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震抗日战场的中国百战将军:薛岳传 > 第八章 进攻苏区,甘当马前卒(1)

第八章 进攻苏区,甘当马前卒(1)

2025-03-31 02:15:46

一、应召投蒋,受训庐山在香港,九龙算是一个边缘。

它介于内地和香港岛之间,薛岳在这里寓居,倒是远离台风中心,闲时种种菜,钓钓鱼,会会友,读读书,自然是十分悠闲。

附近的农夫、渔民很难想象,与之比邻的是个叱咤风云的将军。

九龙平静,但整个大陆却像一个闹哄哄的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这让从军多年的薛岳也有些看不懂:先是蒋介石为了想当总统,竟然软禁了反对他的夙敌胡汉民,顷刻间,第八路总指挥、广东王陈济棠和广东陆海空军将领通电反蒋,紧接着,陈济棠派人与李宗仁、白崇禧和张发奎联系,息战言和,并取得在香港的汪精卫的支持,由此掀起宁粤对立的政治大风暴。

薛岳打心里就反对张发奎与昔日的对手陈济棠言和,这几年彼此打了这么多仗死了这么多人怎么能说和就和呢?张发奎说,我何尝不恨那个陈疯子?想起志锐牺牲我就心痛,可是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我们张桂联军正好借这次宁粤对立解套,获得咸鱼再生的机会。

可是薛岳说,要和你们和吧,我是没眼看了。

他便在九龙住着,不愿再蹚这浑水。

因而有史家认为,薛岳离开广西寓居香港九龙,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正在宁粤对立相互要闹得兵戈相对时,平地起风雷,早已蓄谋武装侵占中国的日寇,公然在沈阳发动9·18事变。

此事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纷纷要求国民政府出兵抗日,不要再玩兄弟之间同室操戈的把戏,因而宁粤矛盾得以缓和。

蒋介石被迫释放了胡汉民,和汪精卫重新合作。

汪蒋合作后,张发奎见第四军留桂已无实质意义,便电请中央准他率第四军北上援助黑龙江马占山将军抗日。

李宗仁、白崇禧明知张发奎是打着抗日的旗号想让四军离开广西,但又不便加以阻止,只好勉强同意。

然而,第四军离开广西后,却一时难寻安身之地,1932年3月6日,刚就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乘机收编了这支能征善战的部队,把它列入中央军序列,但没有让四军去抗日前线,而是把它调到江西前线剿共去了。

而对于不那么听话的张发奎,蒋介石干脆打发他十万元大洋,送他到欧美考察。

从此,四军便逐步脱离了张发奎的掌握。

弹指间,时间来到了1933年5月,群鸥低飞,岸芷青青,南国一片夏日景象。

刚与儿子钓鱼归来的薛岳,突然接到蒋介石的电令,任命他为国军第五军军长,着速到南京报到。

薛岳一字一字地读完这封电报,心头闪过几许犹豫,两次北伐,他都被这位蒋委员长玩过,而且他也有两次反蒋的记录,老蒋会再信任自己、重用自己吗?然而,这犹豫只是一闪,毕竟自己已闲居长达两年,再不出山就有永远被人遗忘的危险;毕竟正当年之时,军人的价值只能体现在战场;毕竟蒋汪早已联手合作,原来的党权之争已成过眼烟云,他们一直拥立的汪精卫不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是个寡情之人,一旦大权在握,就把原来为他打天下的四军兄弟忘得一干二净。

张发奎也受尽了他的冷面孔,路过香港时特地告诉薛岳说,这回总算看清了汪的嘴脸,不用再理他了。

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坚持什么?又有什么好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