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带回地图

2025-03-31 15:33:03

龙空,我先回去了。

你们这几个打算露脸的先别着急,听我号令。

你们先将房子盖好就是。

是,主子。

夏春苗哼着小调回到家中,殊不知林子里的暗卫此时是议论纷纷。

空老大,咱真的要在这盖房子种地么?龙空道,自然,主子的命令那就是命令。

空老大,我现在入世还来的及么?和种田想比,我不如露脸给主子打打下手了。

迟了,我之前就说你小子长的慈眉善目,让你跟着我出世,你丫的还不同意。

我虽然长的慈眉善目,可我的刀厉害啊,而且我一说话就容易脸红。

还是杀人比较简单啊……好了,不说了。

章含,你领着你的人寻些盖房子用的石头。

木材嘛,这林子多的是,咱找个风水好点的位置将树砍光了,正好来盖屋子、种地……空老大,求您了,别再说种地了,我心里头都慌。

夏春苗哼着小调回到了易家,直接钻进了易清流的房间。

见夏春苗来了,易清流吓了一跳。

啊,外公,你怎么将这公鸡弄上桌了?春苗,你轻点儿,这公鸡早上打鸣的声音不对头,我给你扎扎,嗓子就好了。

怎么,你这几天不是挺忙的,也有功夫来找我?外公,再忙也得来找您不是。

易清流抬起眼皮,说吧,什么事儿?就是那些暗卫,我是这么安排的……易清流本来在扎针,听完夏春苗所说,止不住的笑了起来。

那针在摇晃,公鸡吓得瑟瑟发抖,发出咕咕咕的声音。

你这丫头,怎能如此胡闹?那些暗卫可是我们易家花了很多人力、财力培养的。

你怎能让他们种田?夏春苗道,外公,不管怎么样,这些人你都给了我了。

我现在平日里又不出封地,那些暗卫闲着也是闲着。

再说了,拿刀剑的手咋的就不能拿锄头了。

我又不是不给他们工钱。

易清流眉毛都笑的抖了起来,好了好了,随便你了,既然给你,你就随便用吧。

春苗啊,要不要和我一起扎鸡?夏春苗看着瑟瑟发抖的公鸡,觉得自己下不了那手,连忙说道,不了,不了,谢谢外公。

我先出去了啊。

就这么又过了几天,夏春苗在家过得是十分规律,早上辰时起床,趁着两宝贝没醒,喝点咖啡,吃些甜点,然后开始练内功。

等宝贝醒了,便和宝贝玩一会儿,侍弄一下自己种下的药材和红薯,再弄些医书看看。

下午的时候夏春苗便会出门走走,村里面的空气好,走在乡间小路的感觉实在是很绝。

而晚上等孩子睡了后,她便会去商场吃喝洗澡、吹头发,总之生活的井井有条。

这天夏春苗正在院子里和红薯对话,夏六虎兴冲冲的跑来了,手上还拿着一张大纸。

夏春苗站了起来,哟,你这是搜集好资料了?夏六虎头点的如同捣蒜,将地图铺在了不远处的藤桌上。

姐,不信你看。

这……纸挺大,画的也不错,只是这字,基本看不懂……那个,六虎,你直接和我说吧。

嗯夏六虎连连点头,姐,你的封地里面有十六个村庄,庄子的人数在30多到100多之间,总共有一千二百多人。

大的山林有五处,咱家旁边的这个是最小的。

这些村子大多在封地的南边,南边的水土好,适合长庄稼。

只有六个村在北边,那边人过的没那么好,一般都是上山打猎,还有很多人去镇上讨生活去了。

封地里面的大的河有三条,大的水塘有五处,其中河有二条有水,塘也有三个有水。

只是水都不多。

夏春苗说道,有这么多已经很好了,如今大旱,很多地儿都没水,就连京城的河道也是干了小半呢。

你去了这么几天,可看到庄稼长的怎样?夏六虎道,不知怎么的,咱桃源村的庄稼都好的很。

外村的虽然也长起来了,但是看起来实在一般,不过勉强糊口吧。

夏春苗明白那是灵泉水的缘故,不过整个封地都用灵泉水,那也是不现实的。

两人正说着,夏三龙和夏五龙来了。

夏三龙笑着说道,哎哟,这是啥啊?六虎,这些都是你画的么?这些字我怎的一个都看不懂呢?老五,你经常看书,你来看看。

夏五龙拍了一下夏六虎,写的不错,虽然没一个对的,但是勉强还能看懂!三叔,五叔……别打趣我,我这帮姐干正事儿呢。

见夏六虎有些不好意思,夏三龙也不再捉弄他,于是开口道春苗,弄鱼塘的人我已经都找好了,我多找了几个人,防止有什么表现不好的,到时候人不够。

若是多表现的好,多几个也无妨,总有些别的事情给他们做。

夏春苗点点头,这事三叔做主就好。

春苗,你是不知道,现在那些人都已经上了山,被选中的每家每户都欢喜的很呢。

五叔,你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夏三龙说道,春苗,老五看我们都在忙也不好意思一个人在家看书。

这次多亏了老五,要不是他帮我和那些人家说话,恐怕我的嗓子都冒烟了。

夏五龙挠着脑袋,是啊,三叔帮你管鱼塘,四叔被小郡王弄走栽培了,就剩下我了。

现在这庄稼没到收成的时候,我每日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再不帮家里人干干活,就说不下去了。

夏春苗道,五叔,谁说没事情给你干了?夏五龙有些惊诧,快说快说。

你是我们家最喜欢读书的,有没有想过去私塾看看?我?我还得种田呢?种田自然有旁人,虽然咱在乡下,可寒门还能出贵子呢。

有人喜欢种田,就肯定有人喜欢读书。

咱们现在日子越过越好,想读书,想出人头地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咱完全可以请个好些的先生在封地上建个私塾,你看这样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