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卓英,字尤青,别号慈威,1896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毕业。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请缨北上,参加抗战。
1938年1月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
因南昌会战失利,他受到处分,如果这次战事再有闪失,他的处境就更不妙。
因此,薛岳电令罗卓英各部务沉着应战,积极抵抗,高安万不可放弃。
赣西方面的作战,主要由高安争夺战和会埠至甘坊一带的争夺战组成。
从9月14日起,中日双方开始接触,不停地打炮。
炮击以后,日军以联队为单位发起冲锋,中国军队利用断墙、壕沟进行阻击,子弹打光了,便与敌人拼刺刀。
战至16日晚,守军第五十八军、第三十二军退守若头岭、缺夫岭,日军占领了罗坊。
初战,冈村宁次先发制人,占了上风,一直冰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薛岳却是一脸忧愁。
他急令第一八三师由靖安以北南下,夹击罗坊之敌,命令精锐部队第七十四军由万载向上高推进,阻击第一○六师团西进。
17日的战斗十分惨烈,敌人的炮弹铺天盖地,落在守军第六十军的阵地上。
炮击过后,第一○六师团几乎倾巢而出,扑向第六十军阵地。
第六十军禁不住如巨浪般的冲击,整个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出现了军长找不到师长,师长找不到团长,士兵找不到长官的混乱场面。
接着,第五十八军阵地也被突破。
由于武器装备和官兵训练质量的不同,中国军队两个军六个师顶不住日军一个师团。
18日,日军从三面完成了对高安的包围,国军第六十军和第五十八军被迫后撤;第三十二军则弃守高安。
薛岳得知高安失守后,心急如焚,如果再让赣北日军向西横行无阻,与鄂南、湘北日军连成一气,整个战局将不堪设想。
于是,他一边严令第三十二军夺回该地,一边派第七十四军前往增援,并于19日晚,下令全线反攻。
日军占领高安及锦江北岸,以为中国军队伤亡过大,无力再战,放松了警惕,当晚举行篝火晚会,为胜利弹冠相庆。
正当他们欢呼雀跃之时,中国军队杀了过来,日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
战至22日拂晓,中国军队收复了高安,向马形山、斜桥推进,高安日军被肃清。
中国军队在赣北的反击同时获得成功,收复了原来日军占领的地区。
与此同时,鄂南方面的战斗也打响。
9月21日,集结于湖北通城的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指挥下,在鄂南发起攻势。
其目的是从东边避开国民党军队沿新墙河、汨罗江设置的两道防线。
第九战区对鄂南方向进行防御的是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
杨森,字淑泽,又名伯坚,号子思,1882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就读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后一直在川军中任职,是有名的川军将领。
薛岳与其私谊不错。
杨森因在保卫上海的战斗中作战英勇,被提升为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