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卿卿的一句句问话,沈将军只觉得像是钉子砸在他的皮肤上,疼的他说不出话来。
他娶杜三娘的初心可是为了照顾她的,可是她如今的不幸,好像都是他造成的。
若是问这些,那我觉得爹去问沈花枝和杜三娘,应该更为合适。
沈卿卿淡淡一语便转身要进帐子。
只是还没进去,就听沈将军问道:你为何从来没有告诉我?[原来她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吗?可我一开始只是想要找个人照顾她的……]沈卿卿听了这话,更觉得好笑,眼中的讽刺被放大,刺了他的眼。
女儿说了很多次,只是父亲不信,父亲觉得是我在无理取闹,是女儿再污蔑她们,杜三娘只需要委屈的说上两句,再掉两滴眼泪,父亲不是就会认为错在我身上?女儿与父亲,这样的词语本身是除却与母亲之外最亲的亲人,却是被沈卿卿叫出了陌生感。
因为她的话,沈将军张开嘴,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能说什么。
[记忆中,你好像说过,只是杜三娘瞧着对你关心备至,我才没有放在心上。
][即便偶然有那么一两次前去质问杜三娘,她更加委屈柔弱的姿态,都会让我忘记自己女儿的委屈和苦难,所以这都是我造成的吗?]沈卿卿见他没什么话要说,也不想再继续等着听他的忏悔,没再多言,进了自己的帐子。
在小荷将帐子的帘子放下时,她听到了沈将军的一声道歉,对不起……多年来的苦和父亲的忽视,就能一句道歉相抵吗?沈卿卿回到帐子内,心中还有些无法平静,虽然是原主受到的伤害,但是原主的记忆都在她的脑子里,眼下好像感同身受一般感觉到难受。
白盈樱就在帐子内,见她回来了,没有说什么,只是给她倒了杯水。
沈卿卿无奈的看着她,你都听到了?白盈樱点头,听了,倒也不至于为此伤心,当他是一个亲密的陌生人吧。
良久,小荷才过来说道:王妃,沈将军已经走了。
她只是点了点头,叫小荷等沈小宝回来后,就先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准备回去,她方才要上马车,就见一个身穿绿色衣裳的姑娘过来。
我叫傅春华,可以和你在一个马车吗?傅春华眼睛大大的,好像会说话一样。
昨个夜里,因为她说话太过不计较后果,沈卿卿对她还是有几分印象的,是以一眼就认出了她。
我记得,傅家小姐,上马车吧。
沈卿卿上去后,才拉了她一把。
傅春华年纪不大,也才十七岁,也不知两人是什么缘分,倒是一路上聊得很是欢快。
沈小宝中途从陆丞墨的马车回了沈卿卿的马车内。
傅春华瞧见沈小宝,只觉得很是可爱,道:这是璃王妃的孩子吧?很可爱,我以后也想要一个这么可爱的孩子。
[他也很喜欢孩子,而且这个孩子,长得很像他弟弟。
]傅春华看着沈小宝的眼睛,只觉得十分可惜。
沈卿卿能读取到傅春华的心声,听她这么说,顿时就想到了一个人,难道是蒋汶英?你认识蒋汶英吗?沈卿卿只是抱着疑惑问一问。
毕竟听说傅春华小时候就去了平洲,所以对京中的一切都算不上十分熟悉。
认得,怎么了?傅春华面上微红,道:傅家与蒋家是世交,当初我和蒋汶英还有婚约呢。
婚约?沈卿卿稍稍吃了一惊,继续问道:为何说是当初?蒋汶英自己说要两情相悦,不要父母之命,所以,这个婚约在我们十岁的时候就取消了。
十岁这个年纪,可不是能这么成熟的时候,沈卿卿微微有些惊讶,又道:听说蒋汶英有个弟弟。
是啊,不过他弟弟已经不在了,若是还活着,也该和王妃的孩子一样大了……傅春华说到这里,稍稍睁大了眼睛,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在京中,可不在平洲。
沈卿卿觉得她许是还没有转过弯来。
反应过来,傅春华自己也哈哈笑出了声,忘记了,这里不是平洲了,我三日前才随叔叔回来。
不等沈卿卿问,她就自己吐了个干净,我叔叔是平州巡抚,幼年时生了一场大病,听说神医暂居平洲,我叔叔在平洲做巡抚,便干脆带着我一起过去了,一住就是十多年,至今才回来。
哦?是什么病?竟是要医治十多年之久?沈卿卿不禁觉得好奇。
身体说是肺病,经常会喘不过来气,呼吸困难,咳嗽,最严重的一次,还是十多年前,那次发病,可是都将我娘给吓坏了,才终于忍着不舍让我跟着叔叔一起去了平洲。
说到这里,傅春华突然满脸落寞的道:他解除婚约其实还算是一件幸事呢,你说万一我不能治好,那岂不是要拖累了他?但你心里很喜欢他,是吗?沈卿卿根据她内心所想,说了出来。
傅春华点了点头。
许是因为病症,也许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傅春华大大咧咧的,说话也是极为豪爽,绝对让人想不到,她竟然会有哮喘,该是个比寻常女子都要娇弱的女子才是。
是,不过他应该不喜欢我。
傅春华有些丧气,连带着那双大眼睛都垂了下去。
沈卿卿见此,安慰道:何必一棵树吊死,京中不乏青年才俊,多看看,又不是只有蒋汶英一个男人。
听了沈卿卿的话,傅春华立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也不知是想通了还是怎么,就点了点头,眼睛发亮。
进了京中,傅春华就回了自家的马车,而沈卿卿则是回府。
沈小宝没有坐在马车上,反而是坐在马上,被蒋汶英抱在怀里,一起乘着一匹马。
知道蒋汶英是将对弟弟的思念转移到了沈小宝的身上,沈卿卿也乐得叫他们多相处一会儿。
为了同沈小宝多待一会儿,蒋汶英干脆骑着马到了璃王府的门口,才将沈小宝放了下去。
璃王妃可要记得自己的承诺。
蒋汶英提醒她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