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考研经验

2025-03-31 09:34:19

有些事,只有经历了才明白,有些经验如果一早就知道,也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晓影在被郑州C大学录取以后,就在上海继续上班,在上班的日子里,她无数次反思自己考研过程中犯下的错误。

她在笔记中写到:错误一:在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没有请教有经验的人。

晓影说,我们要脚踏实地的走路,也要抬头看看方向。

在选择考研方向和学校的时候,她没有请教任何学长或者老师,而是自以为是的就选择了一个难度很高的学校,选择了一个自己都不感兴趣的专业。

这是晓影最大的错误。

因为她报的学校,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学校,每年报考人数上千人,却只录取3个人左右,这样的孤注一掷,到底值得吗?而且本来自己就对报考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却没有换专业,本来晓影是热爱哲学的,如今却考了一个理学,最后又调剂到了农学。

如果她当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她一定不会再选择这个学校、这个专业。

错误二:报考学校的城市也选错了考研读书的城市不仅仅是自己读书的城市,很大程度上还是以后工作、生活的城市,在读书的时候,就要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

而晓影,本来想一直留在西安,因为西安不管是对晓影、还是对蓝光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是她却在报考学校上没有选择西安的学校,调剂却也去了郑州。

在郑州读完书以后,势必要回到自己的城市工作,那么她的研究生期间认识的老师和同学就再也很少有联系了,相当于失去了一份人脉资源。

第三,自己不懂得量力而行。

其实只有经历以后,才明白,名校和一本以上的学校,差别并不是很大,关键是选择的城市和专业。

而晓影却为了一个名校,复习的时候头悬梁锥刺股,却两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惨遭考研的滑铁卢,读了一个最垫底的。

付出了巨大努力,两年的时间,到头来却草草收场,收获寥寥。

这就是她自己不懂得量力而行,如果一开始在选择学校上能后挑选一个考上概率很大的学校,稳稳的第一年就考上,学校也在自己喜欢的城市,那样的结果便是圆满。

两年的高强度复习太累了,晓影也是在考研结束后便有了白头发。

两鬓长了很多白头发,都是自己辛苦的结果。

如果这条路再让晓影重新走一次,晓影一定不会这么拼命,一定要量力而行。

可是,我们一直就是事后诸葛,几乎没有人会听进去别人的经验不是吗?如果能听进去,那么就不会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了。

最后晓影在日记本里写下:所有的苦都不是白吃的,所有的路都不是白走的,愿我以后,能行稳致远,有勇气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那个人,有条件做自己想做的事。

蓝光,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此刻的你还好吗?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