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六章 齐鲁英杰(11)

第六章 齐鲁英杰(11)

2025-03-31 02:07:58

还有一次,鲁班用竹片和木头做了一只会飞的喜鹊。

墨子知道后却不以为然,对鲁班说:你会做飞鹊,不如我会做车辖。

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削一根三寸长的木头,然后将它装在车轴上,使它承受五十石的重量。

由此可见,墨子在当时的确技艺超群。

还有一件事既能表明墨子富于政治智慧和胆略,又能说明墨子的技艺不在鲁班之下,即墨子的止楚攻宋。

据说:当时的楚国是南方强国,为了攻打宋国,楚军请来当时最著名的木匠——鲁班,让他制造攻城的器械。

墨子听说此事后,急忙从鲁国出发,日夜兼程赶赴楚国都郢。

见到鲁班后,墨子称自己愿意出200金让鲁班替自己杀人。

鲁班根本不会去杀人,回答道:义不杀人。

墨子抓住对方所说的义字,说鲁班助楚攻宋就是不义,因为他的帮助会使楚宋两国的许多人民死于战争。

鲁班听后哑口无言,但自己已经答应了楚王,无法推辞,只得让墨子去见楚王,然后再决定如何行事。

墨子面见楚王后,充分展现自己的辩才,将楚王置于不义的境地,但楚王不为所动,仍然要派兵攻打宋国。

墨子见状,便对楚王说:自己可以与鲁班比赛技艺,让鲁班以自制器械模拟进攻,如果自己能够破解,就请楚王打消出兵的念头,楚王答应了。

结果,墨子果真让鲁班设计的攻城器械无用武之地。

楚王心有不甘,便与鲁班设计杀害墨子。

墨子识破了他们的计谋,告诉楚王:他的数百名弟子已经拿着他制作的器械到达宋国,即便杀了他,攻打宋国也会无功而返。

无奈之下,楚王只得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后世曾有人说,如果墨子在手艺上能有更大的建树,木匠的祖师爷就可能是他而不是鲁班了。

由于墨子影响广泛,其弟子也越来越多,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墨子为领袖的社会政治团体——墨家学派。

他也与孔子和老子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思想三杰。

其所开创的墨家学派曾盛极一时,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分庭抗礼,由此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到了战国时期,一度出现了墨学的声势与影响压倒儒学的景象,以致于天下之言不归杨(朱)则归墨。

后来,孟子开始大力批判杨、墨,墨学的声势与影响才有所回落。

虽然如此,直至战国末期,墨学仍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到了西汉以后,由于统治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学才逐渐衰落,并成为绝学。

尽管如此,墨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依然很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所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与墨子所提出的官无常贵,民无常贱的思想相一致。

七、军事名家:孙膑孙膑(生卒年不详),字伯灵,孙武后裔,齐国鄄邑(今山东省鄄城县)人,战国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因其曾受过膑刑(割去膝盖骨)而得名孙膑。

据古籍记载:孙膑青年时曾与庞涓(?~公元前342年,魏国人,魏国大将军)一起师从鬼谷子——王栩学习兵法。

孙膑学习勤奋、精心钻研,深得老师的喜爱。

数年之后,庞涓学成下山,来到魏国,得到魏惠王的宠信,被任命为大将。

但是,庞涓知道自己的才学赶不上孙膑,担心孙膑下山后影响自己的前程,更担心他成为自己的对手,于是决定设计陷害他。

庞涓先派人去请孙膑,说魏惠王请他来为官。

孙膑在魏国落脚后不久,庞涓便在魏惠王面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

魏惠王非常恼怒,当即将孙膑治罪,不仅在孙膑的脸上刺了字,还剜掉了他的两块膝盖骨(膑刑),使孙膑落下终身残废。

按照当时的惯例,受过刑的人是不能为官的,庞涓通过这种方式断送了孙膑的政治前途,消除了潜在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