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一个半儿子

2025-04-01 08:10:23

淮南王妃和轩辕曜母子二人同时转头看着谢锦,那诡异而呆滞的眼神,像是大白天见到了鬼一样。

谢锦无辜地看着轩辕曜:夫君,怎么了?那眼神仿佛在说,不是你在路上一个劲地强调,让我一定要谨守小媳妇的本分么?轩辕曜面无表情:我让你守好本分,没让你这么不要脸。

谢锦表示冤枉,小媳妇儿不就得嘴巴甜会说话?他哪里说错了?淮南王妃转头看向自家王爷,一贯冷面威严的淮南王嘴角急促抽动两下,脸色隐隐有些发青,竟罕见地有些失态。

不过淮南王到底是淮南王,失态也只是一瞬间,他很快定了定神,慢条斯理地抬手拭去嘴角茶水,恢复了一副沉稳不惊的模样。

你们俩这次回来,打算逗留多久?……两个月吧。

轩辕曜回神,如此回道,主上放了我们长假,这次我可以留在好好陪陪父王母妃。

本王不需要你陪。

淮南王语气淡淡,留半个月,半个月之后立刻离开淮南。

轩辕曜愕然:为什么?为什么?还需要问为什么?淮南王冷冷看了他们一眼:本王看到你们就心烦。

轩辕曜:……谢锦:……王爷别这样。

王妃开口,嘴角噙着一丝无奈的笑意,儿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这么着急赶他走做什么?虽然这俩孩子有些不靠谱,但到底也算一个半儿子,别伤了他们的心。

轩辕曜正要点头,忽然诧异:一个半儿子?是啊,你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儿媳妇算是半个儿子,加起来不就是一个半吗?淮南王妃叹了口气,幸亏我跟你父王有先见之明,否则这辈子连孙子都抱不上了。

说到这里,她幽幽瞥了谢锦一眼:可惜是个不能生孩子的,我这当婆婆的见面礼都送不出去。

谢锦忙道:晚辈不介意——祖传的翡翠镯子,你要吗?王妃悠悠开口,本王妃当年嫁给王爷的时候,太后赏赐的礼物。

谢锦一噎,随即轻咳一声:君子不夺人所爱,晚辈受之有愧。

王妃嗤笑。

父王,母妃。

轩辕曜转移话题,说回正事,此番儿子回来,还有件事需要父王同意。

何事?我想把弟弟带去帝都,让他跟太子一起读书。

轩辕曜道,这事主上已经同意了。

让晖儿去帝都?王妃皱眉,为什么?淮南王倒是明白轩辕曜的意思,沉默片刻,淡淡开口:也行。

南越刚刚灭国,淮南兵力需要大幅调整,后续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过几天本王一家三口进京一趟,跟摄政王商议一下兵权交接的问题,顺便让你们母子二人留在帝都陪陪女皇陛下,如此一来我也没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军务。

王妃道:一家三口?轩辕曜也诧异:一家三口?淮南王皱眉看他:不然呢,还是一家五口?轩辕曜:……好吧,他已经被排除在一家三口之外了。

轩辕曜和谢锦在淮南待了两个月,除了父子俩有许多军务要商议之外,也是因为天气太热,赶路实在不太舒服,况且主上放了长假,他们暂时并不着急回去。

于是轩辕曜和谢锦两人就这么堂而皇之地留在淮南两个月,即便淮南王频频因为谢锦的厚脸皮而皱眉,也只是眼不看为净,懒得给自己找气受。

炎热的夏天还没过去,淮南王就命人收拾好了行李,挑选了数十精锐,准备带上自己王妃和幼子去往帝都。

天气热,母妃和弟弟一路困在马车里不会太舒服。

轩辕曜道,父王不妨再等等。

不能等了。

淮南王声音淡淡,八月各国君王陆陆续续都会抵达东陵,本王若是去得晚了,只怕赶不上这波热闹。

顿了顿,至于你母妃和晖儿,本王会尽量照顾好他们,早晚赶路,中午太热就休息。

他这个执掌兵权的王爷可是纯正的东陵血脉,各国君王汇聚,他得赶回去给东陵大军撑场子。

父王和母妃先走,晖儿跟着我。

轩辕曜提议,母妃也会骑马,骑马赶路不会太难受,晖儿留给我跟阿锦,我们会把他照顾得很好,一路上母妃就不用操心弟弟了。

淮南王妃有些不太放心:晖儿还小。

过几天就满三岁了。

轩辕曜道,又不用吃奶,母妃担心我虐待他?淮南王妃瞪他一眼: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不管怎么说话,最终还是听了轩辕曜的建议,淮南王和王妃骑马带着精锐先行,轩辕曜和谢锦依然是边走边玩的态度,落后淮南王夫妇几步,带着晖儿吃好,喝好,玩好。

晖儿开心吗?谢锦低头看着被自己抱在怀里的小家伙,嘴角微扬。

开心。

曜哥哥好不好?好。

锦哥哥好不好?好。

喜欢曜哥哥和锦哥哥吗?喜欢。

轩辕曜听他们一问一答,表情古怪:阿锦,你现在这副模样,特别像是诱拐无知幼儿的牙婆。

牙婆?谢锦转头看他:有我这么年轻俊秀、聪明无双、位高权重且情深义重的牙婆?以前大概没有。

轩辕曜语气平淡,你改行之后不就有了么?谢锦叹了口气:我要是改行当牙婆,这东陵国的根基都得动摇。

轩辕曜正要问为什么,忽然反应过来他的意思,一时竟是无言。

东陵太子才四岁,轩辕祈家的展儿跟太子差不多大,还有二皇子容战,以谢锦在朝中受宠的程度,太子对他也是信任,以及他历来能者多劳的态度,想要把太子、展儿和容战一起拐卖……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

若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即便是女皇陛下和摄政王把谢锦大卸八块,靖王府派兵包围谢家,只怕也无法避免江山要动乱一阵子。

轩辕曜沉默片刻:所以这也是上位者用人必须谨慎的原因,若用了品行不端之人,后果真的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