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辰三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西月边陲小镇,一打听普陀罗山,当地百姓无人不知。
得知三人到此求药,一个老者便对他们说,这普陀罗山就在这个镇子的正前方,山上有座古刹,名叫普陀罗寺。
我劝你们还是别去了,那寺庙主持妙音大师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医术十分高明,但是此人十分神秘,只给有缘人看病,而且寺庙周围经常发生一些怪事,所以一般人轻易不会上山的。
苏雨辰为了尽快弄清那蛊术,赶忙问,老伯伯,那寺庙怎么走?顺着大路走到山脚下,有石阶可以上山,不过寺里的主持一天只接待的病人也是看心情,他要是不想医治,你们去了也是白去。
老者说道。
三人觉得这主持还挺神秘,便想去看看,谢过老者后,三人向那巍峨险峻的普陀罗山走去,登上石阶穿过一个巨大的山洞,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山高千仞,聶立云表,云封雾锁,猿猴出没,虎啸狼嚎,古木蔽日,一路上也没看见一个人。
三人来到绝壁之上,只见上面有一天然石洞,外面看起来幽深空阔,泉水从中间流过,雾气霭霭,一个醒目的大匾高挂在正中,上面写着,妙手玄医。
只见洞口两边躺着的,坐着的还有吃东西的,大概百十来人等候在外面。
苏雨辰在一旁沉思,心想,这些人都是来求医的吗?为何不进去都守在门外,她来到一老者跟前,缓言细语道,老人家,你是来寻医吗?怎么不进去看病。
哎,我已经来了三个月了,我那孙儿总是咳嗽不好,特来求仙药,可是妙音大师不是相见就见的。
老人说完摇了摇头,看了看身边的一个男孩。
苏雨辰看了一眼孩子,根据她的经验这孩子应该没有大碍,本想给他诊治一下,但是一想在人家名医门口,不好出手相救,就想着一会出来劝一下老伯,跟他下山给孩子看看。
想到这里,苏雨辰抬腿刚想往里走,就被一个身体高大的壮和尚拦住了,上下打量三人一番,扯着嗓子问,你们是干什么来的?上香还是求医?冬凌云看着这和尚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顿时怒火中烧,反问道,师父,求医,上香难道还有讲究吗?那个壮和尚听着这话里有股火药味,没好气地说,上香滚那边去,这里是我们方丈救死扶伤的地方。
快走开,别在这挡道了。
冬凌云看到这和尚如此无理,刚想上前争辩,却被苏雨辰一把拉住了,小声说,云哥哥,不要和他计较。
冬凌云这才强压下心里的怒气,苏雨辰对那个壮和尚说,小师傅,别赶我们走,我们是来看病的。
这时,壮和尚没有说话,向他们伸出一只手来,拿来吧!三人不明白什么意思,面面相觑。
宇文宗上前问,小师傅,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你们连我们的规矩都不懂,还来看病,快走吧你们,我懒得和你们废话。
虽然这个和尚出言不逊,但是苏雨辰为了了解真相,不得不低三下四,耐着性子问,小师傅,我们是第一次来贵地,对你们的规矩不了解,你可以把话说明白点吗?那和尚斜眼又看了看三人,第一次来啊!那好,我告诉你们,进这个门槛,就得给钱,给完钱能不能进去看病,要看妙音大师的心情。
什么?这哪有先给钱的道理!宇文宗不满地说。
苏雨辰问,好,那得给多少钱?和尚仔细打量着苏雨辰,眼里露出一丝狡黠的目光,给……五十两。
和尚收起银子瞥了三人一眼,等着我去通报,妙音大师见不见你们,就看你们的缘分了。
说着转身离开了。
大约等了十来分钟,通往里屋的门打开了,从中走出两个和尚来。
为首那个年约五十,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四方脸膛,面色紫红,颏下一绺黑色长髯,条条透风,根根露肉。
他那筋肉厚实的大手里滚动着两个晶光透亮的大铁珠。
这是一个典型的凶悍之徒的形象。
跟在大胡子后面的那人是个三十四五岁的中高个子,此人身材结实,长条脸,上面嵌着一对不怎么大,但时时闪出幽亮之光的眼睛。
这两个大摇大摆地走到苏雨辰和冬凌云面前,四只眼睛朝门外两侧的病家逐个审视。
这时陆续上门来的病人已将两边的大门围住了。
稍停一会儿,麻大胡子轻轻咳嗽一声,以目示意。
那个年纪轻些的和尚便站起来,走到桌前向众人抱拳拱手,用宏亮的嗓音说:各位,请受我一拜。
他弯腰作揖,大家听我说今日妙音大师已经累了,要是看病请明日一早过来。
对不住了大家。
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就听求医的人群里窃窃私语,这个人是妙音大师的徒弟。
不但精熟武功,也懂气功医术,治伤接骨之技堪称世间一绝!可想而知妙音大师的医术得有多好了。
苏雨辰一见要走,心里立马来了主意,说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各位我也是大夫,既然这位妙音大师不见咱们,咱们耗在这里也没有必要了。
我的医术也还可以,大家过来我给大家瞧瞧立时可见效验。
诊金免费。
此话一出想要离开的大汉停下脚步,满脸不屑的抱膀子看起来热闹。
而刚刚说过话的老伯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姑娘,你真的可以看病,我相信你,你快看看我这孙儿,最近咳嗽越来越厉害了,经常一咳嗽就吐血,这妙音大师连面都见不到,我等不起了。
好,说着苏雨辰来到那孩子身边,给孩子诊脉,又拿出听诊器,孩子是慢性肺炎,受风寒引起的,老伯,你孙儿没有大碍,我给你开几副药,回家吃了好好调养一下,用不了几天就没事了。
苏雨辰给孩子开了抗生素,和清热宣肺的药物,给孩子把药吃了,又叮嘱了用法用量。
谁还要看病,都过来吧!没有人过来,看样子大家都不相信她的医术。
苏雨辰也不心急,和冬凌云,宇文宗找了一块空地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苏雨辰给诊治的那个男孩,已经可以起来了,而且精神恢复的很好,一夜没有咳嗽。
那老伯对苏雨辰千恩万谢,便领着孩子离开了。
众人惊呆了,毕竟前几天那男孩可是看着已经没救了,没有想到这姑娘一副药下去,居然好了。
呼啦一下所有人把苏雨辰围住了,神医,给我看看吧……声音此起彼伏,苏雨辰说道,大家排队,一个一个来。
苏雨辰露出狡猾的笑容,心想,妙音大师我看你还能坐的住吗?临近中午,不到半天功夫苏雨辰已经把外面的百十来人的病诊治好了,其实都是小病拖出来的,没啥大毛病就给一一开药,然后众人离开了。
苏雨辰拍拍手,走吧,既然妙音大师这么不好见,我们回吧!说着拉起冬凌云微笑着就要离开。
哈哈哈……几声大笑,姑娘把我的病人都诊治了,就想这样离开吗?苏雨辰和冬凌云脚步一顿慢慢转身,抬头一看,只见一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的一老者,仙气飘飘的走了出来。
苏雨辰说道,妙音大师既然这么难见,我不得不出此下策,不然您怎么会出来见我。
哈哈,姑娘所言甚是,果然冰雪聪明啊!有什么事随老夫进来说吧!苏雨辰等人跟着妙音大师进了殿门,他们走进一间约莫三十来平方米的大客堂。
客堂里面摆设有一张褐红色的八仙桌,桌上放着七八个陶瓷小钵和玻璃器皿,内置各种中药粉末,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中药气味,桌子旁边各置一把椅子。
彼此落座,妙音大师问道,这位女施主此来何事?大师,此次拜访我想向你请教一些疑难杂症。
哦?老衲见你医术不在我之下,难道还有难得到你的事情吗?苏雨辰看看身边的冬凌云,便把家族里神秘的蛊术向妙音大师说了一遍。
妙音大师一听,脸色巨变,吃惊地说,老衲曾经有所耳闻,没有想到世间真有如此恶毒的事。
苏雨辰连忙请教,大师,那你知道这个蛊术的来历吗?妙音大师沉思了一会儿,据传闻所说,此蛊术是由毒蜘蛛、毒蛇、毒蜂、毒蜈蚣,毒蟾蜍培育而成。
需把这五毒放在一个大瓮里,在太阳热辣辣地照在头顶时,挖地五尺,把瓮埋下去,让五毒在暗无天日中毒性大发,互相厮杀,互相拼命。
一年后,在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下,在把瓮挖出来。
这五毒经过厮杀,只剩下最毒最凶的一个。
其它几个已经成了它的肚中之物,毒全集中在它身上,经过一年的变异,它集其它四毒于一身,长的形状奇异。
但是它已经干枯,把它碾成粉末,这就是蛊,把它放在常喝的水井里,女人喝了就会感染此蛊毒,便会终生终世体内携带此蛊,并且传到下一代,代代相传,永无止境。
大师可知道解法,苏雨辰急切地问道。
姑娘,抱歉了,老夫不知道。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知道的一些事情。
妙音大师回忆了起来。
我的师父曾收了三个徒弟,我大师兄福鼎大师医术高超,喜好佛法,终日云游四海,传经送法;老衲习武也酷爱医术,所以略懂一些医术。
我还有一个师弟叫妙招,他因中途违反师门清规,暗自炼制蛊术被驱逐出师门,从此再没有见过他,你所说的那个蛊术,应该是出自他之手。
三人听到无不震惊,既然知道出处,那就好办了,苏雨辰追问道,妙音大师,那你知道他现在何处吗?妙音大师摇了摇头,这老衲就不知道了,只知道他来自北寒国。
其它就不太清楚了。
听到这个消息,苏雨辰一脸的失望,北寒那么大,找一个人那不是大海捞针吗?忽然苏雨辰想起了一件事情,福鼎大师?怎么这么耳熟。
那不是送我一个手串的那个僧人吗?随即意念一动,一串手串出现在手里,妙音大师,我和福鼎大师曾有过一面之缘,您看,这是他送我的手串。
说着递给妙音大师观看。
妙音大师一见,面露喜色,姑娘洪福齐天啊,这个手串乃是千年沉香木,乃是佛门镇门之宝,只有有缘之人可以佩戴。
看来姑娘真是和佛门有缘啊!苏雨辰微微一笑,妙音大师,佛门乃是圣地,我有一事不明,身为佛门弟子就应该普度众生,救人民于水火,可求医问药的人这么多,为何不给医治。
还有佛门讲的是四大皆空,钱财乃是身外之物,为何你的门下那么爱财,我前来寻访未曾谋面,却被恶语相向,索要金银,请大师明示。
妙音大师听到竟有这样的事情,不由脸色突变,侧眼看向两个徒弟。
那两个和尚低头不语,知道苏雨辰此言不虚,便解释道,女施主多有冒犯,老衲对众徒疏于管教,多有得罪,至于钱财老衲一会儿便命人彻查,归还女施主。
关于行医治病,只因每日求医者甚多,不论大病小病,都到寺里医治。
本来可以在山下药铺开几副药就好,可是偏要到寺里医治。
加上老衲年数已高,根本没有能力天天行医问诊,所以每日只接待些急病救治。
苏雨辰看着妙音大师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便说,看来大师妙手回春,医名远洋,百姓都是慕名而来。
确实人太多了忙不过来。
毕竟这是佛门净地,那钱财就不用归还了,可以分发给那些没有疑难杂症的求医之人,让他们下山早早的就医,别拖出大的毛病来。
此言有理,那就多谢女施主了!苏雨辰起身,多谢大师以实相告,我们就不打扰了。
客套一番,三人离开普陀罗寺,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