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珂妃去过现代

2025-03-31 15:18:51

樊怡,你别想上辈子了,这是你的新生,一切都会不一样的。

曙光连忙安慰,我这里还有失忆丹,你如果难受就忘记那些好吗?都免费给你,不收钱。

谢谢曙光。

樊怡忽然压不下酸涩的泪水。

却看到顺和帝抬手给她擦泪,樊怡强忍不适没有躲,别哭,朕处罚珂妃给你出气。

顺和帝此刻倒是相信樊怡是被冤枉了。

珂妃则是怔愣,怎么就哭了,混迹后宫多年,她看出来不是假哭。

你当谁都跟你似的有个厚脸皮?皇后娘娘人还是个小姑娘,哪里经得起你这般侮辱?二公主的母妃桉妃翻白眼。

珂妃皱着眉很烦躁,大家都是老油条,怎么突然混进来一个小包子,羞辱几句还哭了。

白瑾和白子严知道樊怡不会因为被别人嘴上侮辱两句就哭,他们也听懂了顺和帝的言外之意……白瑾和白子严心被揪起,相处五年,他们亲眼看着母后打下自己的基业,她那么骄傲……她想要的,仅仅是觅得一年纪相仿少年郎,一起品茶作诗,赏花踏青。

白瑾和白子严握拳,只恨他们终究在此刻无能,在父皇面前护不住母后。

白欲则是狠狠瞪着珂妃,想让自己母妃再甩她几巴掌,同时心里也盘算要怎么找她麻烦。

顺和帝开口,珂妃污蔑皇后……皇上!结果还未出,臣妾也是担忧皇后娘娘有不好的名声传出去,若真是臣妾误会了皇后娘娘,自当跟娘娘请罪。

珂妃抢先开口,现代世界那么多帅哥,一生只一妻,她都动过心谈过几次恋爱,由于骨子里对清白还是看重,每次分手都要去医院,她不信樊怡守得住!珂妃就这般肯定?本宫敢为自己的清白发誓,请皇上处罚珂妃,臣妾定不会让珂妃无辜被罚!樊怡出声逼顺和帝选择。

珂妃:屁的小包子!小汤圆差不多!她这么一说皇上必然只能相信皇后处罚自己,无关其他,光凤命就不能轻易动她,不然皇上的皇位也跟着不稳怎么办?而且,无论皇后清白是否还在,皇上都只能对外说皇后清白。

但皇上不让人为皇后验身,闲言碎语就少不了。

自古办案都得讲证据,珂妃拿不出证据却指认皇后,便罚珂妃即日起禁足,罚俸一年,待过两天皇后执掌凤印再亲自处置如何?顺和帝出乎珂妃意料,另外选了一条路,他并不愿意被人牵着鼻子走。

众人心里一惊,皇上这是不相信皇后娘娘还是舍不得处罚珂妃?皇上的意思与状告父母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否属实,子女状告父母都要先受刑。

皇上也表达这个意思,并不给皇后面子直接信任她然后动珂妃,倒是按照律法很公正。

顺和帝盯着樊怡,就见樊怡脸色难看了一瞬,而后应是。

樊怡没什么情绪起伏,她知道他会这么选。

她刚刚感觉到顺和帝因为她流泪要无条件信任自己就觉要遭,于是她故意给顺和帝选择,罚与不罚,信或不信,一个帝王当然不喜欢这样不在自己掌控的感觉,于是他开辟了另一条路,从律法来看,完全没问题。

也因为他这么一说,谁再闹下去都是无理取闹。

而这,正合自己的意。

若是现在顺和帝一味维护她,那结果出来后大家就会猜测不论她怎么样,顺和帝一定不会承认自己戴了绿帽子,到时候自己是怎么都说不清。

顺和帝这个时候越是公正,待他宣布皇后清白后越是有可信度,她可不想背上不属于她的坏名声。

上辈子没有曙光,她没有退路只能接受,反倒没有哭,自然没有顺和帝开口要为自己出气处罚珂妃,樊怡看了顺和帝一眼,他应该不是故意的,不然就会选看上去是为她着想实际是捧杀的定罪珂妃这条路。

白瑾和白欲很是担忧樊怡,白子严则再次认知到母后的聪慧。

她的话完全可以解释为被珂妃激怒然后与皇上使性子,就算在后面几天,也不会有人反应过来是母后走一步看十步,当机立断破局。

大家只会赞叹皇上公正,哪怕面对凤命皇后和最宠爱的珂妃。

是的,他看出来如今珂妃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妃子。

林贵妃打珂妃那巴掌的时候,父皇的眼神很冷,若珂妃没有失宠,林贵妃日后必定要为这巴掌付出代价。

珂妃心里暗骂,还是那个道理,所以皇后无论如何事后都会重罚她以彰显她被冤枉的愤怒!只希望她真的没有守住,这样即使她罚了自己皇上也会心疼自己。

白瑾眼神一闪,珂妃没有家世,唯一能靠的就是圣宠,她自己也知道,而母后不想要,所以她们其实不冲突?摆驾凤栖宫,皇后和皇儿好好和朕讲讲你们都去了哪。

顺和帝开口。

这本才该是见面第一个聊的话题。

可顺和帝却叫所有人齐聚御花园。

在御花园什么都没干又什么都干了,然后去了凤栖宫。

皇帝,呵。

樊怡心下冷笑,所以珂妃是他的人?不对,应该是猜透了顺和帝的心,故意以宠妃身份找麻烦,真是聪明啊,难怪顺和帝喜欢。

所以上辈子珂妃不断找茬最后都没事就是因为顺和帝也想找她茬?顺和帝此人说他聪明却也荒唐,他不立即生儿子娶凤命之人,是怕以后皇子夺嫡惨烈,拖延五年才开始生孩子是他让她这个母后和长子年纪差尽量大的努力。

可娶了她又嫌她挡了他真爱的位置。

谁能想到他的真爱是……顺和帝,林贵妃,冀贵妃,缓妃几个父母连带樊怡,白瑾,白欲,白子严很快到达凤栖宫。

樊怡看着熟悉的凤栖宫,熟悉的人。

说来皇后娘娘还未来得及踏入凤栖宫便消失了,真是可惜。

林贵妃叹道。

樊怡:一点都不可惜。

几人进入正厅坐下,然后白欲主动跳出来说他们的事。

半真半假,是他们一早就商量好的说辞。

第70章 凤命之人本是为了守护这一代的皇位现代距离他们这里的跨度太大,先进太多,他们必须隐藏一些很玄幻的东西。

大的比如热武器,小的比如手机。

但白欲也说出了一些其他有意思的东西。

多数是吃的。

最后一场盘问愣是搞成了美食大会。

也成功让顺和帝几人误会他们是到了一个美食世界。

天色渐渐黑下来,大家一起吃了个团圆饭三位母亲就把自家孩子领回去谈心了。

白欲对自己母妃说了更具体的细节,主要是对樊怡感恩的,因为他知道母妃恨母后,他不想两个母亲不和对立。

最主要当然是说乔楠。

白欲眉飞色舞的,林贵妃笑看着孩子说到喜欢的女子时眉眼都是开心。

当年他才九岁,回来的时候都长成了一个小少年。

十四岁呀,是该有通房知男女情事的年纪了。

但……林贵妃看了看眼里满是糖的儿子,什么都没说。

……母妃,父皇……白瑾难以启齿,这次回来,他长大了,也看出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他的父皇好像不是他记忆那般高大。

御花园一遭,他特意给珂妃机会怀疑母后清白……冀贵妃得知儿子回来变好一点的脸色因白瑾提到皇帝又不好了起来。

瑾儿,你别管大人之间的事,你只需要记住你是他最看重的儿子,日后……母妃,其实,我们是去了未来世界。

白瑾打断冀贵妃的话。

冀贵妃猛然抬头,忙看了看四周。

要问她信不信,当然是信的,首先她儿子不会对她撒谎,其次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还有什么离奇的事不能发生的。

母妃,周围没有人,在那个世界,历史记录下一任皇帝是父皇的弟弟。

冀贵妃愣了好久,然后苍凉一笑,凤命之人出生本就是护卫你们这一代的皇位安稳,他却自己娶了……白瑾一愣,母妃,凤命的说法是真的?瑾儿不信吗?冀贵妃反问,一时间她都不知道该说皇上活该还是心疼儿子了,居然是他弟弟登位,不就是说皇子全死了。

冀贵妃心中悲凉。

这……白瑾也说不出信不信的。

皇后出生之时,缓妃有孕。

冀贵妃缓缓道出秘辛,既然情况有变,有些事就不能瞒着儿子,要告诉他一切早做准备。

白瑾震惊,大,大皇子不是我?那倒也不一定,缓妃怀的是男是女皆未可知,皇上他冠冕堂皇,世人皆以为他是不想皇子们兄弟阋墙,实际上,他就是想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稳当当,连缓妃肚子里是男是女都不确定的婴儿都要让其胎死腹中。

缓妃那时不过一宫女,只知道被皇上宠幸,连自己是流产而不是月事都不知道……冀贵妃说到这顿住,意识到不该与儿子说这么细,看了看儿子面色。

白瑾压下那一点不自在,所以,知道此事的人只有母妃和父皇吗?那个诊脉的太医,给缓妃送堕胎药的宫女都没了。

你父皇为了展现他对我的喜欢,故意与我分享秘密。

冀贵妃说话时很平静。

母妃不爱父皇了吗?白瑾记得以前母妃最喜欢跟他讲父皇如何英明神武,如何如何好……冀贵妃自嘲一笑,林贵妃也知道,她也和从前的我一样以为只有自己和皇上知道,皇上玩弄人心很有一套,我们身在后宫,本不该奢望爱,可他却给了我们每个人错觉,帝王也有情,且有情者是自己,别人不过是逢场作戏。

她们竟就那样信了。

白瑾扶住冀贵妃,母妃,别难过,您有儿子,父皇,不想他了。

冀贵妃收了嘲意,瑾儿,日后你若喜欢哪家姑娘,便大大方方娶她,若她身份不够,也不要树立无数个姑娘当迷雾,能娶就护住她,护不住便别娶,你若像你父皇一样混账,母妃不会认你!我不会喜欢任何人,我不会像父皇一样。

白瑾眼神坚定。

既然不喜欢任何人,切记不要对你的妻妾言爱,不要让她们燃起希望又灰飞烟灭。

是。

白瑾没有说,他到现代一趟,已经是不婚主义了,只是很心疼母妃。

母妃便是燃起希望,到现在,心如死灰。

父皇不爱母妃,父皇贪恋权势,父皇,不是他认识的那个爹爹…………母妃,儿臣不得不争了。

白子严道,他本不愿争什么,可大哥争不过兴和帝,迎接他们的,就是死。

历史最后是兴和帝胜利,那段历史里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努力,如果自己出手了还是争不过兴和帝……总之他会全力以赴。

他考虑过要不要和大哥联手助大哥登基,可大哥疑心病委实太重,而自己届时必定会发挥出全部实力,就算赢了兴和帝,日后能不能安稳退下来都是未知数。

与其把希望寄托给别人,不如自己出手,他可以保证善待兄弟,后妃,还有母后。

缓妃叹了口气,严儿决定了便做吧。

白子严小时候,缓妃一边教育他知识,一边告诉他藏拙,做出了一个出身低微皇子该做的模样,成日跟在白欲身后讨好,也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学习,好在现代走了一趟,各种书籍各种知识学了许多。

白子严一直知道自己母妃厉害,只是不知道母妃究竟是何等身世,她不该居于后宫。

说来命运弄人,算出樊怡凤命之人便是缓妃家族尤家的能人。

当时尤家由于窥探天机被降下天罚已经逐渐凋零,缓妃无奈被赶出家族,无意间入宫当了宫女,便想着藏在宫里也好。

当初算出凤命的那人还有一句话没传开,只有她的家族知道。

那便是,樊家樊怡与尤家尤缓之子天作之合,两人之血脉,大兴国转机,尤家转机是也。

顺和帝后,本该是尤缓之长子继位,收拾了顺和帝的烂摊子,为后代打下基础,然后是他和樊怡的长子继位,大兴国这才走向真正的盛世。

而尤家也经历一个轮回,龙气加持,重新崛起。

这一切却因为顺和帝的差错,江山都给了弟弟。

本该母仪天下的尤家女仅仅是宫女出身的缓妃。

本该是儿媳的下任凤命皇后也无人知晓,少了那个传说,少了那个神话,没有了那许多以她为原型的话本,那些惊艳的作品……历史老爷爷亲眼见到在宫女给尤缓喂下堕胎药时,消散……本该繁华的大兴平庸到鲜为后世知。

两代明君未出世,盛世大兴亦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