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傍晚时分,襄阳城里已然热闹起来。
家家都做莲花灯,满街都可看见提着饼盒穿梭的女人们。
客官,您的面,店小二端了一大碗热腾腾的素面,放在默子轩面前,天儿凉了,您趁热吃。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这样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他乡异地,还是有许多寂寞的人。
默子轩叹了口气,收回望向门外的目光,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起面条儿来。
店小二在旁笑道:客官,不是我说您。
这么好的日子,您就吃碗素面怎么说得过去。
要不,我再给您弄几个小菜,烫壶酒?默子轩摇头道:不必了。
我吃的饱。
自从杭州城北上,他一路上经常吃面条儿,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原本并不喜欢吃面,他吃面,完全是因为她喜欢。
想到她,默子轩心中一痛,未央,你还好么。
伙计见他盯着碗发呆,以为他是囊中羞涩,道:您只管点菜,今儿您的饭钱和店钱都有人替您付过了。
默子轩闻言抬头看他,说:是谁替我付账?伙计道:是位姑娘。
她人呢?叫什么名字?伙计挠挠后脑勺,道:那位姑娘是早上来的,给了掌柜的好大一锭银子,说等一位姓默的公子来了要好生招呼,然后便走了。
她并没说叫什么名字。
,默子轩甚是失望,哦了一声,脑中乱糟糟的,难道是她?不可能,她那般心高气傲,怎会再来找我。
正自烦恼,忽听伙计大声说句:对了!伸手从口袋里摸出一方折好的纸笺,递给默子轩道:这是那位姑娘留给你的。
默子轩展开方笺,上面只有四句话,字迹灵动,似是一首五言诗:清秋分两色月华桂凝香叹韶华白首相顾两茫茫这是何意?默子轩翻来覆去把这几句诗念了数遍,没发现有藏头藏尾的暗语,不禁皱眉,心道:她留这个给我,到底是何用意?正自苦思冥想,忽听有人高声喊道:小二,再来一坛桂花酿!桂花酿?默子轩听在耳中,忽然眼前一亮,叫道:小二,过来!店小二忙跑了过来,默子轩道:这襄阳城中有没有桂花林?伙计想了想,道:有是有,不过不在城里,出城二十里外,清月寺边,有好大一片桂花树。
清月寺,默子轩微微一笑,这就是了。
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伙计怔了怔,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客官您上哪儿去?赏月默子轩的马脚程很快,只半个时辰就到了清月寺跟前。
清月寺是一座古寺,大抵建于汉朝年间,寺院墙壁大都斑驳,屋顶的琉璃瓦也基本都脱了颜色,院内僧侣年轻力壮的都陆续投奔到襄阳城内的严华寺了,只留了几个老僧看守寺庙,平素甚是萧条。
许是寺内僧侣闲来无事,在寺边一块空地上种了桂花树,日复一日,竟成了一大片桂花林。
默子轩带住缰绳,停在清月寺边。
皓月当空,鼻端嗅到一阵阵醉人的桂花香气,只觉内心澄明宁静。
他闭上双眸,侧耳细听,桂花林中似有轻微的簌簌声响,深吸口气,催马缓缓来到林边。
明月仿佛就在眼前,柔润月光倾泻而下,满树繁花都似染了清冷光华,却是缤纷落下。
漫天花影中,依稀一个白影,纤柔秀丽,灵动飘忽。
衣袂飘飘,寒光闪闪,剑锋过处,落英缤纷。
默子轩坐在马上,看得痴了。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一声轻叹,一个女子声音幽幽的道:你来了。
默子轩如梦方醒,定睛看时,只见那舞剑少女足尖在身旁树干轻轻一点,身子凌空翻过,皓腕轻翻,冷剑华光没于身侧,翩然落在他面前。
月光下,她身影清冷,白衣如雪,手挽长剑,浅笑吟吟。
默子轩看着她,心头似乎有一点温暖慢慢漾开,直至全身,半晌才道:未央,真的是你。
宁未央低下头笑了一声,道:你早就猜到了么?默子轩点点头,复又摇头,说:我以为你再不会来找我了。
宁未央脸上笑容一黯,抬头望着天上明月,良久才道:我来找你,并不是要缠着你。
只是,我还有东西欠你,终是要还。
默子轩奇道:你欠我什么了?钱宁未央看他呆呆愣着,忍不住噗哧一笑,背过身去,双手在脸上不知弄些什么,才要询问,已回过身来,笑道:默大哥,你可还记得我么?只见她脸色蜡黄,塌鼻深目,不笑还好,一笑竟是说不出的诡异难看。
默子轩瞠目结舌,指着她,半天才说出话来:你是…步天,你怎么会…?宁未央向他揖了一揖,笑道:当日在洞庭君山,多蒙默大哥照拂小弟,当日之情,小弟始终记在心上。
她容貌虽变,声音却仍清脆动听,不似当日古怪沙哑。
默子轩点头笑道:原来如此。
难怪你剑舞的那般好。
只是有一件事我想不明白,连昆仑的首席弟子都败在你手下,你又怎会被欧阳云倩所伤?宁未央将脸上面具摘下,看着默子轩眼睛,一字字道:我怕我出手的话,她的命就没了。
默子轩不说话,就这样深深看她,宁未央亦不再开口。
两人对视良久,宁未央被他看得脸上发烫,伸手从腰间掏出一大锭金子,双手递给默子轩,轻声说:我说过的,欠你的,一定会还你。
默子轩仍是不说话,伸手将金子接了,揣进怀里。
宁未央呆了片刻,勉强露出一丝微笑,说:子轩哥哥,你…保重。
她这几个字仿佛说得很吃力,连语声也有一丝轻微颤抖。
默子轩自马背上俯下身来,看着她的眼睛,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两清了?宁未央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深深吸了口气,说:是的。
不行,默子轩直起身子,漆黑的眸子在月光下闪闪发亮,你欠我的钱是还清了,欠我的情呢?宁未央愣了愣,呆呆重复:我欠你的情…对,你欠我的情还没有还清就想一走了之?我不许。
默子轩将右手伸向她,说:过来。
宁未央咬住下唇,道:做什么。
跟我走。
他语声温柔,却坚定。
宁未央垂下头去,似在看着地上斑驳树影,默子轩也不再说话,手掌仍旧伸在她面前。
半晌,宁未央慢慢抬起头来,眸中星光点点,璀璨分明,她幽幽的道:你不后悔么?默子轩温柔一笑,摇了摇头。
宁未央笑了,月光下,默子轩第一次发现,她的笑容竟然那么美,仿佛满树繁花都是为她而开。
宁未央将手轻轻放在默子轩掌心,随即被紧紧握住。
一股大力从他手上传来,宁未央身子腾空而起,接着稳稳的落在了马背上,正坐在默子轩身前。
默子轩从身后轻轻拥住她,在她耳边柔声说:未央,我不会再让你离开了。
一手轻拉缰绳,调转马头,在如水夜色中缓缓而去。
中秋之夜,秋意已浓,夜风深凉,浸人肌肤。
宁未央不自觉的往默子轩怀里贴了贴。
默子轩单手驭马,另一手紧紧搂住她,贴在自己胸前。
宁未央轻轻嗯了一声,道:子轩哥哥,我们要到哪里去?昆仑山昆仑山?那里好远啊。
我们为什么要到那里去?默子轩沉默了片刻,低声说:去找一把剑。
长生剑。
他本以为宁未央一定会问长生剑是什么剑,心中已想好怎样答她,怎料宁未央竟然不说话了。
默子轩等了半天,还不见她有要问的意思,终于忍不住道:你怎的不说话?宁未央轻叹一声,问道:你找长生剑做什么?传说长生剑乃是千年神铁铸成,能斩尽天下神兵利器,得之者天下无敌。
子轩哥哥,你想做天下第一么?默子轩低头看了她一眼,俊美的脸上有一种决然的坚定之色,道:我要找这把剑,并不是要做天下第一,而是要用它铲除魔教。
宁未央身子微微一震,勉强笑道:难道有了这把剑就能铲除魔教么?况且,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
默子轩摇了摇头,说:传说未必就是假的,我曾听我父亲说过,确有人见过这把宝剑。
他顿了顿,接着道:也许只有长生剑,才能克得住魔教教主的赤霄。
血债终要血来偿。
他最后一句话语气森冷,宁未央身子猛然从他怀中弹起,脸色苍白,颤声道:你说甚么?默子轩停下马来,疑惑的看着她:未央,你不舒服么,你的脸色怎么这么差?宁未央闭上眼睛,重新靠在他怀里,轻轻摇了摇头,说:我没事。
然后便不再言语,似是睡着了,默子轩只是将她搂的更紧。
马蹄笃笃,在深夜的旷野之中格外清晰。
忽听宁未央冷丁道:子轩哥哥,你听过长生剑的传说么?默子轩想了想,说:没有。
你知道么,说给我听。
宁未央嗯了一声,缓缓的道:秦末己未,鲁有剑士余姓者,剑艺高超,好勇而少谦也。
犯众怒,欲除之。
往极北苦寒之地避,见东南紫气冲天,往观之,得神铁玄武之上,聚雪成冰,沐水为雾,得者大喜,匿足而返。
其师善铸,十载而不得,皆溃于纯青。
师殚思竭虑,郁结于心,一载而亡。
妻劝其弃,剑者罔,昼夜不息。
其时,市井江湖多闻其事,共谋夺之,屠戮起,父母皆亡于此。
妻苦求剑者,盖心于神兵而不死,于家小而不顾,执迷而不悟也。
翌日,妻素装立于铸剑炉上,剑者惊,呼喝不已,其妻笑而跃下,炉水沸,宝剑成,名长生。
她声音婉转轻柔,此时尤其好听。
话音落下,两人尽皆沉默。
良久,默子轩才出声道:那后来呢?宁未央叹了口气,说:长生剑天下无敌,那姓余的剑客凭借此剑功成名就,只是不久后便疯了,怀抱长生剑跃下昆仑万丈深渊,自此后,这把宝剑就不知所踪了。
后来屡有传闻此剑重现江湖,也皆是传言,无从考证。
默子轩听罢点头道:果然是个荡气回肠的传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是从师父的藏书中看到的。
小丫头,看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默子轩微笑看她,只不过,即便这长生剑只是一个传说,我也一定要去找上一找。
他见宁未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忍不住问道:未央,你想说什么就说罢。
宁未央沉吟片刻,说:关于这把长生剑,江湖中还有一个传言…是什么?只因这长生剑是活人祭剑而成,戾气深重,持此剑者必将无敌于天下,却也会失去所有珍爱之…物,是为…不祥。
默子轩剑眉紧锁,似在沉思,忽然勒马,看着宁未央,正色道:未央,你是害怕么?宁未央怔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
默子轩柔声道:未央,不要怕。
我只是借剑一用,待铲除魔教之后,我们再一起将它送回来,好不好?宁未央没有说话,只是将手握住他手,十指缠绕,良久良久,只听她轻轻说了一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