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针见血的商业实战手册:终结营销混乱 > 第2章 寻找营销的终极战场(2)

第2章 寻找营销的终极战场(2)

2025-03-31 07:23:49

这个问题让他停下来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回答道:没有,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确实觉得有些混乱。

他的感觉是绝对正确的,遗憾的是他并没有遵从这个直觉。

相反他认为,企业管理层应该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这一点已被证明是一条错误的假设,但这个错误是历经多年后才被觉察到的。

今天,也多亏了竞争的激烈,只需数月就能让人意识到错误,而不像过去那样需要很多年。

这也是营销太过重要,以至于CEO不能将此权力授予下属的原因。

为了得以生存,CEO必须承担营销决策的最终责任。

毕竟,他也可能会被解雇。

我们做个假设:你已聚焦到竞争对手身上,对它在目标顾客心智中的强势和弱势有了清晰的认知,并找出了一个属性或是显而易见的差异化概念,能在心智竞争中发挥作用。

然后,你再聚集起全部的力量,形成一个一致性的战略来实现这个差异化定位。

当然,你也得乐于改变内在的组织来捕捉外在的机会。

你还必须愿意花时间使战略得以逐步展开,营销活动是要花费时间的。

为了达到目的,你甚至要敢于面对来自华尔街、董事会、雇员们的压力,并坚持到底。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莫过于那家曾经为个人电脑发明了电子表格(Lotus 1-2-3)的莲花公司。

大家都会记得,微软公司凭借着Windows版的Excel,一举超越了莲花公司。

由于莲花公司的电子表格是在Windows之后开发出来的,当微软开始捆绑销售时,就使莲花公司陷入了困境。

当时莲花的CEO吉姆・曼兹决定转移战场。

对于他来说,显而易见的战略是进军群组软件。

因为他们早就开发出了一款莲花Notes软件,第一款成功的群组软件产品(群组软件是针对计算机群或网络的软件产品,有别于针对个人电脑的软件)。

所以,群组软件成为了莲花公司的战略核心,曼兹先生开始了构筑并支撑Notes群组软件发展的事业。

在历尽五年的艰辛后,莲花公司终获成功,之后,IBM花了35亿美元才收购了这家公司。

这次大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帮助他们摆脱了致命的困境。

CEO们经常做出糟糕的决策,最终导致大麻烦。

他们或者是做错事,或者是没有采取措施避免错误。

我曾建议西南航空的创始人赫布・科勒赫收购一家在纽约、华盛顿、波士顿拥有航线的航空公司,以扩大东部市场。

他的回答很精彩:杰克,我喜欢他们的航线,但是我不想要他们的员工和飞机。

我的这个好主意确实不适用于西南航空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和战略,这种扩张显然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