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马车越来越远,黎明骏还是忍不住说道:清叔,找人暗中保护福娃她们。
理清点了点头:是,我这就去安排。
其实他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少爷下令了。
福娃和乔小若一路上还是很兴奋的,乔小若笑着说道:没跟你到你家这边,我都不知道自己摘果子这么有趣,只是可惜山上的野果子并不多。
小乔姐姐已经是运气好的了,桑葚,沙果山梨这些你都摘过了,有些人长到你这么大,可能都未必摘过这么齐全。
福娃笑着说道。
乔小若有些疑惑:你们那边的孩子不是整日都往山里跑吗?这么还能没摘全?福娃不会是欺负自己没见过什么世面才这么说的吧!福娃笑着说道:就因为上山的人多啊!所以未必吃的那么齐全,有可能今年没吃到这个,去年没吃到那个,而且上山还有小动物也要吃果子的。
乔小若觉得福娃说的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穆夫人一旁看着福娃那古灵精怪的样子,心里想着,自己找时间应该好梁家的人说一下,找个人教福娃一些规矩,而且如果他们条件允许的话,就往镇上或者省城搬吧!要不然福娃这么个金尊玉贵的孩子,虽然还是乡下长大的,可是说到底怎么看都不像个乡下孩子,每次听着别人嫌弃福娃是个乡下孩子,自己都恨不得骂她们,自己并不是歧视乡下人,只不过生存在这个环境里面,如果能改变一下,让自己被人挑剔的缺点少一些也不是坏事。
就在穆夫人心里正在考虑怎么和梁家人怎么说的时候,其实梁家人自己也在讨论。
梁平安坐在院子里面,有些无聊的看着孙子练武掰着玉米,觉得一点乐趣都没有:媳妇,福娃走了有几天了吧!嗯,估计快回来了。
其实她也想闺女。
梁大嫂从外面走进来笑着说道:娘,我娘家娘托人给送过来了一些雪蛤,正好等小姑回来给她炖点吃。
你娘送过来的,你自己留着吃吧!杨静还是很高兴儿媳妇能想着女儿的。
娘,我儿子都知道挂着小姑姑,我这个做娘的还能不如儿子?再说了,我娘这是专门托人给福娃弄的,说是吃了对身体好,皮肤特别的好。
虽然她觉得小姑的皮肤已经够好了,可是哪个姑娘家不希望自己的皮肤更好。
行,那就谢谢你娘了,给福娃收起来吧!如果再拒绝就显得生分了。
大旺从外面回来,看着院子里不由的有些失落,梁平安嫌弃的说道:咋的,看到你爷你奶在家不开心?爷爷误会了,我是想小姑了,想着小姑说不定回来了。
大旺说完就自顾自的回房间去读书了。
梁平安有些郁闷的把玉米棒子扔到了筐里:福娃不在家真是无趣。
当家的,我有个事同你商量。
杨静把自己考虑许久的事情终于说了出来。
梁平安看着媳妇:你说吧!家里大事小事都是你做主,通知我一声就好了。
我想咱们带着搬到省城去,怎么样?其实杨静想了好久了,省城生活开销大一些,但是福娃一天天长大,说起来无论福娃将来嫁给谁,就凭着她身边的这些干亲都差不了。
没道理让福娃一直在村里待着,将来再被婆家嫌弃,虽然她没觉得在村里住有什么丢人的,只不过为了孩子的将来还是要早做打算的。
这事情咱们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我都听你的。
梁平安表示没有意见,自己就守着媳妇和女儿过日子,她们去哪自己就去哪。
那成,等福娃回来,我就和她说,反正她要把店铺开到省城去的。
杨静点了点头,虽然总是说起来这事,而且福娃去省城也说要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宅子,可是当初大家也是随便说说的,如今她确实认真了起来。
柳圆端着盆走了进来,去了厨房,小声的和梁大嫂说道:大嫂,爹娘说要带着小姑去省城。
嗯,之前不是说过了吗?小姑不也说去找房子了吗?梁大嫂不以为意。
可是,之前我以为就是说着玩,毕竟镇上的店还没开起来呢!柳圆心里有些纠结,她想跟着爹娘离开,可是又怕他们不带着自己,而且养老一直都是跟着大儿子的,除非大儿子不孝顺才能有可能跟着其他孩子。
就大房这孝顺劲,哪里有她跟着的机会啊!梁大嫂整理着下午要教那些人的东西,一边应付着柳圆:咋了?你想跟着去?大嫂不想吗?柳圆反客为主的说道。
想啊!想去见识一下,只不过这里是我的家我的根,爹娘也就是为了福娃才现在省城买房子的,他们不会习惯住在省城,大多数的时间还是要回来的。
梁大嫂看通透的很,她就是一个乡下的女人,去省城见见世面还成,其他的自己还是不要去自找烦恼了。
柳圆手上也没闲着:大嫂,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和小姑说说,找个人教我们规矩?万一以后我们去京城了?放心吧!到时候现学也来得及的,有小姑在,还能让咱俩吃亏?梁大嫂心态特别的好,只要对小姑好,自己的后半生就会很好,对此她很有信心。
柳圆点了点头,她娘和她说过,多听婆婆和大嫂的话,疼爱小姑,她的日子一定会很好过的,事实证明,她娘的话都是对的。
如今的日子她过的舒心的很,虽然唯一的儿子弃文学武了,可是自己也想通了,强身健体有什么不好的。
好了,别乱想了,等小妹回来就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干了,你赶紧过来帮我,今天要做炒面炒饭来着,你做炒饭比我好吃,炒饭交给你了。
梁大嫂说着把菜刀递了过去,炒饭配菜都是切丁的,她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柳圆笑着点头:那可说好了,晚上可得留我们一家三口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