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秦璟逸与李柔柯刚用过午膳。
皇宫里的赵公公急匆匆跑来战王府。
李柔柯看赵公公的样子还真是滑稽,大冷的天,他愣是不住地用宽大的衣袖擦着汗涔涔的脸。
战王爷,皇上宣您速速入宫!秦璟逸本能地警觉起来,发生什么事了?回战王爷,皇上刚接到紧急战报,西北边境告急,敌军屡屡来犯。
嗯,知道了!那奴才就先行告退了!赵公公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李柔柯走到秦璟逸身旁,心有不安,一种直觉袭上心头,秦楚冷大有可能还会派秦璟逸前去。
她转身去屏风处给秦璟逸取来斗篷,亲自伺候他更衣,外边冷,王爷多穿些。
不必担心,父皇定是要文武百官前去商议。
秦璟逸看出了她的担心。
她点了点头。
秦璟逸说完即刻同南青出发去了皇宫。
皇宫大殿秦璟逸到时,文武百官皆已到齐,均是一副大难临头,战战兢兢的模样。
秦楚冷步履匆匆赶到朝堂。
他脸色凝重望向一众大臣,还未坐稳龙椅便急促地问,诸位爱卿怎么看?今日在用午膳时,秦楚冷收到战报,说西北方向河川国进犯大理国的讯息。
皇上,短短几日,河川国就攻占我大理国五百里土地,斩杀百姓无数,惨绝人寰。
如此速度,定是提前谋划,精心部署。
趁冰天雪地,我大理国优势不在的情况下发动进攻。
丞相任南浦说。
皇上,边境岌岌可危,当务之急是派将军前去坐镇,夺回失去的土地城池。
微臣自请前去夺城,势必保我大理国永世安宁。
玄国公义愤填膺地说到。
众人未说话。
玄国公府祖上为大理国立下汗马功劳不假,可如今的玄国公是没见过大场面厮杀的。
若派玄国公前去,多少有点纸上谈兵。
玄国公,战场不是玩笑,空有满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
镇国公说。
皇上,臣附议,河川国既能够势如破竹必是有备而来。
哪怕现在固守阵地,恐怕也是周密布局,暗度陈仓。
兵部尚书赵齐林说。
大殿一时陷入沉默。
众人皆知秦璟逸杀伐果断是最佳人选,可是无人提起。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历练!秦天渊自告奋勇说。
皇上不可,宸王殿下领兵经验尚且不足,又逢天气严寒,微臣认为战王殿下最适合带兵出征。
荣国侯在一旁推波助澜。
秦璟逸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在大理国生死存亡之际,他向来不会苟且偷生。
秦楚冷看向秦璟逸,也想看看大理国不可一世的战王的说法。
父皇,儿臣同意出征,不过儿臣有一个条件,需调动镇国公府三万精兵。
他会从自己兵营调动七万精兵。
至于镇国公,他必须防微杜渐,消除隐患。
秦楚冷看向镇国公。
皇上,微臣的将士任凭战王爷调配。
镇国公爽快应允。
好,秦楚冷看向秦璟逸,战王,战况紧急,为了天下苍生免遭生灵涂炭,事不宜迟,明日出征!儿臣遵命!秦楚冷知道秦璟逸兵营训练有素,时刻备战状态。
商议后,文武百官散去,只余几名要职留下讨论。
户部尚书即刻传讯息给各地粮草驿站,确保能提前几日送往前线。
秦璟逸留下与镇国公等人商议将士部署事宜……一切就绪后,他奔去了兵营,部署明日出征将士,及各种后勤供应。
忙忙碌碌,两个时辰无声无息地就过去了。
……战王府秦璟逸借着清冷的月光赶往战王府。
推门而入时,李柔柯正坐在桌旁等他一起用晚膳。
大殿上的决策早已入了她的耳。
她起身去接秦璟逸脱下的斗篷,王爷你回来了,赶快净手用膳吧,再晚回来一会儿都快要凉了!嗯!秋月麻溜出去端着一盆温水进来。
两人一起坐到桌旁开始用膳。
以后不必等本王,饿了就先传膳吃。
秦璟逸看她一直等到这么晚,有些心疼地说。
我就是想等王爷一起用膳!李柔柯眉眼弯弯一笑,妩媚横生。
她给秦璟逸夹了一些菜,为何每次都是王爷出征呢?今年才从西南边境大胜而归,现在又要去西北。
难道朝中真的无将可用吗?就真的没有能代替王爷带兵出征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光有兵却少猛将。
这大理国离了秦璟逸可能就转不了了。
大理国打天下时,带兵出征的武将很多,时过境迁,那些老将早已不在。
这些年战事少,基本没有实操经验。
天气寒冷,御寒衣裳将士们要带齐,还有后勤保证一定要到位。
河川国就是想在这种恶劣环境中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还有今年打下的西南皓月国会不会同河川国狼狈为奸,两面夹击?这些王爷考虑了吗?李柔柯提醒着秦璟逸。
秦璟逸笑了。
他这王妃若是个男子,绝对可以和他并肩作战。
你笑什么?本王的王妃分析问题不次于朝中大臣。
皓月国被本王打惨了,无兵无将,自身难保,还没有精力继续作死。
总之王爷知己知彼就行,李柔柯低眉浅笑,我让悦容阁备了冻疮膏,后续继续做好的再让人送到西北。
嗯!王爷这次会去多久?我可以陪王爷一起去吗?李柔柯一边吃着一边问到。
之前西南边境征战足足去了两年之久。
这次若也是如此,她岂不是要独守空房了。
还不知道多久!出征河川国远比上次讨伐西南皓月国要紧急,一切于秦璟逸也是未知。
秦璟逸又看向眼前此刻温顺得要命的女人,嘴角上扬,把王府守好了,就是在帮本王!可是我就是有点想去,万一王爷又去两年,我怎么办?李柔柯故意赌气说,王爷若是再去两年我就改嫁!你敢!秦璟逸目光清冷地看着李柔柯。
这个女人永远是口无遮拦,无法无天!总是欠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