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下九国相安无事了数百年,虽说偶有战争,但总体来说是太平的。
皇帝陛下面上带着明显的疲惫憔悴,然而今日却是半年来精神最好的时候,今年开始,周边各国已经蠢蠢欲动,生了不安分之心,大周摄政王身份和本事摆在这儿,他们夫妻关系就权当是东陵和大周联了姻,对周边各国也是一个震慑。
这番话一出,诸位宗亲王爷和内阁大臣们才意识到帝王的深谋远虑,一时神色各异。
大周国力强大是事实,而大周摄政王容毓手握大周大半兵马大权,一个人就足以撼动整个大周。
两国联姻,实力上的结盟的确能让其他有野心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然而越是如此,众人心情反而越发不虞。
如果只是因为夫妻二人感情好,或者大周摄政王仗着兵权在东陵疆土上耀武扬威,他们还有理直气壮的理由跟他分庭抗衡,可以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甚至打着后宫不得干政的名义削弱他的存在感,再用其他方式离间他跟凤公主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东陵血脉的正统。
然而一旦扯上了联姻的关系,那么他们对于大周这个盟友国就必须客气三分,对大周这位摄政王也要以礼相待,若是再顾忌着他背后的强大背景,东陵整个权臣世家岂不是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宗亲权臣们沉默着,却见皇帝陛下有些疲乏地挥了挥手:大祭司暂且留下,其他人都跪安吧。
众人心头纵然还有许多情绪,此时也只能行礼告退。
皇上这两天精神气有明显好转。
一袭雪白袍服的大祭司淡淡开口,臣没有说错吧。
皇帝倚着软榻,淡道:你说凤公主回到东陵能带来祥瑞,这话确有几分可信度。
从朝廷的探子回报凤公主銮驾入了东陵边境开始,皇帝的身体就一天比一天有了起色,这是大半年来所有太医日夜精心用药照顾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容不得否认。
大祭司温润雅致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波动,只道:对于那位大周摄政王,皇上真实的想法是怎样的?你觉得呢?皇帝不答反问,他的存在,是否会颠覆东陵朝纲?不会。
大祭司语气平静而笃定,他只会让凤公主后宫空设,在感情上霸道强势,江山权势方面没什么欲望。
没什么欲望?皇帝淡笑,若真没什么欲望,他为什么至今把持大周四十万兵马大权不放?若将兵权放手,他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感情?皇帝闻言皱眉,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说,他手握四十万兵马大权,顶着大周皇帝的忌惮和东陵满朝文武的敌意,只是为了守护夫妻之间的感情?这句话怎么听怎么觉得让人无法相信。
虽然皇上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
大祭司道,皇上甚至无法想象,为了保护他跟凤公主之间的感情不受破坏,他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废帝不在话下,杀人不在话下,若有必要,他甚至可以亲手覆灭了这江山。
皇帝闻言,表情微微一变:所以凤公主只能有他一个皇夫?大祭司沉默片刻:虽然臣并不赞同这样的结果,然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如此。
不行。
皇帝摇头,紫宸到底是个女子,容易感情用事,如果皇夫只有容毓一人,这江山以后是姓轩辕还是姓容,朕都不敢保证,朕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东陵落入旁人的掌控。
大祭司淡道:臣言尽于此,皇上的决定臣不会干涉。
皇帝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琰儿这两天身体如何了?跟皇上一样,在凤公主进入东陵之后开始有所好转。
皇帝眉心微蹙:如果把凤公主一直留在东陵,继续让琰儿登基,你觉得如何?大祭司平静地笑了笑:臣之前已经告诉了皇上答案。
皇帝沉默。
凤公主来到东陵是受了神灵庇佑,可以带来祥瑞,然而这个祥瑞的前提必须是遵从神灵谕旨行事,若悖了神旨,只会给东陵降下灾祸。
皇帝不死心,始终想打破两百年出一女帝的魔咒,可天心难测,纵然他贵为天子,也没有违背神旨的权力。
天心难测,皇上本不用干涉太多,只要遵行神旨即可。
大祭司抬头看向窗外,凤公主虽是神意挑选的女帝,帝王之路却还需要承受一番荆棘磨练。
皇上应该知道各大世家家主的心思,帝女归来,帝都权贵和满朝文武都在观望,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并不会就此安分下来,君权与臣权相互掣肘,才是这位女帝以后需要面对的朝局。
只是最终的博弈谁占上风,谁会成为赢家,还需拭目以待。
皇帝陛下闭眼沉思良久:算了,朕已经老了,无力再去考虑将来的事情,就听你的吧。
……东宫布置得整洁雅致,陈设规格皆是按照储君标准准备,但因南曦是个女子,风格上有了些许改动。
重重紫色轻纱帷幔显得典雅飘逸,镂空的红木隔断屏风隔开了内外两殿,三层木阶之下横着一张檀木雕花的长案,供休闲时读书写字所用。
长案两端摆着宫人精心培育的玉兰花,一眼看去漂亮雅致,给这代表着尊贵身份的寝殿增了几分秀雅之色。
一张精致的锦榻临窗而设,雕窗上刻着繁复尊贵的花纹,墙上挂着的字画一看即知出自大家手笔,风格隽秀出尘。
殿内沉香袅袅,气息清冽悠然。
暂时就住在这里L.ོ。
轩辕惜带着南曦走进寝宫,淡淡一笑,登基以后还得搬,所以也就住上两个月而已。
南曦有些意外:之前那位储君没住这里?没住。
轩辕惜淡笑,他压不住这里的贵气,自打被封了储君之后身体就不太好,一直住在魏王府,他的父王母妃也方便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