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齐鲁文化 >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25)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25)

2025-03-31 02:07:58

关于徐福(又叫徐芾,字君房,秦朝琅琊人)出海,《史记·封禅书》中写道: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琅琊台且至,则船风引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据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登上琅琊台,在琅琊居住了3个月。

在此期间,方士徐福上书秦始皇,声称海中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山上均住有仙人,如果前往神山,可以求得不死神药。

秦始皇相信徐福所言,并派他入海求仙。

在此后的几年间,徐福花去了大量资费,却没有求得仙药。

八年之后,秦始皇再次来到琅琊台,立即召见徐福询问长生不老药的事情。

徐福听说秦始皇召见,害怕受到惩罚,便寻找借口道:蓬莱仙药是能够得到的,只是因为海上有鲸鱼阻拦,始终无法上山求仙。

所以,请皇上派遣善射者一同前往,将鲸鱼射杀,然后上山求得仙药。

没过几天,秦始皇梦见与人形海神相斗,于是请人解梦。

占卜之人说:真正的海神是见不到的,肯定是鲸鱼在作祟。

现在皇上的祷祠都非常周到、恭谨,只要将恶神除去,善神就会来到。

听了占卜之人的话,再想起徐福的话,秦始皇决定亲自和徐福出海。

于是,挑选了善射之人和捕巨鱼的工具,再带上数千名童男童女和各种工匠,乘多条大船从琅琊台出发北上。

一路上,秦始皇命令善射者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射杀兴风作浪的大鱼。

可是,一直航行到荣成山也没有看到蛟龙和大鱼,船队只得又折返向西。

当行至今天的山东烟台时,果然看到一条体积庞大的鱼。

射手们齐心合力将其射杀后,秦始皇便往西行去。

徐福则率领船队横渡渤海前往辽东半岛,然后前往朝鲜半岛,再横渡朝鲜海峡后到达日本,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东瀛。

当年徐福出海的地点是崂山附近的大福岛,为了纪念他,后人便将大福岛更名为徐福岛。

八、九龙山的传说九龙山位于曲阜城南,莲花山东侧,葫芦山以西,巍峨高大。

山上苍松翠柏、鸟语花香;山下绿树红花、鸡犬相闻。

关于九龙山,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小白龙在东海龙王的指派下负责莲花山区的降雨任务。

他勤劳善良、从不偷懒,所以当地风调雨顺,收成非常好,百姓生活得很快乐。

莲花山下住着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不但心灵手巧,而且医术高明。

她经常上山采药,免费为乡亲治病,村民们尊称其为药姑。

一天雨后,药姑又到山上采药,一不小心跌到山崖下,摔断了胳膊。

此时,完成降雨任务的小白龙刚好经过,发现药姑受伤,便化作人形搭救,为她敷药疗伤。

两人相识之后,经常在山上相见,逐渐产生了感情。

小白龙爱上药姑的事情传到玉皇大帝那里,玉帝非常生气,当即将小白龙贬下界,并罚莲花山区干旱三年。

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滴雨未降,莲花山区的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在饥饿与干渴的双重折磨下不得不背井离乡,有些人甚至饿死、渴死。

小白龙看到自己连累了乡亲们,非常伤心,也很自责。

为拯救黎民百姓,他决定舍身取义,把自己的鲜血化作雨水。

于是,他找来一把尖刀狠狠地刺向自己的腹部,鲜血顿时喷涌而出,小白龙倒在地上现出了原形。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

暴雨过后,平原上多了一座大山,山腰处还有一条两米多高的岩石带绕山一周,从远处看就像巨龙盘旋在山上。

小白龙喷出的鲜血则变成一股清泉,泉水清澈甘甜,取之不尽。

小白龙死后,深爱着他的药姑终身未嫁,将全部心思用在为民治病疗伤上。

但遗憾的是,她行医一生,始终没有采集到白果(银杏)叶,贻误了许多治病的良机。

于是,她效仿小白龙,一心想在死后化作白果树。

玉帝被药姑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作法让她变成一棵白果树,永远生长于村里的庙旁。

如今,关帝庙的东侧矗立着一棵树围约36米、高约30米的白果树,尽管此树扎根于山石土壤之中,却枝繁叶茂,当地百姓经常采摘树叶治疗疾病。

据说,这棵白果树就是药姑的化身。

九、药山的传说药山位于济南的西北部,北依黄河,南与北马鞍山相对,西为平畴沃野,海拔125米。

药山共有九个山峰,好似形态各异的莲花,所以又有九顶莲花山之称。

据史料记载:药山曾经是我国古代医圣扁鹊的采药地。

元代于钦在《齐乘》中写道:药山,出‘阳起石’,效极佳,可入药。

关于药山,如今还流传着二郎神担山的故事。

很久以前,济南的北郊是一马平川。

当时天上有十二个太阳,人间好似火炉,大量河流干涸、庄稼枯萎,百姓们处于死亡的边缘。

后来,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便派二郎神去捉拿为非作歹的太阳。

二郎神来到人间,用扁担挑起大山追赶太阳。

每追上一个太阳,他就用一座大山将其压住。

当二郎神挑着两座大山走到济南北郊时,感到有些疲劳,就放下担子小憩。

哪知,当二郎神休息之后打算继续追赶太阳时,那两座大山竟然生了根。

无奈之下,二郎神放弃两座保存完好的二郎庙大山,继续追赶太阳。

但是,这两座大山好像有灵性,在二郎神走后不久就开始增长。

随着大山一天天增长,附近的居民非常恐慌,许多人都离乡远走,生怕大山将众人压住。

后来,大山生长的事情惊动了太上老君。

他怕大山压盖山明水秀的济南,就围着两座大山撒丹药。

从此,山不再增长,太上老君撒的丹药则在山上生根发芽,生长出半夏、柴胡、千头菊、远志、菌陈、生地等多种药材,两座大山也被人们称为南药山和北药山,合称药山。

如今,药山不但盛产药材,还柏树参天、绿荫绵绵、泉水不绝。

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山上都要举行山会(庙会)。

届时,各地的百姓都前来参加,场面极为热闹,药山庙会由此成为济南的两大山会之一(另一庙会是千佛山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