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
秦璟逸来到府门,张管家,春花和秋月正忙着清点李母的嫁妆。
李柔柯则站在一旁静观默察。
张管家将嫁妆整理成了两部分。
王妃,这几箱是和嫁妆清册完全一致的,张管家又指着那几箱单独分出来的物件说,那几箱是与清册上登记有所出入的。
嗯!登记不符的应该是原物件已经不在了,找来的替代物件。
李柔柯再一看完全一致的才四箱,有所出入的却高达六箱,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就将李母的嫁妆挥霍一空。
完全是不用白不用的节奏。
如若不是她强行要回这些嫁妆,想必不出两年,李府再无李母嫁妆。
享荣华富贵,先看看够不够这个格儿。
张管家,将这些东西搬到洛清苑。
不,先搬到王府库房吧!但是不用登记入册,单独存放就好。
李柔柯随即又改口道。
她想了想,王府的库房至少有专人把守,不至于出现遗失情况,洛清苑就未必,无人看守时一切都说不准。
是,王妃!张管家说。
张管家招呼王府的家丁和丫鬟开始搬走嫁妆。
秦璟逸这时走到李柔柯身侧,怎么,王妃还想要与本王分而治之?王爷没意见吧?李柔柯看向秦璟逸,眉眼弯弯一笑,清眸流转,说不出的清澈,秦璟逸一时移不开眼,冷峻的脸开始变得柔和。
如若不是他对她有所了解,他都差点忘记她傲骨磷磷的一面。
刚才还以父母自居,现在又表现得单纯地毫无城府的样子,她这个王妃真是百变不穷。
没想到,王妃这么爱财?彼此彼此,王爷惜字如命,本王妃惜财如命,绝配!李柔柯脱口而出。
秦璟逸被她整得不会了。
这是什么逻辑?到底是猪脑子,脑回路确实和常人不同。
秦璟逸抬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敲,你这脑子以后能不能正常点?正不正常我自己说了算!李柔柯摸了摸被他敲的脑门,紧咬着娇艳欲滴的红唇,胸脯微微起伏着。
不好好陪自己的小青梅,非得来这戏弄她。
她还记得,刚才柳如雪离开时,那眼里的怒火藏都藏不住,似有杀父之仇,夺夫之恨。
不过,她很快又调整了情绪。
王爷,那些东西只是先寄存在王府,以后我还是要还给哥哥和大嫂的。
李柔柯说。
她从未想过占有这些嫁妆,本也不是她的。
只是不能便宜那些狼子野心之人。
哥哥李木蓝受三纲五常的影响,不敢拿李尘远和继母如何,但她李柔柯不怕。
这具身体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日子已经远去,后半生要好好为自己而活,才不枉人间走这一遭。
不过,李府这次乖乖地将嫁妆还回来,超出了她的预料。
她以为他们至少要撒泼打滚,奋力挣扎一番。
随你!好一个随你,四皇兄的性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随性了?门外响起了调侃但不张扬的声音。
秦天渊与秦梓墨一同走了进来。
秦梓墨,七皇子,诗词歌赋首屈一指。
秦璟逸与李柔柯给秦天渊行礼后,秦梓墨也马上上前行礼。
给皇兄,皇嫂请安!秦梓墨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秦璟逸说。
秦梓墨与秦天渊站在一起,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女子,确切地说是带着欣赏的目光。
她光往那里一站,就已光彩夺目,怪不得四皇兄要强娶。
他这四皇兄和四皇嫂站在一起,还真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之感。
羡煞旁人啊!秦璟逸看他的眼神,有些吃味。
你来有事?秦梓墨清了清嗓子,是啊,要说有事,臣弟的确有非来不可的理由。
他一只手背后,另一只手比划着。
一则,四皇兄从边境回来已久,臣弟还没有好好来府上坐坐。
二则,今儿一早,臣弟还在睡梦中,被奴才摇醒,说是霜霜要臣弟去宸王府,说什么要打败臣弟。
秦梓墨说着肩膀一耸,无奈地笑了笑。
三则嘛,前几日听闻四皇嫂救了霜霜,今儿在宸王府又听说四皇嫂救了四皇兄,臣弟真是好奇,一定要来看看这位传奇的四皇嫂。
他转头看向李柔柯,一脸兴奋。
似他乡遇故知。
腹有诗书气自华!秦梓墨顿了顿,这么一看四皇嫂与这句诗的气质真心匹配。
秦梓墨文采斐然,同样也欣赏文采卓越之人,这就是所谓的志趣相投,同质效应吧。
李柔柯不禁扶额,这不是昨日才教秦霜霜的诗吗,今儿就卖弄给秦梓墨了?小小丫头,敢挑战人了。
对于秦梓墨,早有耳闻,诗词歌赋爱好者。
但身上怎么感觉怪了一点。
对,骚人墨客没错,不过,是浪荡的。
这形容,感觉就对了。
风流潇洒的才子,七皇子秦梓墨。
四皇嫂,霜霜可是向我卖弄了好几句诗词,说是四皇嫂教的,臣弟很是仰慕四皇嫂的才情。
秦梓墨情不自禁地越说越兴奋。
七皇子不嫌弃就好!李柔柯两手一摊,无谓状。
她不过是拿来主义。
站在一旁的秦璟逸,突然有种他自己是多余的感觉。
昨日回来,他有询问王妃的情况,管家说了来人的情况。
秦天渊实在是看不下去秦梓墨玩世不恭的样子了。
好了,七弟,就别油腔滑调的了。
秦天渊说完,又看向秦璟逸,我们来,是找四弟有事!去书房吧!几个人行色匆匆地去了书房。
臣弟前日晚些时分,从云兮楼回府时,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进出梁王府,臣弟怀疑二皇兄在做秘密勾当。
秦梓墨说。
多少人?没太看清,差不多五六个吧,夜晚行动。
秦天渊说,我怀疑二弟有招兵买马之势,我已派人盯着梁王府的一举一动,四弟可有什么建议?秦璟逸手指轻敲着桌子,思量片刻,现在一切还是未知,切勿打草惊蛇,盯着便是。
你们的事,臣弟就不参与了,你们也知道,臣弟向来不喜这些,臣弟只是通风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