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考虑到这些因素,再加上选举年的民意测验表明很多美国人认为里根真想冒险发动战争(赞成他的对外政策的人占38%,而表示不赞成的人占49%),里根觉得他扩充美国实力的做法也许是太猛了,该转而采取和平姿态。
他急剧降低了他的调子,开始打开谈判的大门。
他说:核战争是决无胜利可言的,永远也不能打的。
我们的梦想是希望看到有一天把核武器从地球上清除掉。
这与几个月之前的有关邪恶帝国的言论已大不一样了。
在降低调门和促进谈判方面,南希·里根也为她丈夫帮了大忙。
1984年初,里根终于会见了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
据南希·里根说:葛罗米柯走到我面前说:‘你丈夫相信和平吗?’我说:‘当然NE021。
’他说:‘那好,你愿意天天晚上都对他的耳朵悄悄说这个吗?’我说:‘是的,我愿意。
我也愿意对你的耳朵说这个。
’但里根的武库里还有一样武器,即战略防御计划(SDI)战略防御计划(SDI)在当时俗称星球大战计划。
——译注,就是建立一道对导弹防御屏障,防止来袭的导弹。
里根1979年访问过五角大楼的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在那里认识到一旦核导弹来袭,就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消极忍受惨重损失,要么立即发动反击,最后结果几乎是自杀。
他说:这两种选择都很糟糕,还必须想别的办法。
从那时起,他一直在构想第三种选择,这就是后来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在太空部署激光器,能发现敌方升空的弹道导弹,精确瞄准,将它们击毁。
有这样一道屏障,就可以防止核交锋。
有些顾问认为这只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筹码,用来促使俄国人同意削减核武器,但里根是真的相信有此必要。
里根迫切希望完全消灭核导弹,但他认为战略防御计划是安全网。
一旦美国遭受到核战争威胁,那就只有依靠对导弹防御系统来保护国家。
而且里根表示只要苏联人相信他的意图,他愿意让大家分享这一技术以保护世界。
在一次对全国国民发表的电视讲话中,里根提出了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同时也建议俄国分享这一技术,从而使双方能共享和平。
他说,我觉得确保同归于尽的战略不会让大家睡得安稳,而战略防御计划则会让我们找到办法使这些核武器变得无能和过时。
俄国领导人对于里根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感到恐惧。
他们不相信里根的意图,认为这是一种威胁:是要保证美国能安全地发动第一次核打击而自身又不至于毁灭。
葛罗米柯说:让我们不要拐弯抹角,直话直说。
这一系统的用处就是要讹诈苏联。
俄国人担心美国是要在最新技术的基础上发动一场新的军备竞赛,而这种技术是经济正在陷于困境的苏联所玩不起的。
里根过于简单化的有关分享这一技术的建议只是更加加重了俄国人的不信任。
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对战略防御计划的反应是:做这种事不但是不负责任,而且是疯狂……华盛顿的行动使全世界陷于险境。
僵局依旧,只是仇意更深。
到1985年3月,安德罗波夫已死,接替他的人安德烈·契尔年科也体弱多病,濒于死亡。
里根说过,如果俄国领导人老是死,我在我的任期内还拿他们怎么办呢?但是,契尔年科的继任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却显得是一种新型的俄国领导人。
跟他的前任相比,他年轻20岁。
属于新的一代,而且他是苏联的第一位承认自己国家需要改革的领导人。
他在自己任期内实行了公开性政策和经济改革,释放了成千上万的政治犯和持不同政见者,而且曾试图解决食物和商品短缺的问题(这一问题当时已成为苏联经济失败的标志)。
戈尔巴乔夫的前任们经历过战争,敬畏核武器的威力;戈尔巴乔夫却像里根一样,担心核武器可能造成的后果。
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尽力学习与苏联核武库相关的知识;戈尔巴乔夫却有意对核武器技术保持一定距离。
在军队演习中,他甚至拒绝装模作样下达发射核导弹的命令。
他看到了过去的苏联领导人所未曾看到的事实:苏联经济已不可能既支撑核军备竞赛又满足苏联民众的衣食住行。
因此,像里根一样,他决心消除军备竞赛。
戈尔巴乔夫说:和平重于一切。
在核技术和空间技术时代,世界大战将是绝对的罪恶。
里根抓紧时机做出了重要决策。
他派副总统乔治·布什去参加契尔年科的葬礼,并邀请戈尔巴乔夫举行最高级会晤。
里根写道:你可以确信我个人的决心,要与你和苏联其他领导人举行认真的谈判。
就这样,一向狂热反共的里根向苏联新领导人伸出了橄榄枝,要求会谈。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商定于1985年11月在日内瓦会晤。
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里根在欧洲的最坚强的盟友——此前已会见过戈尔巴乔夫,说他是一个我们可以与之打交道的人,这就增添了美苏首脑会谈会取得进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