾赈灾之事。
但他们讨论的不是怎么解决赈灾之事,而是怎么掩盖事实。
有没有把证据都毁了?太子问众人道。
回太子,都销毁了,没人能查到。
其中一个幕僚谄媚的说道。
嗯。
太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太子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另一个幕僚恭敬问道。
等太子简言意赅。
等他那个好父皇求他,他无意中听到人说国库空了,粮库也空了,他才想出了这个办法,国库和粮库空了,他有啊!他出钱出粮,赚个好名声,他这太子之位,更稳固了,以后他登基了,这南陵国上下百姓都拥护他。
现在皇帝五个儿子,一个个的废了,只有他了。
二皇子打猎时不小心摔断了腿,从此残了。
三皇子肥得跟猪以的,天天只知道吃吃吃,没有脑子。
四皇子是个哑巴,不会说话。
天天呆在府里不出门。
老五,哼废物一个,加上他被贬为庶人了,翻不了身。
不过他不死还是有点不放心,之前派了那么多人去杀他,都杀不了!他后面又派了人去北疆,寻找机会杀了他的,但有去无回!之后就没有再派人去了,现在不知道他在北疆哪个山沟里种地放羊呢。
只要等皇帝一死,他就能坐上那个位置!...太子此刻想得正爽歪歪。
皇帝那边却是怒火中烧,那个畜生!为达目的不择手断!皇帝气得胸口上下起伏。
皇上请息怒!一旁的太监宋公公,劝道。
朕这个好太子,为了自己的目的,竟然将兰安城储水大坝给砸破了,水流到城里把整个城都淹了!皇帝气道。
要不是他觉得奇怪,现在秋天了,还有一个月就冬天了,怎么还会有水灾?他特意派人去调查,报回来这么个信息。
...宋公公没想到这个太子会把人命如此轻视,根本不在乎百姓的人命!这样的储君,也太蠢了!你要名声就自己挣,搞这种歪门邪道,以后就算坐上那个位子也是个暴君!但他不知道怎么安慰皇帝所以只能沉默不出声。
看来朕真的错了!幸好现在还有补救的机会!皇帝喃喃自语的低声道。
他五个儿子只有太子是正常的,别的废的废,伤的伤,老五还被他废了。
他那天收到北方的密报,说北方水灾旱灾同时发生,他当时都不敢置信。
因为这句话两年前就有一个自称清山道人的道士跟他说过。
清山道人他不认识,但觉得熟悉,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他当时怎么说来着?哦,对,他当时还嘲笑人家,说他是个骗子,就是来骗他给他修道观的。
北方怎么可能会有水灾啊。
那是骗鬼的吧,但那个道士却摇摇头,道,万年一遇的大雨,天降异相,必有因果,南陵要死而后生,才能获得重生!当时他一头雾水,他一句也听不懂。
那人也不生气,还笑着把一个密函递给他道这里有解决办法,我用了特殊药水,只有两年后才能看到,现在打开只是张白纸。
他接着说道还有,五皇子,他是不错的人,望皇上不管他犯了什么错都请饶他一命,等两年后答案自然揭晓。
说道,他便施施然的走了。
留下皇帝一脸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