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会或者国家想要拓荒振作,我想,须从下列几个方向着手去培养豪气:·用踏实来培养豪气。
·用积极来展现豪气。
·用创造来增长豪气。
·用成功来肯定豪气。
·用困境来磨炼豪气。
·用休闲来保持豪气。
豪气正是汤氏所说的历史动力,也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潜能。
人必须有豪气才活得有自信、有活力、有朝气。
现在分别讨论如次:用踏实来培养豪气首先谈用踏实来培养豪气。
教育的本质,是要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才华去实现理想,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自我实现里,人感受到成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可是,今天的教育却出现了一个难题:大家认为学生生活的成败,应该以成绩来评判,所以考试能够考高分的,我们就认为他很好,考不到高分的学生,便认定他不是好学生。
于是孩子的成绩不好,就要背负着别人认为他很笨、很愚蠢的枷锁——这是一种苦刑——会使得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羞愧地抬不起头来,致使他无法认真的生活。
这是今天的教育现象。
事实上,就连父母亲对子女都是如此。
每一个孩子天赋不同,各有他们的特点,怎么可以用同样试题的考试成绩来比较,怎么可以只教一样的东西,而不去考虑启发不同的潜能呢?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们等于是要求每一个孩子在同一个标准上去做比较。
诸位,您认为这实在吗?这根本不实在,这种教育是不公允的、不实在的教育。
再看看企业界是不是很讲求实际呢?同样的,我们的企业界也是充满了不实在的现象。
当我们工资开始上涨时,照理应该是开始改变生产制造的时机了。
然而,并非如此,我们想到的是开拓新市场,是到东南亚去运用廉价的劳工,自己不愿长进,定下心来看清自己的实业需要如何努力才能进步,反而一股脑儿地往外跑。
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没有一股脑儿往外捞。
日本人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情形,不断地提升,做精益求精的工作,相形比较之下,我们就可知道,台湾企业界的不踏实是何等严重了。
踏实,就必须谦虚,肯自我检讨,肯花时间和经费去研究发展。
然而,我们的社会性格,似乎正弥漫着浮夸和傲慢,这是我们的病根。
请注意,踏实必须先把姿态放低。
当你走路的时候,若是趾高气扬地踮着脚来走路,必定摇摇晃晃,走不长久。
反之,你很踏实地来走,你的脚步就能很稳健,维持的时间也较久。
再如你与别人面对面互相推一推对方,如果你能够蹲下马步,那么别人也就无法推倒你了。
因此,当你的重心稳固时,便愈贴近地面,愈贴近地面,你便活得更加踏实。
人的修行与精神生活也是一样的,扎实的时候正是成长的时候。
低姿态正是你不断奋发的时候。
无德禅师有一首诗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告诉我们,退的本身时常是进的另一个形态。
同样的,肯花工夫认真踏实的人,绝对比三步并做两步的投机取巧者,成就更为可观。
一定要踏实才能够培养出豪气来。
用积极来展现豪气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当心中的阳光如时展现时,生活便会充满朝气。
一旦,这太阳被物欲的云层遮住,无法绽放光芒时,人的心灵便会感觉孤单、寒冷,甚至孤立无援。
人之需要豪气,非仅与他的身体有关系,跟他的情绪更是密切相关,而这豪气具备了之后,工作往往轻松顺利,身体康朗,整个人就豪迈起来了。
因为当内心里有太阳,光亮就会照耀着他,温暖着他,光明着他,给他力量。
人如果失掉了那份积极之气,也就失掉了那份豪气。
失掉豪气的人,当他遭遇困难时,便会不堪一击地不支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