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春暖

2025-04-01 07:52:39

顾薇薇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顾为民两口子就是两个雷,随时闹一出,都有她受的,亲生父母这种血缘关系不是你想不承认就抹掉的,不管会被指责她冷血无情,管,她心里也有不甘。

顾薇薇有些憋屈了,果然人生没有那么多万事如意。

陆冬城看着唉声叹气的顾薇薇,拍拍她的背说道:如果你天天这么闹心,不正好如了别人的意嘛?不用管这些,做好我们该做的本分就好。

顾薇薇又叹口气,现在只能是这样了,要不然还能怎么办?一晃进入三月,西北的三月,树梢才开始冒青。

小院里的雪已经化完,向阳的地方,已经有小草冒出嫩嫩的芽。

星期天,难得陆冬城和靳向东都在家。

陆松原坐在葡萄架下,指挥两兄弟把鸡圈和羊圈都收拾出来,顺便把院子的地也翻了晾着。

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和文秀清的悉心照料,陆松原的身体康复了很多,除了说话有点不利索,走路会有点跛有点慢,其他都和正常人差不多。

这一康复,就觉得自己能干活了,非要去干点不能干的,吓的文秀清忍不住一直唠叨:你让向东和冬城看,你在这添什么乱?强迫拉到葡萄架下坐着。

陆松原不满意的看着兄弟俩干活,怎么干的就那么不称他的心呢?忍不住直叨叨:你看看你们干的活,那鸡粪和羊粪直接拍碎,回头撒地里不好嘛?文秀清给他泡了一碗菊花茶,放在旁边的凳子上,说道:你就踏实坐这看,向东他们那么干也挺对的,一层鸡粪撒层灰,等用的时候上到地里,不烧菜苗。

陆松原孩子气的哼了一声。

顾薇薇领着两个孩子在门口玩,白晓兰怀孕四个月,已经有点显怀,把豆豆放在葡萄架的炕上,她坐在一边看着。

小胖拿着小铲子,在门口的小树旁边,撅着小屁股挖土,边挖边说:妈妈,我在炒菜?你炒的什么菜啊?顾薇薇蹲一边,好笑的问道。

炒土豆丝。

顾薇薇乐着夸奖:小胖真厉害,还会炒土豆丝啊。

莫忘也在一边挖,挖了高高的土堆出来,又拍平。

顾薇薇好奇的问:莫忘,你做的什么啊?坦克,打日本鬼子。

莫忘很认真的回答。

顾薇薇要笑翻了,这是天天和爷爷看电视剧学的啊。

嫂子。

顾薇薇只顾低着头跟小胖和莫忘说话,听到有人喊,才抬头,见沈恒拎着一兜东西,站在路边。

顾薇薇惊讶的站起来:沈恒,好久没见你了,秦梅呢?沈恒笑着说:秦梅在我岳母家待产呢,我们过年回京城了,所以没过来。

快进院吧,正好今天都在家呢。

顾薇薇赶紧招呼沈恒进院,又喊着小胖和莫忘回家。

沈恒看着陆松原,又是一番关心和询问,叹气说道:我爸说等小梅生孩子了,过来顺道能看看你们,总想的慌。

还有一句话,在沈恒心里,没敢说出来,沈老爷子还说:老了,这见一面少一面啊。

现在看着陆松原这样,突然莫名的心酸。

陆松原倒是开口说了:我也想京城的那些老哥们了,以后都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了?沈恒笑着安慰:怎么会没机会呢?等身体好了,和我伯母一起回京城,住的地方有的是。

陆松原点头:回头有空了回,一定回。

靳向东和陆冬城收拾完鸡圈,也走了过来,陆冬城热的一身汗,脱了毛衣,就穿了件秋衣,袖子挽起,洗了手坐下:怎么有空来了?沈恒嫌弃的挪挪凳子:一股鸡屎味。

陆冬城懒得搭理他,端过晾在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和靳向东倒了碗茶,一饮而尽。

沈恒这才开口:我过年回京城了,然后又去t市了,昨天刚回来,最近忙的要死,我闺女出生,都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呢。

白晓兰好奇:怎么就知道是闺女呢?你们照了啊?嗯,在京城,我妈没事,带着秦梅去医院照了。

说着看向白晓兰,被白晓兰微微的凸起的肚子惊呆了:不会吧?我们一个还没有生出来,你这又有了?白晓兰白他一眼:这有什么稀奇的,大惊小怪。

其实她也觉得两个孩子好像离的太近了。

沈恒很佩服的看了眼大哥:你们家怎么就能要二胎了呢?因为我是满族,我还是边疆户口啊。

听了白晓兰得意的回答,沈恒又是一顿羡慕,标准奶爸的神情。

顾薇薇让小胖和莫忘去找陆冬城,她帮着文秀清张罗饭菜。

这个季节青黄不接,市场上卖的都是没了水份的大白菜,和发了芽的土豆。

菜窖里的菜,一冬天过去,也吃的差不多,因为天热,白菜都开始腐烂。

文秀清看看家里的菜,跟顾薇薇说:这就点土豆白菜,是不是太不好看了,要不你骑车去买点豆腐回来?顾薇薇看了看,说:干脆吃抻面吧,我来做,家里不是还有胡萝卜,干辣椒,再拿点肉出来。

顾薇薇把有限的土豆白菜胡萝卜,都切成小丁,和肉丁一起,炒了个不辣的卤,又用干辣椒和肉片加白萝卜片,炒了个超级辣的干煸菜。

面抻成新疆拉条子,过一遍凉水,又过一遍面汤,即不会太凉,面也不会坨住。

给两个孩子抻的薄薄的扁面条。

沈恒赞不绝口:嫂子,这面,可真是绝了,这个天吃了,舒服啊。

家里没什么菜了,凑合吃吧,过几天韭菜就能下来了,你过来吃韭菜盒子啊。

文秀清笑着招呼。

白晓兰很眼馋炒的干辣椒,筷子刚伸过去,就被靳向东用筷子拦着:春天,你少吃点辣椒,容易上火。

白晓兰只能撅撅嘴,过眼瘾的往嘴里扒拉面条。

这顿饭最对陆冬城的胃口,边吃边在心里夸赞,小媳妇的手艺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