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之旅系列丛书:巴蜀文化 >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9)

第 六 章 巴蜀饮食文化(9)

2025-03-31 02:05:53

拔丝香蕉色泽黄亮、质地柔软鲜嫩、口味香甜,吃时能够拔出丝来。

八、兰香斋熏肉在四川,提起熏肉,最为正宗的就要数兰香斋的熏肉了。

宜宾兰香斋原本是生产糕点的,也是因此而出名的,后期创制的熏肉只是给兰香斋锦上添花而已。

可有人在吃过兰香斋的熏肉后,却写诗赞叹道:熏肉味美沽酒醉,芙蓉可口数兰香。

兰香斋的熏肉为什么会这么出名呢?原因就在于:熏肉香味扑鼻、色泽油黄,吃起来鲜香可口、肥而不腻。

兰香斋熏肉的熏制非常讲究,配料非常多,主要有桂皮、花椒、茴香、八角、草蔻、山奈、白胡椒等。

在做熏肉之前,要先精选猪肉,且一定要选架子猪的肉。

这种猪肉质丰满、细嫩油香,且后腿肉肥瘦适中;然后在洗净、切好的猪肉中配入适量的生姜、酱油、曲酒和冰糖。

烹制时,把菜油倒入锅中,加到八成热时放入老姜和葱白,炒出香味后捞出,再将切好的长厚宽皆为两指的肉条放到锅中翻炒,等肉炒得稍黄时捞出。

接下来,在油锅中放入少量花生油,将翻炒过的猪肉倒进锅中,根据肉的多少放入适量调料(事先将调料磨成粉),再加入一定量的水,用大火烧开,然后用中火继续煮炖。

等锅里的水分快要收尽,肉条出油且油变得清亮时,喷上一些曲酒,加一些冰糖拌匀,然后离火起锅,美味的熏肉就做好了。

九、毛肚火锅重庆的火锅很出名,尤其是当地的毛肚火锅,流传最广。

其制作原料有:水牛毛肚、牛肝、牛腰、黄牛瘦肉、猪脑花、猪脊髓、鳝片、鸡血、猪肉、蒜苗、金针菇、笋、葱、牛肉汤、牛油、冰糖、辣椒面、料酒、姜、花椒、豆豉和郫县豆瓣酱。

制作火锅时,先制好卤水。

把油烧热加入豆瓣酱煸酥,后放入姜、五香料、花椒炒香,然后加入牛肉汤,放在火上煮约10分钟,再放进准备好的调料,打净浮沫,这样卤水就做好了。

接下来是片生片,先把毛肚上附着的杂物清洗干净,且一直要洗到没有草味为止。

然后切去肚上的油皮,再把肚切成约一指宽的片,用冷水漂洗。

接下把牛肝、牛腰和肉等,都片成薄片子;把鸡血切成约两指长宽的厚片;把鳝鱼去头、剔骨、去内脏,横划成约4厘米长的片;把葱和蒜苗切成两寸长的节;把金针菇洗净,笋去皮切成条摆好,放在火锅的四周。

吃的时候,先把鳝鱼片和脑花下锅煮,其他的荤素生片边吃边烫,蘸碟里可加少许味精、盐和蒜泥。

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麻辣、蚝油、椒油等几种蘸料。

十、蝶式腊猪头蝶式腊猪头是四川宜宾的著名小吃,皮色酱黄、光洁发亮、肉红如桑椹、膘白似凝脂、形如飞翔的蝴蝶,因此称蝶式腊猪头。

而且皮脆肉糯、肥而不腻、咸淡相宜、味美醇香,堪称小吃中的佳品。

制作蝶式腊猪头时,一般应选择健康无伤残的猪头,而且要求猪的头部丰满、大小适度,耳、鼻、嘴完整。

使用的佐料有食盐、花椒粉、八角粉、糖汁、白酒、硝酸钠和香油等。

制作时,先将整只鲜猪头的骨头去掉,在颈部以下的4厘米外下刀,割到左右嘴角外和左右眼角外,直到左右耳根为止,成一弧线。

这样做可以使口条不掉,而且割到脑顶时,要把脑顶肉留在猪头上。

随后进行的就是腌制了,把盐、酒、花椒、八角和硝酸钠按比例拌匀,并均匀地搓揉在猪头上,然后放在腌缸里,把皮面向下,腌4—5天时翻一次,然后再腌3—4天就可以出缸了。

出缸后用40℃左右的温水进行漂洗,刮去血污和杂质,并用长短不同的竹片把猪头皮撑开,使左右脸皮和鼻尖呈一字形,犹如蝴蝶的双翼,待其晾干水分后再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