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甄正坐在书房里,面前桌案之上,摆着一封书信。
他将书信倒扣着,书信里的内容他却了然于心。
回禀侯爷,太子殿下并不知晓当日甘露殿行刺之事,同侯爷有关。
随从低声禀道。
太子不知道?赵元甄面无表情的重复了一遍。
随从躬身,正是,太子亲信马卫率亲口道,太子不欲与侯爷直接起正面冲突。
如今要安抚侯爷,以免朝中更乱。
赵元甄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桌案上的信笺纸上。
她没有说……侯爷有何吩咐?随从没有听清,连忙躬身问道。
赵元甄摆了摆手,没有事了,你先下去。
随从退下后,他翻开书信,上头是他十分熟悉的自己,起头是侄儿两字。
这是太医令遣人送来的书信。
信上,叔叔承认光汉会乃是他兴起的,他早就在民间有安排,暗中发展实力。
朝廷刚刚听闻光汉会的名号,可实际上,叔叔已经筹谋良久。
不过以往,乃是借着行医的名号。
叫朝廷无法察觉。
就连他,都被叔叔蒙在鼓里。
他以为,叔叔说只为了报仇都是真的。
如今看来,叔叔在报仇的过程中,深陷权利荣华的欲望之中无法回头,才是真的。
叔叔写信与他,就是要与他协商里应外合,推翻柴家的统治。
借着光复后汉的名号,黄袍加身。
叔叔答应他,只要他愿助他一臂之力,事成之后,他要什么都可以应允他,自然也包括那个肖似公主的小姑娘。
赵元甄抬手将书信扔进不远处的香炉之中。
香炉里忽的冒出一团明火,立在香炉上的铜鹤口中吐出袅袅黑烟。
不多时,那书信就在火焰中,化作灰烬。
和香灰混在一起。
她没有说,没有将他出卖。
为什么?她说,公主不是病死的,乃是被人害死的,究竟是真是假?她知道了什么?请侯爷安。
门外忽而传来女人的声音。
守在书房外头的随从吓了一跳,想要上前捂住来人的嘴,却又不敢。
但惊扰了侯爷,他们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公主,您不能在这儿喧哗!侯爷有吩咐……我瞧侯爷近日来精神不佳,专门炖了养神的药膳,你不要拦着!楚国公主的声音温温软软,穿透力却极强。
隔着书房厚重的门,赵元甄都不由微微皱眉。
您把汤放着,且回去吧,小的们伺候的时候,定然会告诉侯爷您的一番心意。
随从慌忙说道。
你既然明白是公主的一番心意,就当叫公主进去,亲自表给了侯爷。
叫你们送进去,算是怎么回事儿?楚国公主的侍女声音很亮,且气势汹汹。
赵元甄的眉头不由蹙的更紧,脸上不耐愈浓。
当初,若非叔叔相逼,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另娶楚国公主。
他心中只有她一人,如何还能放得下旁人?是不是就是因为他向叔叔妥协了,他答应了这门亲事,所以她寻了与她如此相似的人,来到他的身边?提醒他,他们曾经的情谊?他何曾忘啊……让她进来。
赵元甄不耐烦门口的争执,忽而开口道。
公主的侍女高傲的哼了一声,冲随从们抬了抬下巴,将手中的漆盘交给楚国公主,伸手推开门,退守在门外。
楚国公主迈步进门,左右看了一眼,向赵元甄提步走来,侯爷。
她声音妩媚温柔,每一步都迈得缓慢婉约。
赵元甄却连看都没有看她,只起身,负手望着窗外。
我给侯爷炖了羹汤……放着吧。
赵元甄打断她的话,冷冷说道。
楚国公主微微皱眉,侯爷看起来十分疲惫,多少也用一些羹汤吧?滋养身体,不然合府上下,都会为侯爷担心的。
你为我担心?赵元甄回过头来,看着她问道。
楚国公主脸面一红,微微点头,是。
为什么要为我担心?赵元甄面无表情,冷冷追问。
这……楚国公主深吸一了口气,虽然日日在侯府住着,可见他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若不是厚着脸皮凑上来,根本不得见他的面。
同他说话的机会,更是难得,乃是因为……我日后事事处处都要仰赖侯爷,伺候侯爷起居,伺候侯爷康健,本就是我的责任呐……这话从何说起?你是楚国公主,我如何敢叫你伺候我?如今不过是因为京中有强人作乱,为了公主安危考虑,所以才叫公主住在我府上。
公主是客,不是仆。
赵元甄平平淡淡的说道。
楚国公主闻言,却是全然变了脸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元甄淡然看着她,公主听不懂么?哪句听不懂?楚国公主眨了眨眼睛,似乎已经有莹莹的泪光在眼睛里打转,她却强忍着问道:你说是客是仆这话,是同我见外么?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婚约,婚期都订下了么?你这么说……我不明白。
我不会娶你。
赵元甄看着她说道,明日我就会奏请太子……赵元甄!楚国公主怒喝一声,眼泪顺着脸颊就滑了下来。
回禀侯爷——门外突然传来疾呼。
书房内僵滞冷凝的气氛立时被打断。
赵元甄抬眼向门口看去。
太子殿下有令传到,请侯爷去前厅接令。
随从在门外禀道,说完,犹豫片刻又补充道,请公主一同前往。
楚国公主微微一愣,我一同前往?必是与大婚有关之令吧?侍女在门外欢欣说道。
赵元甄脸面一僵。
楚国公主抬手擦了擦眼泪,倒是委屈侯爷了。
说完,她先一步行出书房。
赵元甄沉脸走在后头。
宣令的宦官笑嘻嘻的看着赵元甄,太子有令,念安国侯思念已故长公主之情,勉强安国侯另娶楚国公主,着实不近情谊,太子殿下体恤安国侯。
故赐婚之事要重新考虑。
这段时日,安国侯保护公主有功,太子殿下必论功行赏。
今日便接楚国公主入宫。
安国侯想要什么赏赐,也可叫奴才前去回话。
宦官说完,安国侯尚未有反应,楚国公主却是愕然叫了一声,眼睛一翻,身子软倒。
她身边侍女连忙将她搀扶住,瞪眼道:你们大周太子这是什么意思?逗我们玩儿是不是?公主出使大周以前,便商定好了驸马。
如今已经在大周呆了这么长时间了,又在安国侯府里住了这么久,你说换人就换人?把我们公主当什么了?那宦官嘻嘻一笑,太子殿下岂会亏待公主您么?哼,还说什么亏待不亏待的问题,分明就是戏弄我家公主!侍女冷喝道。
话不能这么说,宦官摇了摇头,太子对公主您是绝对有诚意的,公主请吧。
侍女扶着楚国公主,瞧她面色,立时连连摇头,我家公主已经在这里住了这么久了,满京城乃是满大周的人都听说,我家公主要嫁给安国侯了。
如今再叫我家公主离开,另嫁他人?京城人会如何想我家公主?旁人又会如何在背地里议论我家公主?宦官张了张嘴,还未说话,那牙尖嘴利的丫鬟又开口。
这对我家公主名声有损,绝对不行,莫说我家公主不同意,换做是谁,也不能同意。
你们若是没有诚意,我家公主这便返回楚国去!侍女说道。
宦官不慌不忙的笑了笑,请公主放心,太子已经为您择定好了所嫁之人,保证没有任何人胆敢议论您,没有人敢在背后嚼舌根。
不是敢不敢……侍女还在纠缠,那宦官闭了闭眼睛,直接打断道。
太子乃是要娶您为侧妃的,日后就是贵妃,地位荣宠可想而知。
如此,便是去问楚国帝王,想来公主的父皇也会同意的,您说是不是?楚国公主脸面一僵。
太子侧妃!父皇当然同意了,巴不得呢。
当初她要来楚国的时候,父皇对嫁给驸马爷就有犹豫。
已故公主的男人,如今再娶了别国的公主,又如何挤进权利的中心?如何不被帝王忌惮?后来乃是打听了这位驸马爷不同与旁的驸马,乃是深得圣上太子信任,并被委以重任的,父皇这才勉强答应。
如今自己要另嫁太子,她几乎能想到父皇赞同点头的模样。
公主请吧。
宦官又说了一遍。
侍女看了看楚国公主的脸面,皱眉说道:即便是要走,也要收拾了东西再走吧?公主可先行一步,行李自有丫鬟来收拾。
宦官笑了笑,莫不是公主舍不得这侯府?公主不过是在这里暂住而已。
该不会是侯爷思念已故长公主是假,在此期间对公主您做了什么不当之事吧?没有!楚国公主几乎是抢着说出口的。
宦官看了赵元甄一眼,拱手道:奴才失言,望侯爷莫怪。
话自然是当面说清楚的好,免得日后生出麻烦来。
赵元甄微微点头。
他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可周遭人似乎都能感受道他莫名的轻松和欢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