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潘春和梁盟也坚持不住了,沉下水去。
就在这时,一个皮肤蓝绿色、形状接近于人的生物出现在了水面上,露出了将近半个身子,它的身上好像还有鱼鳞。
这跟传说中的水猴子太像了,不仅是许悦枝,岸上的所有人几乎都吓坏了。
在众人的惊愕中,李沐忽然从水下腾起,用胳膊搂住了水猴子的脖子,把水猴子拼命往后拽。
但是水猴子也不是吃素的,一人一鬼在水里翻起白色的浪花。
大概僵持了 10 多秒,李沐从水面上浮出,水猴子却不见了。
岸上的人喊道:快上来!这种情况下,先救一个再说。
李沐稍微往前游了游,抓住了长杆,被人们拉了上来,上岸后李沐才得知二牛等人还在水里,说:不行,我得去救他们。
人们拦住他:李沐,不能去啊,有水猴子。
我知道,我刚才和水猴子交过手了,它身上很滑,而且很有劲。
应该不止有一只水猴子。
那就更不能去了!就在这时,李冬也来了,他还背着一把宝剑。
儿子,去吧。
李冬用剑往自己的手上划了一道,把血撒进水中。
村民议论道:这就是镇妖宝剑,是李家的传家宝。
有了李冬在岸上镇鬼,李沐也可以不再有所顾忌,纵身跳进了水库。
但还是为时已晚。
当时 10 多岁的少年李沐便知道,关于水猴子的这件事情,会成为他一生逃不出的困局和贯穿人生 10 多年的噩梦。
李沐拼命地把人往岸上拉,胖子、二牛、老梁,一个一个地都被拽了上来,李沐摸到他们时,就知道这几个人已经没救了,他像一个机器一样,把朋友的尸体往岸边一个一个地拖。
人们发现,三个淹死的孩子和李沐的腿上都有被绳状物勒住的痕迹,大家推测道,这是水猴子把人拖下水,然后绑在了水草上啊。
李沐向三个人的母亲道歉,表达愧疚,但是她们没有责怪李沐,因为这种情况下,他能把尸体捞回来,已经是不容易了。
警方之后来调查,说根本没有什么水猴子,这就是水库废弃多年,水草太多,几个人去深水区游泳,腿脚被水草缠住了。
村民们不相信,因为他们确实目睹了水猴子,警方又跑水库里打捞了一圈,没有找到所谓类似于水猴子的生物,当时和李沐打斗的可能是一条大鱼之类的。
此案件被定性为溺水案。
但是真正令李沐和许悦枝的人生第一次感到恐惧的,不只是这次充满疑点的溺水事件,而是一种比水猴子更可怕的东西……溺水事件结束之后,村民之间开始传出这样一种声音:潘春、梁盟、牛伟是因为不尊重江神所以才被惩罚的。
一方面,他们三个的父亲当时主持修建水库,已经惹怒过一次神明,本来就在黑名单上了。
结果这三个人跑到江边向江里撒尿,还故意让李族长看见,这不赤裸裸的挑衅吗,所以江神才放出了水猴子,到水库里溺死了三个人。
而李沐因为是李家的后人,自然是因为受到庇佑,才得以幸免于难。
这次李冬并没有出来带节奏说三个人违反了什么什么信仰,村民们自己却开始传了起来,而且村民们还建议把三个人的坟修在江边,向江神赔罪。
李冬本人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但是村民们或许是真的被这次的水猴子吓怕了,居然求着李冬出来支持公道,说必须把他们埋到江边赔罪去。
当时的许悦枝只有十几岁,但她似乎觉得这件事里好像真藏有某些阴谋。
首先是三个人的父亲,意外坠江。
然后是儿子们,意外淹死。
哪有这么多意外,怎么全部发生在一家人的身上了?村民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就只能以得罪神明为理由来解释。
但是大家心里一定清楚,神明不会存在的,那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神明不可能是一个真实拥有思想的生物。
那用巧合来解释?哪有那么多巧合。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想害他们。
保守派害他们的父亲有可能,害他们三个孩子是为什么?因为江边撒尿的事,他们已经被李冬罚过跪了,不尊重神明也不至于成为一个被害的理由。
那就太奇怪了,为什么偏偏就是他们三个人被害,这真的是巧合吗?……四人边走边讲,故事讲到水猴子事件时,她们已经走到了那个废弃的水库旁。
李沐说:小姑,即使你说了这么多,这些我还是完全想不起来。
水猴子听起来太离谱了,而且我现在好像有些怕水。
从那以后你的状态确实出了一点问题,再也没游过泳,而且逐渐开始有了失忆的症状,心理医生管这叫心理创伤,毕竟朋友死在你面前,而那时的你无能为力。
许悦枝说:当时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大侄子。
这件事之后呢?齐迹问:他们三个的母亲同意把他们埋在这里?当然不同意,但是三个人敌不过一众村民,只能妥协。
后来这三个女人就离开来村子,再也没回来过。
男人和孩子都折在这江神和水鬼上,谁心里能好受。
许悦枝说。
这件事情不仅给李沐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打击,李冬也一样,前面说到,李冬是一个在国外留过学的人,是迫于家族的压力回到水磨盘村当李家族长的。
所以李冬的心理本来就有一重矛盾,那就是他所学习的新思想、科学技术与他代表家族维护神的信仰之间的矛盾。
潘、牛、梁三个孩子是溺水而死的,但他们在死后,又被杀了一遍,他们的尊严,他们的灵魂,被村民唾弃、鄙视。
李冬意识到,自己必须回头,如果水磨盘村一直这么落后的话,这里的人永远走不出大山去。
但这场战争不是那么好打,自己刚拿大宝剑镇鬼告诉村民们神有用,现在却又想推翻神。
改变人的思想太难,他也老了,想做这件事需要很长时间,也需要更多年轻人,李冬首先找到当时的大学生村支书老郑。
两人在这方面看法一拍即合,所以他们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要了他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