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晃就过了好几天,天微微亮老苏家的两个侄子心中激动睡不着,索性就起来练习写字,经过几天努力,他们完全可以,读默两首古诗。
父母很早去了灶房,煮了早饭。
等苏杉杉晨练回来,两孩子已经穿了最好的衣裳,以最好的面孔去报名。
她快速的喝了清粥,收拾一番,在出发前见他们小脸又期待又忐忑的,不禁失笑,这都还没报上咧:别紧张,没问题的。
嗯。
两人齐声乖乖应答。
苏老二想跟着一起去,被自己婆娘说一顿,又不是送去考状元,哪需要这么多人,只好作罢,等送完货再说。
所以就由方氏和李氏跟着他们一起去报名。
驾着牛车一段路,一个大婶带着孩子,招手,叫喊:诶!杉杉大侄女是去镇上吗?刘大娘,你这是送孩子去学堂报名吗?她晒得干黑的脸,灿烂一笑,手揽着十岁的儿子:是呀~只想这孩子有些出息,别像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劳苦一辈子!男孩子也跟着笑。
诶呦,那巧了我们也是送孩子去报名的,快上来,去晚可能赶不上名额。
方氏搭话,催促着。
母子两人感谢的上了车,还打笑说,大家是竞争的对头,不应该停车让他们上来,应该让牛车跑快些甩开。
几个同为母亲,话也格外投机,聊的开怀。
到了镇上,牛车停在报名附近地方,刘婶子,着急忙慌的就跑开,留孩子在原地怔愣。
前方不远处,好些个人围在一起,看来就是报名处。
方氏觉得不爽,又好笑:哎呦!你个女人,给自己报名吗?这不是怕我们抢了,急得孩子都忘记了。
李氏直接就笑出声。
那我们也去吧!别耽搁了。
苏杉杉无奈摇头,招呼着那个孩子一起走。
两个嫂子,也没有这么稳的心态,特别是瞧四周有人带着孩子跑,心急如焚的也带着孩子跑起来。
大家别挤,慢慢来,排好队。
一个书生气息的青年,不慌不忙组织,他是欧阳老夫子比较看好的学生。
不一会儿,争前恐后的人排好了队,估摸有十来个人,一张长桌,将他们分隔开,被遮盖住的欧阳老夫子,得以见天日,一身陈旧暗青色长衫,头发花白,留着细长的胡须,擦了擦额上汗水。
欧阳老夫子,这是我儿今年八岁,特别聪明,会写字。
他抬眼看了一下,满意点点头:写一个给我看看。
桌上有笔墨,妇人让孩子写,他乖乖写了自己名字,石头。
嗯,可以。
虽然歪七扭八的,也可见孩子的努力学习的心。
后面的几个也是表演了写自己的名字,全部都报上了名。
苏杉杉带着刘婶的孩子,慢悠悠走过来。
两嫂子早排上了队,看着前面的人都报上了,心中很忐忑,怕排到就没名额了,就像考了五十九分,那种心情。
此时的终于到了刘婶子,立马就吹捧自家孩子:欧阳老夫子,我儿子除了会写名字,还会被背诗。
他有些期待:哦!又看看她身边没有孩子,心想着莫不是在耍他玩。
婶子,你孩子呢?旁边站着的年轻书生,提醒问道。
我孩子在……这,她这才发现自己忘记带孩子了,气得锤大腿,这是什么脑子呦,耽误事!孩子都丢了!老天呀!我儿子!不见了,这可怎么办!苍天啊!着急大嚷。
苏杉杉牵着孩子走到前头,他立马抱大腿,哭起来:娘。
她忙着蹲下,拥抱孩子:哎呦!都怪娘不好,要是把你弄丢了,不得恨死自己一辈子。
娘,别担心,我没事。
刘婶子有些惭愧的看着苏杉杉,讪讪一笑:谢谢,杉杉大侄女,我这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以后别忘了孩子就行,要是遇上歹徒了糟糕了。
母子两人又跟她再次道谢,后面排队的人,都不禁的发出嘲笑声,让她脸一阵红。
老夫子和书生都注意到,这个热心肠的姑娘,特别是书生,眼中闪过一抹炫彩。
这个孩子,写了自己名字,比起前面的孩子,他写得更加好一些。
到了背诗环节,就掉了链子,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可把刘婶子急坏了。
儿啊,之前在家不是背得好好的吗?越催越紧张,哆嗦着:娘……我忘记了。
老夫子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孩子紧张背不出来,也正常。
好了,以后再背吧。
登记名字,报名成功,刘婶子喜上眉梢,又解释了一通,她可没有骗人。
后面的又进了几个,在走一个人,就到老苏家的了。
流着鼻涕的孩子,躲在自己娘的身后,妇人把孩子揪出来,让他写名字,半天写不出来,被骂了几句索性哇哇大哭。
我不读书,娘亲坏,哇哇……直接跑掉。
有些排队的孩子,好多都是被强迫的,现在看到有人跑了,也跟着闹起来,哇哇大哭,跑了,父母赶紧去追。
一下子,就剩下老苏家的孩子。
正好,还剩两个名额。
方氏和李氏满心欢喜。
苏杉杉笑着道:老夫子,我们家这两个孩子,会背古诗,还会写。
是呀,可勤快了,两孩子。
为了多认识些字,每天老早就起来读写,晚上睡前也很用功。
方氏跟着多吹几句。
正操作的时候,后面一个妇人带着孩子直接撞开她们挤到前面,桌子被撞移了位置。
几人沉了脸,妇人像是没有知觉一样,也没给别人道歉。
还有名额吧!老夫子!书生皱着眉头,严声道:这位婶子,还请排队,你刚才撞到了人,不应该向别人致歉吗?她这才,扫后面的人一眼,还带着不屑,随意就说:不好意思啊,没注意到。
而后又着急问报名的事情,拉着儿子猛吹,孩子也高傲的仰起头颅:我儿子是难得一见的天才,会背诗写诗!一定能考状元。
老夫子看着大言不惭的母子,也没出声讽刺,告知名额还有两个,又碰巧都会背诗写诗,那就比试一番。
哼!就他们也会!比就比谁怕谁!妇人插着腰信心十足,仿佛别人就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