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很敏锐的发觉到了段氏对段三妮的态度:是不是她对你做了什么?我……我……,精忠,我求你,求你,以后我娘家……帮。
段氏突然觉得呼吸很急促,她紧紧的抓着精忠想要把心里的话说完。
精忠急忙抓着她的手,说道:你放心,你娘家我会帮的,会的。
就是看在你给我生了孩子的份上,只要他们不过分,自己都会帮忙的。
段氏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话,终于最后一口气咽下去,人闭上了眼睛,精忠抱着段氏,心里的滋味大概也只有他知道了。
从黎府搬走的时候,他和段氏心里都挺难过的,可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段氏虽然偶尔有抱怨,可是在段三妮来了之后,好像缓解了许多,两个人的日子也算是过的安稳。
就在他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过下去得了的时候,居然出事了,这让他以后带着孩子怎么过。
外面的人呢听到了精忠的哭声,都知道段氏这是去了,段三妮愣住了,她心里还是害怕的,她担心姐姐死之前是不是和姐夫说了什么,又难过毕竟是自己的亲姐姐。
福娃看着嚎啕大哭的段三妮,总觉得她有一种猫哭耗子的样子。
梁平顺看着妻子怀里的孩子叹了口气:孩子给我抱,你去把精忠叫出来吧!如今是他拿主意的时候。
姚氏点了点头,不过没把孩子给丈夫,反而递给了杨静,杨静哄着怀里的孩子,虽然早产生的弱了一些,但是体格跟足月的孩子没区别。
娘,这孩子真好看。
福娃看着杨静怀里红彤彤的小娃娃说道。
是啊!这孩子眉眼像你精忠哥,嘴像你嫂子,长大肯定是个容貌出众的。
杨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这孩子出生,亲娘就死了,以后出去都是要被人议论的。
段三妮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嚎啕大哭着要进屋去,大家也没拦着,毕竟是亲妹妹。
精忠红着眼睛被姚氏拽了出来,和段三妮来了个擦肩而过,段三妮不小心看到了精忠的眼神,吓的她犹豫置身在数九寒冬的冰河里一般。
精忠没有时间切理会他,出来之后,梁平顺拍了拍他的肩膀:旁的不要去想了,孩子我们帮你带着,如今操持好段氏的丧事来的重要。
幸亏过完年了,要不然这个年可怎么过?我知道了,爹,这孩子就辛苦你和我娘了。
精忠有些木讷的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杨静抱着的怀志。
福娃知道精忠是个重情义的,虽然不会随着段氏而去,但是消沉一阵子也不是不可能的,她想了想说道:精忠哥,给孩子起个名字吧!精忠愣了一下,看向孩子,原本他也曾喜滋滋的想过好些名字,可是如今断然没有了之前的喜悦了。
还是爹娘给孩子取个名字吧!曾经想过的名字,一个也想不起来了。
梁平顺皱着眉头说道:你当爹,还让老子起名字?当初你和报国的名字,老子可是累坏了才想出来的。
姚氏看了丈夫一眼,如今这个场合也不好多说什么,点了点头:你爹说的是,你要是没想好大名,起个小名也方便我们叫。
那就叫康儿吧!希望他健健康康的。
他见过刚出生的孩子,虽然和自家的个头差不多,但是自家看上去那柔弱的好像小猫崽一般。
姚氏点了点头从杨静怀里接过了孩子:康儿?名字挺好听的。
精忠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屋里,想了想看向报国:报国,求你个事。
大哥,你这是说的什么话?报国很是不悦的说道,兄弟之间还用求了?精忠微微牵动了一笑嘴角:那个段三妮你让人帮我看好了。
好。
报国愣了一下,不过一瞬间他也想明白了,毕竟妻子说过,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福娃听了精忠的话,也回头看了一眼,看来自己的猜测说不定是真的。
姚氏和杨静带着福娃还有新出生的康儿准备回侯府,这里田氏帮忙张罗着,虽然梁家算是京城新贵,但是精忠是白身,来祭奠的人不会很多。
还没走到门口就遇到了大旺和大兴出门,杨静喊了一声,两个小子急忙跑了过来:大奶奶,奶奶,小姑姑。
大晚上的,你们你这么出来了?杨静看着两个孙子说道,之前把两个孙子接到京城来,害怕他们不适应,想说要不然就过完年再过来,谁知道儿子和儿媳妇们也怕他们在京城无聊,就托人把孩子们在过年之前送过来了。
大旺恭敬的说道:本来下了学堂带着弟弟在家,听闻婶子生产,你们又很久没归,我们就打算去看看。
大兴点头:还没出门呢!你们就回来了。
臭小子,我听着你的意思,还挺落寞的呢?福娃笑着打趣大兴。
大兴很是无奈:没有。
其实有那么一点点,小姑姑最近很忙,他出来读书练武也不能出去逛逛,他的心早就长草了。
大旺笑着看了弟弟一眼,然后看着姚氏怀里的孩子:这就是小弟弟吗?是,叫康儿,以后你们要好好相处啊!姚氏笑着弯了点腰,让两个人都能看清楚怀里的孩子。
这个时候侯府门前停下一辆马车,众人还觉得奇怪呢!就看着帘子掀开,大壮从马车上跑了下来。
姑姑,哥哥。
大壮急匆匆的跑向福娃。
大壮你慢点。
梁大嫂急忙喊住儿子,可惜如今的大壮那就是脱缰的野马。
得亏福娃还是练过武功的,才没有被突然飞奔过来的小肉蛋给弹飞出去。
黎清笑着说道:今日去镖局接大少夫人,因为路上下雪就稍微晚到了一些。
福娃笑着说道:还好清叔想着呢!要不然我都要忘了。
这些糖实在是太忙了,过完年之后,大哥曾经让人给自己传信,说是让大嫂带着大壮过来走走,本想给家人一个惊喜的,结果连自己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