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趵突泉的传说趵突泉又叫趵流、槛泉,位于济南城西桥南约05公里外,名列七十二泉之首,有大小涌泉16处,主泉眼三股,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自地下岩溶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处主泉并发、泉水清冽、水质优良、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如鼎沸。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约466—527年,字善长,今涿州人)在《水经注》中写道:泺山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
清人怀应聘在《游趵突泉记》中写道: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
趵突泉关于趵突泉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人尽皆知的传说。
传说一:很久以前,济南城里有个名叫鲍全的青年樵夫,天天辛勤劳作,仍无法养活年迈的双亲。
有一天,双亲突然患上重病,鲍全没有钱请医生,只能悲伤地看着他们相继过世。
父母的去世对鲍全刺激很大,为了让更多人有病时能够看上医生,他决定学医。
经过刻苦学习,他学会了治病救人的方法,救活了许多老百姓。
有一年,济南地区出现干旱,泉水没了,就连治病煎药所需的水都没有,鲍全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为那些买不起药的穷人煎药。
有一天,鲍全又去担水,在途中救了一位老人,并拜其为干爹。
干爹见鲍全整天为穷人担水、治病,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还从不求回报,便对他说:孩子,泰山上有一个黑龙潭,潭里的水能够治百病,你只要挑回一担潭水给每个病人的鼻里滴上一滴,他们就会痊愈。
说完把自己的拐杖送给了他。
鲍全听了干爹的话,拿着他的拐杖就动身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泰山的黑龙潭。
此时他才发现黑龙潭原来是龙宫,自己的干爹就是龙王的哥哥。
鲍全在龙宫挑了一件龙王使用的白玉壶便返回济南,由于白玉壶的水永远也喝不完,鲍全救治了很多病人。
鲍全拥有神奇白玉壶的事情传到了州官那里,州官听说后急忙派人去抢。
鲍全见官兵来抢,就把白玉壶埋在了院子里。
后来,官兵虽然找到了白玉壶,却怎么也搬不动,只得又找来更多人。
众人正一起用力往上抬时,只听见咕咚一声,从地下窜出一股大水,溅起的水花撒满了全城,水珠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一眼泉水,济南从此成为有名的泉城。
人们为了纪念鲍全,将这眼泉叫宝泉,后来又称作趵突泉。
五、五龙潭的传说五龙潭又名乌龙潭、龙居泉,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是济南诸泉中最深的一个。
此泉水深不见底,碧绿凝重,终年涌流不息。
据史书记载:五龙潭在北魏时水域最大,属于大明湖的一部分,当时称为净池。
宋朝年间,水域逐渐减小,改称四望湖。
到了元朝年间,水面缩小得更厉害,只剩下泉池和纵横的溪流。
那么,人们为什么将四望湖称为五龙潭呢?据说昔日的五龙潭很有灵性,每当大旱之年,只要百姓在潭边祈雨,肯定就会应验。
于是,元朝初年在潭边修建了庙宇,里面供奉了五方龙神,此庙称作五龙神庙,此潭也由此始称五龙潭了。
关于五龙潭的形成,也有很多种传说。
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写道: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
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此外,民间还有秦琼府下陷成五龙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