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玩意!盛忘期死了,同伙也没逮住?坐在后座的齐迹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蹦了起来,然后头在坚硬的车顶上碰了一个大包。
你看你,急啥急。
林言说:当时的情况是,盛忘期的同伙,携带了炸弹,这要是在医院里实施抓捕,一旦给激怒了,引爆炸弹后果极其严重,所以我们也不得不先给放出去再抓,谁能想到他们两个倒霉催的被同伙给暗算了。
不简单,匿迹者不仅有燃烧灭迹法这种技术,居然还有炸弹和枪支,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犯罪团伙了。
盛忘期同伙的身份确定了吗?没有,正在鉴定中,如果这人没前科的话,DNA 比对了也不好找。
林言点上两根烟,递给齐迹一支。
媳妇在后面车上呢,不抽了。
宁涯也拒绝道:别看我,我不抽。
林言只能夹着两支烟一起抽:也不能说是一点儿进展都没有,首先,匿迹者同伙狙击盛忘期的车那肯定是杀人灭口,这说明一件事情,匿迹者内部出了矛盾,所以露出了很大破绽。
第二,指纹检测方面也有了进展。
林言打开手机,展示指纹登记表,上面分别有四个指纹,第一个是张强在 1231 案第三案时提取的那半枚拇指指纹,第二个是盛忘期留在录音机上的右小指指纹,第三个是来救盛忘期的同伙留下的左手拇指指纹,有点不清晰但是能用。
第四个来头就大了,宁涯之前不是抢救了一只录音机嘛,物证科当时研究了好几遍,只找到了一枚盛忘期的右小指指纹,但是物证科老胡,就齐迹大师兄,他不服气,又把录音机整个构造全拆了一遍,结果还真有了重大发现——录音机夹层中一根最不起眼的电线内层,找到了一枚指纹,因为需要把圆柱形的电线展开,才能提取,就不得不把录音机拆了,秦曜这暴脾气一上来肯定是说拆就拆,直接给齐迹他大师兄下令:干就完了,出事找我。
好在老胡的技术不错,将这枚指纹完整的提取了出来。
老胡分析,录音机修过,这里面的指纹就来自于拆过录音的人。
这枚指纹是左环指的,环指就是无名指,和盛忘期的指纹对比了一下,物证科得出结论:这枚指纹不属于盛忘期,而是来自于另一个人,而且这枚指纹比普通的小,说明这个人的手指也很纤细,也就是说大概率是女性的指纹。
齐迹看了看这张表格:谁的杰作啊?这又不是按捺指纹,卡都用错了。
还把四个人的指纹放一张信息卡上,要是我师父还活着,这人得挨顿骂。
这叫节约用纸。
齐迹心想:看来是林言的杰作没错了。
不过现在 1231 案从一开始就是半枚指纹发展到拥有四个嫌犯的指纹,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等等,光跟我说 1231 案的事了,你们来水磨盘村,是什么案子?林言拿出一套资料,说:失踪案,这块儿不是山多嘛,一个大学生登山队失踪了。
事情有点大,八个人,都是 20 来岁的小孩,专案组现在不忙,也有老秦和老胡在,就把我和宁涯派来支援这边了,据说那个山挺邪性,上面可能是怕失踪的人没找着,救援的人再出什么问题。
这不,听说你在水磨盘村,就把你一块儿叫上了,搜人你不行,搜物品你可是行家。
齐迹看了看资料。
这群失踪的人都是凉海大学的学生,有的大三有的大四,都是平时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这些人经常骑马射箭、登山攀岩、滑翔蹦极啥的,一共是 9 个人,他们还给自己的 Team 取了个名字,叫SBZH 探险队,这个名字翻译过来,什么之乎者也的乍一看像骂人,其实非常的有文化:S 代表 sport,运动。
B 代表 brave,勇敢。
Z 代表 zealn,热情。
H 代表 health,健康。
总之,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名字。
SBZH-Team 的队长姓李,叫李星宝,是户外圈的大佬,7 月 10 号,李星宝召集了凉海大学户外社团的人一起去爬山,他们选择登的山叫魏夕山,这里就有人问了,这山名怎么和人名似的?据传说,在西汉末年,绿林好汉中有一个叫做魏夕的人,一开始在这里做匪,后投靠了绿林军,再后来加入了位面之子刘秀老师的东汉战队,一直表现神勇,冲锋陷阵,战功累累,最后功成身退,离开了权力的漩涡,回到这座山隐居,以牧牛为业,直到老年。
有一个冬天的黄昏,附近村里的人看到天有异相,寒冷的大冬天,天上竟然飞着蝉,等人们走到魏夕的隐居处一看,魏夕刚饮下半碗甜粥,骑着黄牛得道升仙,永远消失在了暮色中。
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山取名魏夕山,并且立了个碑,上面写了一句诗:寒蝉冬凌粥半甜,牧色动人魏夕三。
为什么是三不是山,那大概是因为凉海市那边的口音问题,导致刻字刻错了。
魏夕山位于水磨盘村的南面,需要穿过泠江上的一座大桥,才能到达。
通过地图可以看出来,从凉海市到魏夕山明明可以走直线,但为什么一定要绕水磨盘村走呢?还是路的问题,泠江南部的山区里路是非常难走的,完全不如水磨盘村这边路修的好。
这座山并不高,海拔大概 1000 米左右,也不算很陡峭,所以对于 SBZH 团队来说,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
李星宝的意思是,这山有点 LOW,但他们有个副队长叫王凯奕说,我们什么险峰没攀过啊?现在太热了,不如搞点轻松的,这个暑假咱也放松放松,不征服险山了,就体验一下露营野炊吧。
于是李队一共召集了 9 个人,6 个男生 3 个女生,拿着露营野炊的设备就出发了。
先是坐火车去申楼县城,然后转汽车到水磨盘村,他们还找了一位向导,叫凌小蝉,当时这位凌向导还开玩笑说,自己出生在那个写着寒蝉冬凌粥半甜,牧色动人魏夕三的碑附近,所以叫这个名。
临出发前,一位女生犯了胃病,就先去了当地的医院就诊。
凌小蝉把探险队 8 人带到了江对岸,在山脚下与探险队分别。
3 天之后,那个犯胃病的女生出院后回到了凉海。
又过了几天,到了 7 月 17 号,探险队成员的家人打电话找到了这位女生:走之前说玩四五天,怎么还不回来?啊?还没回来?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