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荒年养家太不易》李灵玉 周怀瑾 > 第57章 千万别让她后悔

第57章 千万别让她后悔

2025-04-01 08:19:01

天光大亮,李灵玉虽然看清了四个人的长相,但也只认的张二傻,其他三人不认识,问了陈大栓才知道都是张家村跟老家庄的二流子,平日里都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典型。

四个人已经醒来,发现自己被绑了手脚,嘴里还被塞了臭抹布,激动地想挣扎,被李灵玉一人一棍子敲一下,也不敢动了。

见其中一人恶狠狠地瞪着她,李灵玉冷笑一声。

还敢瞪我,等到衙门里,看你还没有胆子瞪。

唔唔唔......那人瞪大了眼睛,明显不服气,用力蹬牛车,想以此让李灵玉停下来。

其他三个人也是跟着踢牛车,瞪着李灵玉的眼里满是愤恨。

李灵玉干脆停下牛车,然后将绳子交给陈大栓。

栓子叔,你来驾车吧。

路上,陈大栓看着牛车手痒,也想试试,李灵玉教会他要领,想着等回来的时候车上没人再让他自己驾车试试,现在被这四个人闹腾得,她也不爽了,偷东西偷到她头上来了,还敢这么嚣张,谁给的脸?!啊?我来吗?陈大栓惊讶,有些不敢,这要是翻了车怎么办?李灵玉笑眯眯地跳下车,冲他挥手。

对,就照着刚才我说的来,栓子叔,没事的,我之前也是听那卖牛的老伯说了怎么驾牛车,我就自己学会了。

陈大栓闻言觉得一个孩子都能自己学会,他一个大男人还怕什么。

好,那我就试试。

说着一挥手里的鞭子在牛身上,顿时,牛被惊到,吼叫一声,往前跑了起来。

啊啊啊啊!!!唔唔唔......李灵玉都被吓了一跳,更何况是在车上的几个人,陈大栓倒是除了一开始有点被吓到,后面就是在李灵玉的提醒下,按照她教的努力去控制牛,后面牛车上躺着又被绑着手脚的四个人就难受了。

四个人被各种甩来甩去地碰撞,时不时发出砰的声音,又加上晃荡得厉害,即便他们早上没吃东西,但昨天晚上吃的也给晃得吐出来了。

奈何,四个人嘴里都被塞了臭抹布,吐出来的出不去,一时间那是煎熬得恨不得去死。

李灵玉在旁边看了,冷笑两声,惯的你们,好生生给你们送到镇上还不乐意了是吧。

一路上,李灵玉等陈大栓基本掌握驾车要领,她才上车。

至于后面被巅得七晕八素,痛苦不已的四个人,她完全没理会,又没死没残!到了镇上,李灵玉让陈大栓直接驾车去了镇上的衙门,其实也不是衙门,只是一个官方办事点,何里正就是在这里办公的。

听到有人去小泉村偷还没有长好的红薯,何里正脸色一变,立刻让人去唐府请唐建成来处理这事。

何里正,唐大人还在镇上吗?她还以为自己大几率是碰不上他的呢,这样更好。

在的,唐老太太寿辰,摆酒宴,唐大人回来给唐老太太祝寿。

李灵玉闻言嘴角一抽,现在外面都饿死人了,唐大人倒是还蛮有孝心......不过,她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规则在,百善孝为先在这个时代是完完全全要实行的,特别是对读书人、当官的人来说。

对了,我们刚才进镇的时候,听说我们今年的赋税会减免?朝廷还给我们发粮种?这也是他们刚才在镇子门口那听到的,因为那里贴了告示,看日期就是昨天的事。

她在想,唐建成不会是想着拿他们种的红薯发给大家做粮种吧?那可真是......千万别让她后悔!也是她打听到保知县这个县令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个好官,又看唐府行事也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她又没有别的渠道,所以才会匆忙将红薯的事情提供给唐建成,甚至愿意帮他培育红薯种,告诉他红薯种植方法。

何里正闻言,脸上的笑容都真诚了几分,连连点头。

是啊,今年免了赋税,王爷心善,而且还派发了粮种下来,等来年收成的时候,将粮种还给官府就好。

李灵玉挑眉,王爷?她想继续问,唐建成来了,见到他们第一眼,就急忙问。

红薯没事吧?李灵玉见他这般着急,心中微松,笑了笑。

唐大人,红薯没事,正巧被我撞到,所以把他们绑了过来,请大人处理。

没事就好,就是这四个人在打红薯的主意?是的。

听李灵玉说了一遍他们偷红薯的事情,唐建成沉着脸说道。

这件事我会处理,另外,既然已经泄露了消息,小泉村不容有误,村民们不知情况,可能还会去偷挖,我会安排人去小泉村巡逻护卫,绝对不容这一批红薯有误。

不用李灵玉说,唐建成就想到了小泉村的红薯安危问题,李灵玉高兴不已。

太好了,谢谢唐大人。

李灵玉拱手冲唐建成行了一礼,看得他嘴角直抽,想开口纠正,又觉得这孩子都十岁了,行事这般老练,可能是特意的?人交给唐建成,也没她什么事,李灵玉就出来了,她要去看看派发派发的粮种是什么。

灵玉,怎么样?陈大栓不敢进衙门,正好牛车放在外面也要人守着,他干脆就牵着牛车死活不进,说在外面等她。

没事了,唐大人会处理他们,栓子叔,我们回家吧。

李灵玉心情好,她要回去赶紧种田,把自己的地给挣回来。

陈大栓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连连点头。

栓子叔,唐大人答应会派人到我们村来巡逻,以后就不怕有人来偷东西了。

路上,李灵玉跟陈大栓低声说了句,见他脸上灿烂的笑容,她也跟着不自觉笑了起来,这日子啊,会越来越好的。

经过一家面馆,李灵玉看着热气腾腾的面条,肚子饿得呱呱叫,她喊住陈大栓。

栓子叔,我饿了,我们在这吃碗面吧。

陈大栓挠了挠头,笑着冲她说。

你吃,我在这等你。

他不饿,而且面条多贵啊,这里一碗面不知道多少钱,但那肯定是要钱的,他没钱,家里的钱得留着给曼娘到时候生孩子用。

李灵玉知道他舍不得,也不愿意占她便宜,径直冲老板说。

店家,麻烦给我们来两碗肉汤面。

店家是个笑容和蔼的中年男子,闻言扬声答应,好咧,两碗肉汤面,马上就来。

第58章 她就说好像忘了什么,原来是个人啊李灵玉随便选了个桌子坐下,冲手足无措的陈大栓招手。

栓子叔,快来这边坐,我们赶紧吃了面回家去。

陈大栓无奈,抓着手里的绳子,可是这牛怎么办?李灵玉给他指了个位置,就在面铺旁边,那里也有别的牛车、驴车在那绑着,不到十步路的距离。

好,那我先把牛车放好。

陈大栓想说自己不饿,不用吃,但眼见着店家都已经将面端出来,自己肚子也在咕噜咕噜叫,干脆也不多说,牵着牛车去安置。

一人一大碗肉汤面,全都被吃了个干干净净,就连汤底也喝完了。

嗝,太好吃了,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陈大栓放下碗,打了个饱隔,抬手随意擦了下嘴巴,砸了咂嘴说道。

李灵玉弯唇,这面确实蛮好吃的,纯天然手工面条,汤底是用的猪骨头熬制而成,一个字,香!一碗肉汤面10文钱,两碗就是20文。

结账的时候,陈大栓一阵肉疼,再好吃,他也不想吃了。

灵玉,这钱等回去,叔再给你,今天没带这么多钱出来。

栓子叔跟我这么客气干嘛,要不是你帮忙,我今天哪能这么容易将人送过来,这是请你的。

李灵玉说着,便催他去包子铺,她想买些包子回去给爷爷还有娘吃,其他的就暂时不买了,过两日要来镇上接家修跟家齐,到时候没有外人在,她要从空间拿东西出来也方便些。

买了十个肉包子、十个素包子,塞了两个给陈大栓。

栓子叔,你可不要拒绝啊,这是给狗蛋、湘儿吃的。

陈大栓闻言只能收下,但眼眶却是红了,他觉得这孩子太好了,全叔一家对他们一直都照顾有加,都是好人。

两人到了镇子门口,一堆人排队在领取粮种,李灵玉先去前面看了下,见大家领取的粮种基本都是大豆、小麦等粮种,便松了口气。

还好唐建成没有现在就想着让大家领了红薯回去种,不说现在没有足够的红薯种给大家育苗种植,就说等他那边安排下去,再到大家学习怎么培育红薯苗种植,起码也要一个月,都过了季节了。

这些大豆、小麦的粮种,陈大栓想领取,但他身上没有带户籍,无法领取,只能先回去,然后告诉村里人这个好消息,到时候再来镇上领取。

小泉村的人听到说今年免了赋税,全都高兴得喜极而泣,再听还有粮种派发给他们种,更是恨不得立刻就去镇上领取。

李有全也是激动不已,灵玉,明天我们就驾车去镇上领粮种。

李灵玉默默咽下嘴里得米饭,跟李有全说。

爷爷,这半个月都能去领,过两日正好要去镇上接家修跟家齐,到时候我们再一起去。

啊,也好也好。

李有全回过神来,对对对,到时候正好顺路。

晚上,李灵玉将熬好的药递给周子煦喝时,对方却拿着碗不喝。

今晚不会喝了睡得特别沉吧?李灵玉扬眉,被发现了?什么意思?被发现了,她也不会承认,他有什么证据?没医没药的,他还能查出什么来不成?!周子煦弯唇笑了笑,仰头把苦哈哈的药喝了个干净。

就是发现这两天我睡得特别好,你开的这药很不错。

那祝你早日康复。

然后还钱!一百两金子,她可以去买个小庄子了,听说庄子上不仅有青砖瓦房,还有好多田地,鸡鸭鱼,甚至还有伺弄田地的庄户人家,根本不用她管事,只管收钱收粮就好了。

这一天下来,李灵玉都没有听人说村长家门口的井出水,想来是还没有被发现,她心中微松,经过一两日的沉淀,那水绝对可以漫上来。

第二天,小泉村众人几乎每家都出了人,一起往武青镇去领粮种了。

李灵玉正好趁着大家不在,带了许多红薯苗过去种下。

过了两日,李灵玉驾着车带上李有全跟周子煦去了镇上,李有全是要去领粮种,周子煦是要去镇上看看大夫。

到了镇上,李灵玉将他们一个个放下后,先去四海客栈卖了一批野味,得了3两银子。

李姑娘,不是我们不愿意给之前的价格,而是现在镇上的肉价、米价都跌了不少,我们店里的菜价也跟着下降了。

黄掌柜可是很想跟李灵玉能长期合作的,这段时间因为他店里一直有新鲜野味卖,可把福来客栈给打的,他们这边是生意爆好,福来客栈却门可罗雀。

而他在打听到,当初李灵玉也曾去过福来客栈卖野味,最后却被福来客栈的陈掌柜给欺生压价,气得没卖了。

李灵玉抿了抿唇,她今天还没注意去看镇上的物价变化,闻言也没有多大的波动,点头接受了。

好,我懂。

虽然相信黄掌柜不会跟她撒这么蠢的谎,李灵玉还是在镇上走了一圈,了解了下如今的物价,发现米价已经下降到35文一斤,肉价也下调到20文一斤了,虽然比三年前要高,但到底比之前那高得吓人的物价要低很多了。

物价下调,这是好事,说明官府在做事了。

李灵玉想安安心心当个小地主,自然是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她给牛车上装了一袋子大米、一袋子面粉、一袋子栗米,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几根猪大骨,又买了些调味料等物,然后去私塾接了两个小家伙。

一路上听着他们叽叽喳喳欢快不已的说话声,李灵玉自己都忍不住笑,到了镇子门口,见李有全已经领好了粮种在那等着他们。

爷爷。

爷爷。

哎哎,好孩子,在学堂可好?有听先生话吗?李有全看到两个孙子,笑呵呵地摸了摸他的脑袋,朗声问道。

好。

嗯,我可听先生话了,作业从来没有迟交。

两个人有模有样地点头,拉着李有全又说了一遍刚才在路上跟李灵玉说的学堂日常。

李灵玉:……爷爷,上车,我们回家吧。

李有全笑呵呵地点头,然后一上车,突然问李灵玉。

咦,百两呢?李灵玉闻言脸上一僵,眨了眨眼,她就说好像忘了什么,原来是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