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哥眉头打结,大步流星,心宝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然后她果断抬手,捂住了大哥的耳朵,一边还艰难的扭回头,大声嚷了回去,自带回声:这系我哥~~不系你哥~~~唐娟子明显呆了呆,改口:心宝,你站站!心宝大声回,我就不站!!唐大哥笑的不行,越走越快,不少人瞅见。
其实村里人,说刻薄也刻薄,说厚道也厚道,反正这种小姑娘追着小伙子跑的事儿,大家虽然打趣,但一般不会说的太过份。
可谁叫唐石头家才招了众怒呢?当时就有人嚷嚷了:哎哟,唐大郎,我还当狗撵着你呢,吓成这样!结果一看是娟子啊!娟子,唐大郎欠你银子了?你这一天天前追后追的,你也叫人家喘口气!!就是啊,你也好生倒饰倒饰,大白天别闭着眼跑啊!众人登时就是一通哄笑。
唐娟子是个小巧长相,五官都小巧,眼当然就不大,这话说的忒促狭,唐娟子气的脸都青了,含着眼泪跑了下去。
那边唐大哥一路快跑,真跟狗撵一样,早跑回了家,进了院,把衣襟里的知了猴抖了出来,倒进水里洗,心宝在旁边一个一个的数:一,二,二,系……她人小,手儿也小,一蹲下,膝盖就挡着半个盆,知了猴被她拨拉到手底下,又慢悠悠的滑了回去,她全无察觉,一直数到了几十……唐三哥直吞口水:赶紧洗了腌上,晚上就炸吧,炸了越嚼越香,你们从哪弄了这么些?明儿我也去弄点儿。
唐大哥也没多说:叫心宝带你去,心宝儿可会抓了,都是心宝抓的,要不是那个唐娟子跑了去,我们还能抓。
真烦人,唐四哥天天跟着进城,天天见:大哥你别理她,不好看。
心宝立刻帮腔:不好看。
唐四哥笑道:心宝想要什么样的大嫂?心宝摇了摇头:不要大嫂。
啊??唐四哥笑道:心宝不要大嫂?为啥不要大嫂?心宝毫不犹豫的道:爹爹,阿娘,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六哥,唐小八和仙女……都系心宝的!都系心宝寄几的!!她小手手比了比自己,特别理直气壮。
几个哥哥都笑的不行,唐大哥随手抱住妹妹,轻轻抛了一抛:小臭宝,你还挺贪。
二哥哥皱眉道:后头那俩是什么?不是,后头那一个是什么?心宝俩人早闹腾开了,也没理他。
这边唐三哥出去掐了几枝子嫩花椒,唐四哥拿着小柳枝儿,仔细的把知了猴刷洗干净,拿盐泡了一会儿,估摸着唐青山快回来了,才捞出来沥干,然后起锅倒油,凉油就入锅,小火慢炸。
炸到金黄色,就捞出来沥油,留一点儿底油,把掐来的花椒,连叶带花椒扔锅里炒香,把知了猴放进去炒匀就行了。
唐青山两口子一回来,就闻见味儿了,林娘子吸了吸鼻子:这是弄知了猴回来了?弄了几只?烙饼了?一般弄的少,就剁碎了炒,炒的咸一点儿,大家都能尝个味,烙了薄饼卷上菜叶,洒一点点,香的很!唐四哥笑道:没烙饼,大哥和心宝弄了不少呢!整着吃!林娘子笑道:行行,一边说着,就进屋一瞅,一看一大盘子,先就提着小爪子揪了一个吃,又给唐青山也揪了一个。
刚炸出来的,一咬进嘴就是嚓的一声,外皮儿焦酥,一咬里头又麻又香又劲道,真的是越嚼越香。
然后才洗了手坐下吃饭。
因为家里豆角很多,所以蒸了杂粮米饭,炖了豆角和肉,炒了蒜苗,加上一盘金灿灿的知了猴,还挺丰盛的。
心宝馋着,想吃知了猴,林娘子怕她卡着嗓子,把小腿腿都给她揪了,头也咬掉,皮都仔细剥了,才塞进闺女嘴里:嚼细了才许咽,听到没有?心宝一边嚼一边乖乖的点头。
林娘子又给她剥了一个,放在她的小盘子里,才问唐大哥:咋回事儿?我听人说唐娟子叫你骂的哭着回家了?唐大哥呵了一声:她有毛病一样,冲着心宝大小声!他就学了两句,林娘子失笑:这姑娘啊,纯粹就是蠢,装都不知道朝哪块儿装,忒蠢了。
唐四哥道:反正我挺烦她,天天堵大哥就堵大哥吧,还老拿那种烦赖赖的眼神儿看我,就好像我多不会看眼色儿一样,一个车上我朝那避?再说我凭啥要避?真讨厌。
唐三哥一如既往的看脸:别的不用说,丑!眼睁大了还没家雀儿眼大呢!对,唐四哥点头:倒是陈玉花长的还行。
唐三哥道,行屁,地包天嘴!也丑!唐四哥愣了愣,回忆了一下:还真是……不过我觉得她说话慢悠悠挺好听的。
林娘子皱了皱眉。
唐大哥整个人向后一仰,一抬手,隔着俩弟弟拍了他一巴掌:小屁孩儿懂个屁!但是已经晚了,林娘子已经迁怒了,沉着脸道:我也觉得这么说话好听!娇滴滴的多好听啊!!老父亲无声的叹了口气,站起来,拿了豆腐乳过来,默默的打开。
他四儿子还茫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爹,你咋又吃豆腐乳啊?菜这么老些吃不了又得剩!唐青山没理他。
唐四哥正处于似懂非懂的年纪,还挺喜欢这个话题的,又拐回去道:我觉得陈玉花……你觉得个屁,唐大哥再一次拍了弟弟一巴掌:吃饭还堵不住你的嘴!四哥哥茫然 ,四哥哥委屈,只能低头吃饭了。
二哥哥含笑不语,全程只有奶团子和双胞胎,专心干饭,两耳不闻窗外事。
最后一家子把一盘子全吃了,唐三哥还道:心宝,明天下午哥带你去抓!心宝能记着那个地方吗?心宝猛点头,特别自信:心宝记得。
唐大哥看着妹妹发笑,心说你记得才怪,不过也无所谓,反正他妹妹是小福星,估计不管去了哪儿都能找着。
他就叮嘱弟弟:避着人点儿,不然又是事!放心,三哥哥道:我明天带个袋儿去,谁也瞅不着!隔天是唐大哥和唐三哥去送的菜。
因为不卖缠糖,不赶早市,卖菜是为了供晌午和晚上,所以不用太早,正好村里不少人去卖刺梨子,唐大哥索性把时间岔开了,晚了不少才去,等陈玉花和唐娟子等燥了回家了,才听说他们走了。
赶着出来的时候,早连驴车的影儿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