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农家日常斗嘴

2025-03-31 13:16:30

二嫂一个人喂两个孩子奶水够不够?不够的话也喝羊奶吧。

我家丁小邱出生那天起我硬是一滴奶都挤不出来,多亏二嫂提前买了两头母羊,瞧他喝得白白胖胖。

男人都在屋里收拾屋子床铺,小兰才敢开口说私密话。

文歆婉说暂时还能喂饱两个孩子,再过两个月就不一定了。

孩子真姓丁?她问。

嗯!小兰点头:丁越把他当做亲生儿子,我早打算好了让孩子随丁越姓丁!行,等丁小邱周岁的时候入族谱,这事儿丁一殊肯定同意。

文歆婉看孩子喝完奶睡着了,便随手接过妯娌手上的杯子放到桌上。

小兰说丁越提过这事儿,可是大哥大嫂不同意,大嫂说说娶个被休的女人还替别人养孩子有辱家风。

早分家了,他们若是不同意就分两部族谱。

那些难听的话你别放在心上,我觉得你和丁越很般配。

闲聊间,文歆婉不忘安慰她。

屋里的人很快都出来喝茶,两人便没再说悄悄话。

丁一殊把媳妇指定那只母鸡逮起来走进厨房,没过多久便用簸箕端着烫过开水的鸡来到屋檐下拔毛。

还是做个农夫好,是吧?文歆婉故意逗他。

不等丁一殊回答,四五个村里的长辈悄然而至,进屋便自己搬凳子到屋檐下坐在丁一殊对面。

文歆婉让小翠把小姐少爷抱回里屋玩,万一待会儿控制不住吵起来会把孩子吓哭。

小兰看长辈来者不善,也抱着儿子跟小翠一块回里屋。

丁一殊,我们只不过想跟你说点事,瞧你家媳妇这架势好像要打架似的。

长辈开始坐不住了。

丁一殊手上拔着鸡毛,让他们有话快说。

听说你被罢官了?本来就不是多大的官,罢了便罢了。

丁一殊嘟囔道。

就算六品也比县太爷官大!原本以为你能给咱们村长脸,这下可好了,十里八乡都知道北冲村有个罪臣,我们也跟着一块丢人。

丁一殊放下手里的鸡,不可思议的看着几位长辈,他们这是什么鬼逻辑,当官罢官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我挺喜欢在家相妻教子的,罢官与别人何干?长辈听他说这话立马拉下脸不乐意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代表着北冲的荣辱。

文歆婉忍不住怼过去:真逗,像朱四那样偷鸡摸狗还干上土匪的,怎么没见各位长辈跟他谈过?我家丁一殊勤快顾家,你们反倒说些入不了耳的屁话。

长辈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无话反驳,可是既然来了就得把必行的目的交代交代。

既然丁一殊没能光宗耀祖,没能让村里人跟着沾光反而有损脸面,那就把丁家祖宗的牌位移出祠堂,不能与别家祖宗平起平坐。

文歆婉以为什么大事呢,接回家供着不就成了,免得连累祖宗一块被人挤兑。

成,明天我们放鞭炮迎祖宗回家。

丁一殊淡淡的说。

长辈没想到丁一殊两口子如此痛快答应下来,后面还有一箩筐话不知道如何开口。

磨叽许久不肯走,盯着那只鸡的毛被拔得干干净净。

各位长辈还有事?丁一殊一巴掌打在光溜溜鸡背上,站起身准备开膛破肚。

文歆婉挡住半张脸窃笑,没想到丈夫也会玩这一出,把长辈吓一个激灵。

往后你们家人别经常出门,让人看见得说闲话,我们也是为了你们好。

有钱也别大手大脚的花,多做善事积德赎罪,我们都是为了你好……等等,你们知道我犯了啥罪被罢官的?丁一殊一头雾水。

无论犯啥罪它都是罪,行善积德挣个好口碑,说不定传到圣上耳朵里会重新重用你。

长辈说的头头是道,自己都信了。

丁一殊摆摆手说不用了,做个农夫挺好的。

这后生怎么油盐不进呢?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不能高调更不能出半点差错。

长辈急眼了。

如何算高调?丁一殊接着问。

瞧你从京城拉回一车东西还雇了几个下人,这哪是一个农夫该有的待遇?文歆婉听出味来了,他们就是想撺掇丁一殊过苦日子,最好把家产都捐出来孝敬长辈帮助村民。

这就是所谓的赎罪!你们说的驴唇不对马嘴,丁一殊只不过跟圣上说了两句不该说的话,到了你们这儿怎么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罪臣?文歆婉没给好脸,准备人轰到门外。

祸从口出更应该修身养性,丁一殊以前谨言慎行,自从娶了你整个人都变了。

长辈把过错都推到她身上。

这回轮到丁一殊不乐意了,说文歆婉不好就是不行。

他举起宰鸡的刀跟长辈说,若是来说风凉话的,现在可以走了。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一个个拔腿往外跑,嘴上呲哇乱叫。

小兰听到动静跑出来,瞧见二嫂笑的前俯后仰,似乎没有跟人吵起来。

丁一殊把鸡往簸箕里一丢,非要带文歆婉到镇上转一圈,买些纸钱爆竹回来。

……第二天天蒙蒙亮,丁一殊领着一家人走进祠堂,烧三炷香跪拜之后捧着丁家祖宗的牌位回家。

丁越在后头一挂接着一挂放爆竹,小兰背娃提着装猪头的篮子。

文歆婉没进祠堂,站在门口看着围观的村民。

女人不能进祠堂。

村里的男人嚷嚷起来。

他们瞧不起村里的女人,更瞧不起小兰。

文歆婉心说她离开几个月时间,村里的娘们被男人收服了,一个个低眉顺眼好像做错事一样。

没有女人哪来你们这些兔崽子?都躲远点,惊着丁家祖宗别怪我翻脸。

村民往后退三步,会有怨言却不敢再开口。

凶娘们回来,北冲村往后又热闹了……迎完祖宗,村长提着豆腐来串门。

丁一殊两口子这才知道竹席作坊开不下去关门歇业,村里人挣不着钱又变得见谁都没好脸了。

关门也是因为村民为了加快速度把席子削得毛毛糙糙,编得疏密不一。

卖不出去还得自掏腰包给村民发工钱,一气之下就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