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劳动人民最光荣

2025-04-01 07:52:02

可那个老太太却鄙夷地撇撇嘴。

我找你们的麻烦?我呸!也不看看你们自己那德性,瞅瞅那穿,破衣娄嗖的,跟乞丐子似的,我至于找你们的麻烦!?一个个土里刨食的乡巴佬,不老老实实地在乡下地方呆着,还血人家来省城呢!那老太太刻薄讽刺的冷笑。

沈青湖脸色一冷,垂在身侧的手,也攥握成拳头。

向来和气儒雅的沈四叔,此刻已经是冰冷到极点。

你一口一个乡巴佬,一口一个泥腿子,那你不妨看看你们工厂墙上写的是什么!沈青湖甩手一指,那老太太愣了一下。

沈青湖说:劳动人民最光荣!!如今全国上下缺吃少吃,我们这些农民是比不上你们省城人。

但你们吃的每一粒粮食,可全都是我们这些农民种出来的!我麻烦您放尊重一点!!老太太再次拔高了嗓门。

啥尊重不尊重的?我呸!你上过学了,你念过书吗?你还跟我咬文嚼字上了!眼看着对方越发过分,沈依雯的脸色也冷了下来。

这人还真是极品的没边儿了。

就在她忍无可忍,即将一步踏出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传来。

雯雯妹子?这不是巧了吗?竟然又遇见你们了。

沈依雯回头一看,就发现竟然是之前在车上遇见的李红英。

李红英之前下车后顺道去了一趟省城的百货商场,买了点东西。

如今臂弯上挂着两个袋子,怀里还抱着个孩子。

她孩子今年才三岁半,不过似乎是得了什么病,小孩病歪歪地看着不太精神,虽说乖巧,却也不爱讲话。

似乎精神不太好。

突然重逢,猝不及防。

沈依雯惊讶了一番:李姐?她上前走了几步。

而那个老太太顿时尖尖利利地喊道:好啊,怪不得了!!怪不得之前在车上你们一个鼻孔里出气,敢情你们是一伙的?合起来欺负我这个老太太呀!她越说越气,冲着王老头喊道:老王,你看!这几个丧天良地,怪不得之前在车上落我面子呢。

就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呀!沈依雯冷笑:到底是谁欺负谁?而那个王老头似乎是个护短的,也不管沈依雯她们这边是怎么说的,直接就摆起手来。

像赶苍蝇似的,驱逐着她们。

滚滚滚!在这闹腾什么?当咱们这儿这是什么地方?都给我滚远点儿!王老头没好气儿地瞪着这边儿。

沈依雯眉心一拧,迅速地一步上前,她眼底已经亮起锋利迫人的光芒来。

然而,旁边的李红英却是温温柔柔地笑了笑。

这位大爷,您这个态度恐怕不对吧?咱这和谐新社会,讲究的是一个友好团结。

再者,我看这几位同志是来这边有事要办,您就这么直接撵人,你认为这合适吗?没等王老头开口,那老太太就已等不及地喳呼起来。

你说啥呢?你少在这会儿插嘴,你给我滚!还治不了你们了!?那老太太骂骂咧咧,而李红英脸上的笑容徐徐下落。

她似乎讽刺极了,意味深长地瞥了几人眼。

就在这时候,有人急匆匆地从永安塑料厂走了出来。

英子,咋才回来呢?我这都等你半天了。

爸!李红英一看见对方就笑了起来。

而此时,成隽也上前一步。

李厂长,好久不见。

成教授,成博士!???李厂长顿时瞪圆了眼睛,一脸激动。

又突然想起来,这可不是国外了,教授博士这种称呼太扎耳了。

他赶紧捂了一下嘴:成同志,来来来,快!请进请进,我可是盼您好长时间了!自打上回通了一封信之后,我就一直在寻思着您啥时候才会带人过来。

这总算是等来了!李厂长一脸惊喜,作势就要将一行人往里头迎去。

而这时候,王老头脸都要绿了。

那闹腾欢实的老太太,也是一脸的震惊。

啥?老王,咋回事儿啊?厂长??老太太说完,又看向了李红英,她脸都有点白了。

这么说……这个带孩子的女人,竟然是厂长的闺女?完了完了,这不是摊上大事了吗!?本来还以为是乡下的泥腿子呢,毕竟青山公社那地方可是出了名的穷啊,谁成想竟然不小心惹上一个金凤凰!?这,这个……老太太顿时一脸紧张,尴尬地说道:这……厂长闺女啊,我刚才也是一时着急,生气!被气着了!都怪那几个泥腿子,全是他们给害的,全是他们惹的啊。

她竟然还推诿起责任来了。

沈依雯见此,她冷笑着,暗暗翻了个白眼儿,已经懒得再说什么了。

而那位李厂长见此,登时拧紧了眉心:成同志,这怎么回事儿?成隽眉梢一挑,我们刚刚在这儿登记,但那位看门的老大爷想把我们赶走,说起来多亏了那位同志帮我们解围,只是也被我们连累了,挨了一顿骂。

成隽看向李厂长的闺女李红英,以前就曾听说这位李团长……不,如今已经复员转业了。

以前就听说李厂长有个闺女,只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巧。

而李厂长的脸色猛然一变。

这时李红英抱着孩子上前几步。

她笑了笑,依然是一副温温柔柔的样子。

爸,我觉得这看门的,还是再换一个吧。

来者是客。

不问对方是来干什么的,不由分说的就直接撵人,这对咱们厂子的影响可不好。

李厂长的脸色再次一沉,而王老头已经慌了。

厂长……不是的,你别听她们瞎说啊!这,这个……刚刚是事出有因的?王老头绞尽了脑汁,可李厂长的脸色却依然那么难看。

够了,别说了!!李厂长暗暗地瞪了一眼王老头。

你等着,我回头再收拾你!本来看这王老头挺可怜的,岁数大了,闺女儿子又全都在外地,便想着帮衬一把。

谁知道对方的工作态度竟然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