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三国志风云人物全集 > 第九十六章曹丕(十二)南征

第九十六章曹丕(十二)南征

2025-03-31 03:40:08

按说,刘备和孙权,两者都是曹魏的劲敌,如果要攻打的话,都应当成为曹丕攻击的对象。

但奇怪的是,曹丕似乎对孙权感兴趣,几次要对他动武。

孙权呢,似乎也是犯贱,还曾向曹丕表示臣服。

曹丕到底是什么原因,始终不肯放过孙权呢?还是看看事情的经过吧。

这也许要倒推到曹操的时候了。

曹操与刘备,交手的机会多,但也曾合作过。

军人嘛,哪有不产生摩擦的?他们之间,还是有感情的。

曹操最敬重的人,估计就是刘备了。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他们的矛盾和友谊,都是时代惹的祸,都是因为战争,才结下的缘分。

不打不相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战争是一个纽带,使两位巨人,既是战友,又是敌人。

曹操对孙权可就不同了,虽然也很欣赏孙权,但总没把他当做英雄,一个靠父兄吃饭的能手而已。

生子当如孙仲谋,只不过,将他当做孩子一般。

曹操对孙权很是生气,斩了关羽,还假惺惺地送到魏国这儿,这不是嫁祸于人吗?孙权还劝曹操做皇帝,真是不怀好意!孙权不是想讨好曹操,而是要转移刘备和天下英雄的视线,让曹操成为众矢之的。

曹丕做了魏王,第一个就要讨伐孙权。

估计这与孙权出尔反尔有关,而不是考虑对谁的用兵胜算大。

度支中郎将霍性上奏,先王曹操,功业无比,现在需要息兵养民,做好国内的事,练好内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统一天下的大业,以后必然会实现。

战争,是件有危险的事,会带来不好的副作用,容易造成混乱,引发不测。

本来,曹丕也算不上好战分子,打一场战争,也可以活动一下筋骨。

谁知,还未出师,就来了一个不识时务的,惹得曹丕很生气,将霍性打入军事大牢,严加拷问。

不久,霍性在狱中被杀害。

等到曹丕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这场战争,没有真正打起来,就像曹丕到南方巡视一样,军事上的意义不大,但也能看出,在曹丕的眼里,孙权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

有的时候,关键不在于做得怎样,而是在于做没做?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

即使做得很一般,或很失败,但都有方法为之粉饰,这是一种政治需要,必须要走走形式,好遮人耳目。

不久,孙权迫于刘备的军事压力,而非曹丕方面的压制,派遣使节,上贡礼物。

原因很简单,就是想拉曹丕下水,让曹兵出击西蜀。

没过多久,孙权正式向曹丕称臣。

很多人都明白孙权的用意,曹丕不顾众人反对,派遣太常邢贞,带着诏书,封孙权为吴王。

曹丕要求孙权送他的儿子孙登作为人质,但遭到孙权的婉言拒绝。

此时,孙权已经击败了刘备,没必要再向曹丕称臣了。

曹丕见孙权没有诚意,便派大兵前去教训孙权。

据曹魏单方面的官方消息,这次收获很大,使孙权损失五六万人马,战船万艘。

在围攻江陵时,已经打得城中连老鼠麻雀都无处藏身了,因吴军有疫情出现,本着人道主义,撤开包围,暂时休战。

不管战况是否属实,但在当月确实出现了疫情。

没过多久,曹丕御驾亲征,战争一直延续到第二年,曹军吃了大亏,又因疫情出现,全军撤回。

过了一年,曹丕又要御驾亲征,辛毗劝曹丕休养民力,十年以后再来攻打。

曹丕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但在表面,不能明说,便责问辛毗,难道要把孙权这个祸害,留给子孙去处理吗?这次,曹丕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让辛毗成为霍性第二。

曹丕到了广陵,看到江水浩荡,临江而叹,大魏虽有成千上万的铁骑,也没办法施展开来,看来很难取胜。

曹丕坐在龙舟上,遇到狂风巨浪,龙舟差点覆没,曹丕险些葬身江底。

不过,对岸的吴军虽然没有出现,但曹丕见到情势对自己不妙,也未下令敢渡江出战,便下令收兵。

又过了一年,曹丕又想南征了。

这次,又到了广陵,曹丕在江边检阅部队,沿江士兵有十几万,心里有了要渡江作战的想法。

无奈当时已天寒地冻,江边结冰,船只无法入江。

不仅地利欠佳,天时也很背。

曹丕这回,对着波涛汹涌的长江,叹道,长江啊,这是上帝特意分割南北的界限!曹丕只得下令班师。

第二年,曹丕死了,再也没有机会望江兴叹了。

东吴,也就成了曹丕死后唯一的牵挂了,只好等来世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