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坊桥向东,经天桥、金鱼池、红桥,过北京体育馆、龙潭湖,流出外城的河叫无名河,与它有关的地名有:天桥、龙须沟、金鱼池、红桥。
与莲花河有关的街巷名称有:莲花河胡同、莲花东里、西里、南里、北里、甘石桥头条、甘石桥北巷、湾子街。
另外,在现在的北京城区依然还有不少的街巷名称与护城河有关,如崇文门附近的西河沿、北河沿、东河沿、东后河沿;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大沟沿胡同,宣武区的上斜街、下斜街,宣武门东河沿街、西河沿街,前门西河沿街、南河沿街;广渠门北水关胡同、南水关胡同;朝阳门南水关胡同等。
以外城护城河为名的有永定门滨河路、左安门滨河路、右安门滨河路、广安门滨河路、广渠门滨河路等。
六、胡同与人名在北京,有很多胡同都是以人名进行命名的。
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北京就出现了以人名命名的胡同。
锁链胡同明朝初期,大将徐达长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长女嫁给了当时的燕王朱棣。
朱棣发兵攻打南京夺取建文帝的皇位时,朱棣的妻弟徐增寿为他通风报信,后来被建文帝发现并处死。
朱棣进京后抚尸痛哭,即位后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不久又封定国公。
定国公徐氏居住的街巷就叫定府大街,也就是今天北城的定阜街。
明成祖朱棣进入北京后,文武大臣也大都居住在北京,因此有一些胡同就以有功之臣命名的。
比如:武安侯郑亨住宅所在的胡同,被命名为武安侯胡同;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叫做永康侯胡同(今永康胡同)。
明太祖手下还曾经有一员大将叫吴良,他居住的地方就叫吴良大人胡同,后来被误传为无量大人胡同,也就是现在的红星胡同。
明朝著名的三保太监郑和,当时被人称为三保老爹,居住的地方也被人称为三保老爹胡同,后来被误传为三不老胡同。
明清时期,京城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名的手工业者,而他们所住的胡同也就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
比如:明朝时,北京的南城有个姓唐的专门洗布帛的人,当时在这一带比较有名,所以他居住的胡同就叫唐洗白街,也就是现在的唐洗泊街;北城有个姓陈的人,豆腐做得很好,所以他所在的胡同就叫豆腐陈胡同,后来被讹传为豆腐池胡同;东城区有个姓姚的人,铸锅铸得好,他家所在的胡同就叫姚铸锅胡同,也就是现在的尧治国胡同。
除了这些之外,以人名命名的胡同还有张皇亲胡同,现在的尚勤胡同;宋姑娘胡同,现在的颂年胡同;张秃子胡同,现在的长图治胡同;汪太医胡同,现在的汪太乙胡同等等。
七、钱市胡同钱市胡同在大栅栏相邻的珠宝市街西侧,整个胡同长55米,宽07米,南北共有九组建筑,在胡同的尽头是一个庭院,上面有罩棚,旁边全是铺房。
据记载:这些店铺全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钱市。
在清代,钱市的形成与炉行联系紧密,炉行是官府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
而珠宝市街则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所以在它的西侧也就形成了钱市。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这里的炉行生意开始走向萧条,钱市也改建成银号铺房,这里也变成了一条窄胡同。
在胡同的南边有四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每组三合院占地大约有80平方米,三合院结构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砖门楼、抬粱式屋架、仰合瓦顶,而且屋顶上还保存着气窗,这都说明这里曾经是炉行冶炼银锭的作坊,后来改为商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