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新策

2025-03-31 15:33:13

赵括赵大人。

下官在。

吾刚登基,所以百姓有所放纵也是自然。

这刚刚三天,等过了这劲头,这些人晚上自然是该睡觉睡觉。

你不妨等个半月,半月后这夜出之人肯定要少一大半,到时候根据夜出百姓的人数分配一些兵力,加大京城各处巡防即可。

我大辰是开明之国,不会去阻止百姓外出,但是会保证百姓安全。

京兆府尹平常是个低调的人,今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第一个上折子了,可能就是因为旁人都在观望,而他比较直肠子。

不过对于圣人能直接叫出自己的名字,他还是有些动容的。

赵大人此奏也是为了民生考虑,十五日后这组织巡查的兵力就交给赵大人安排。

这些兵力的俸禄支出不用赵大人负责,只管调遣即可。

多谢圣人。

赵括忍不住激动了,这圣人不是白给人给自己用吗……没想到积极主动的后果,居然是这么爽的吗?钱进可在?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中年男子立刻站了出来。

你是吏部尚书,今日官员到了多少人,留下了多少空缺?回禀圣人,今日官员到了一百三十九人,留下十五个空缺。

夏春苗道,将这些空缺职位登记下来,明日早朝之前你草拟一份可以接任的官员,吾要尽快将这些空缺职位补上。

是,圣人,下官稍后便去做此时。

钱进此人夏春苗也有所了解,听闻为人灵活,但不善言辞,但是能当吏部尚书,此人还是颇有本事。

还有何事启奏?无事的话,吾就要颁布一些法令了。

今日是第一天上朝,很多官员都在观望,所以说话的还真不多。

此时一个大臣跪了下去,圣人,下官有事启奏。

夏春苗伸着头,因为这人站的很远,几乎要站到门口了,很显然官级并不高。

你,上前说话。

那人长的是白白胖胖,夏春苗迅速在脑海里思考,此人是礼部的一个小官,张洪。

张洪先是磕了个头,启禀圣人,今日大辰之欢腾,还有双圣同朝的场面实在恢弘。

小人觉得需要给予记录。

哦?此为何意?如何记录?回禀圣人,既然圣人也为国君,那咱们很多图腾就得弄双份。

还有既然已经有了创举,就该将圣人当朝后的所有说的话、做的事情记录在册。

对了,在京城最繁华的地儿最好做一石像,上面雕刻圣人和君上执手的画面。

哈哈。

夏春苗本就活泼,此时被这张洪给逗得笑了起来,这张洪是要给自己弄个人崇拜啊。

怎么说呢?这事儿不怪张洪,人家这是想拍自己马屁,自己还不能轻易打发了,要命了!见到春苗笑,张洪更加带劲了,若是圣人不嫌弃,下官愿意去操办这些事情。

下官家里还有些积蓄,这做雕像一事,下官自掏腰包,只求圣人给我这个机会啊!周围很多官员被这张洪的操作惊呆了,如此当着众人、大庭广众的拍圣人马屁实在是能人中的能人,败类中的败类啊!张洪可不管他人的眼神,自己已经在现在的位置呆了十年,此时不表现,以后这些人摸清了圣人的路子,就轮不到她表现了。

雕塑自就不必了。

张洪的心凉了半截。

这记录朝堂说话一事。

大辰开国皇帝做事粗犷,所以并没有人专门记录皇帝的起居、说话,但是春苗觉得,此时还是有些必要的。

张洪的脖子拉的长长的。

吾封你做起居郎,这是个新职位,主要记录朝堂之上吾和君上的说话、旨意。

圣人,这是个新的官职!看着张洪激动的样子,夏春苗决定再激励一番,对,官职比你现在的高一品。

那张洪连忙磕头跪谢,多谢圣人,下官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官员就差拿扫把扫此人出去了,不过也有不少人是眼红的,暗叹自己太好面子,若是也能像张洪那样拍马,那岂不自己现在也要升官了……行,既然没别的事情,那吾要说一些事情了。

现在大辰虽然比以往繁荣,但是和全盛时期想比还是有些差距,吾现在最想做的便是让大辰恢复往日的荣光。

大辰之昌盛靠吾一人远远不够,还需要各位大臣的鼎力相助。

所以吾现在以及在制定新的官员考核标准,吾需要的是做实事的,真正能让大辰变好的官员。

针对这个,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说到这,夏春苗没有继续说下去,其实那考核标准她已经制定的差不多了,此时她想看的是臣子的态度。

根据臣子的反应,春苗就可以大概看出,哪些是激进想干的,哪些是保守的。

她日后任职,也好有个大概的方向。

得到了圣人的允许,大臣们也交投接耳起来。

不知圣人这标准是何?咱们大辰官员的考核标准已经很多年没变过了,这次一变,估计又是一场风暴啊……话不能这么说,若是这考核切合实际也不是不可,你想每年些那些叙职报告,是不是累的够呛?很多事情都是没必要做的,很多流程都是在浪费时间。

可是,这已经延续了这么久了,若是突然用新的,不知那些官员能否接受。

易文彦已经又被提上了大理寺卿,因为夏春苗和他的关系,现在巴结的人自不在少。

此时他自然的站在了中央,身边围的都是一些高官。

而易元坤仍然在礼部,只升了一级,现在也够的上上朝的门槛,只是掉在队尾。

一些品级低些的则将易元坤围在了中央,品级低些的官员,说话没有份量自然也就随意一些,他们那些讨论的更为激烈。

元坤兄,圣人此策是不是为了鞭策我等?元坤兄,圣人此举此改革重点在什么地方,有提到怎样才能升官么?易元坤很少被当成中心人物,之前他在官员中属于不声不响,这一下成了中心,都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