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W w.cai hong wen x ue. coM 元娘和大太太伤心起来,屋里的气氛立刻一变。
W W w.cai hong wen x ue. coM谆哥从母亲怀里探出头来,张着清澈无暇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大太太,好像不明白外祖母怎么无缘无故地就哭了起来呢?五娘目光一转,掏了帕子上前递给大太太擦眼泪:今天母女重逢,是喜事,母亲怎么就伤起心来!大太太听了破涕为笑,接过帕子擦了擦眼角:看我,越老越经不经事了。
那笑容,还是有点勉强。
元娘的眼角有晶莹闪烁:娘是在女儿这里呢!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大太太点头。
就有丫鬟们打了水进来给大太太和元娘净面。
元娘身边自有服侍的人,大太太这边则由十一娘端了盆,五娘帮着挽袖卸镯。
净完脸,元娘吩咐丫鬟:将上次皇后娘娘赏的宫粉拿出来。
丫鬟应是,很快拿了画珐琅开光花卉小盒来。
娘试试,内务府的东西。
元娘笑道,我一向不用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好不好。
要是您用的顺手,我让人送几盒过去。
小丫鬟忙捧了靶镜过去。
大太太拿了粉盒,嫩黄色的底,繁杂的天蓝色纹样,淡雅素静。
不愧是内造之物。
她拿在手里把玩了几下才轻轻拧开盒子。
立刻有股清雅的茉莉花香迸发出来,淡淡地飘满整个屋子,让人闻了精神一振。
十一娘动容,不由打量了那盒子一眼。
里面装的粉是淡黄色的……她不眉角一挑。
现代彩妆技艺,在肤色粉底里添上一点点黄色粉底涂在脸上,能让黄色的皮肤变得明亮光洁……罗家的女眷,用的全是纯白色的粉,不仅如此,而且还认为越白越好……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理念。
内造的东西,果然比市面上的东西好不止一点两点啊!感慨中,大太太已将粉沫在了脸上。
果然如十一娘所料,粉妆自然柔和,让大太太骤然年轻了五岁。
五娘在一旁啧啧称奇,眼底有艳羡闪过。
就是许妈妈,也满脸的惊讶。
元娘抿嘴一笑,吩咐丫鬟:你明去跟宋买办说一声,就说上次娘娘赏的宫粉不错,让他再送几盒进来。
丫鬟曲膝应是,大太太已摆手:不用,不用。
何必为几盒宫粉欠了人情。
元娘笑道:不打紧。
现在掌管内务府的是顺王,是从小和侯爷一起长大的,熟得很。
大太太还在那里推辞,就小丫鬟禀道:夫人,文姨娘来了!元娘微怔,笑道:她的耳报神倒灵……让她进来!眉宇间并没有悲怨愤然,而是平和自然,就好像听到相好的邻居来访……大太太就有些狐惑地望着女儿,低声道:是扬州文家的……元娘点头,笑道:娘也见见。
都是江南人。
文家虽是做盐引起的家,可这几年丝绸生意做的也不错。
多认识一个人多一条路。
要是有机会,让吴孝全去趟扬州,看在我的份上,文家的人定会对他礼遇!罗家的财产除了田亩就是丝绸铺子。
但罗家毕竟以诗书传家,如果不是田里的收成要靠天,丝绸的利润又实在是让人心动,也不会去开铺子做生意。
所以罗家的元德丝绸虽然是江南的老字号,却一直做杭州府附近的生意,并没有在其他地方设分店。
虽然经营几代,但也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已。
十一娘听元娘这口气,竟然是让大太太借文家的势力扩张生意似的!她不由微微吃惊。
和十一娘同样感到吃惊的还有大太太:你这是……元娘朝母亲笑了笑,道: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说。
转身吩咐丫鬟,去将我那柄掐丝珐琅镶猫眼石的镜表拿给太太。
又向大太太解释,你给她做见面礼吧!十一娘若有所思。
大太太还欲说什么,屏风外面已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姐姐,可把亲家太太给盼来了!一时间,把大家的目光都集到了屏风旁。
就看见一个香坠般娇小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穿了件姜黄色素面小袄,茜红色折枝花褙子,白月色挑线裙子。
青丝梳成坠马髻,左边戴朵西洋珠翠花,右边插三枝赤金石榴花簪子,耳朵上赤金镶翡翠水滴坠儿颤悠悠地晃在颊边,更映得她肤光似雪,妩媚撩人。
十一娘只觉得眼睛一亮。
真是个美人!大太太,奴婢文氏,给您行礼了!文氏未语先笑,言语利爽,上前几步,稳稳当当地蹲下给大太太行了个福礼。
大太太脸上早已换了上盈盈笑意:快起来,快起来。
一家人,何需这样多礼!那边许妈妈已递了个红漆描金的匣子给大太太,大太太看那匣子漆工精湛,描金花卉典雅大方,不是自家之物,知道这就是女儿刚才提到的镜表了。
心里虽然不舒服,但还是笑着接了递给文氏:你拿去玩吧!文氏笑盈盈地接了,眼睛却在那匣子上打了个转才递给身后的丫鬟,然后笑着上前给元娘行礼:姐姐可好些了?元娘的笑容到了眼睛里:你这一来,不好也好了!文姨娘听着花容失色:姐姐,这话可不能让侯爷听见了,要不然,我这小命不保。
定被侯爷送到王太医那里做了羹汤……在元娘怀里的谆哥突然道:姨娘,你说错了。
黄妈妈才管厨房……元娘大笑起来。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只有谆哥,左顾右盼的,先是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笑,后来看着大家都笑,有些羞涩地躲到了母亲怀里。
文姨娘就上前半蹲在床前笑望着谆哥:好谆哥,要是侯爷问起,你可要像刚才那样,说王太医可不管厨房,管厨房的是黄妈妈。
谆哥抬头朝文姨娘点了点头,又把头埋到了母亲的怀里。
大家又是一阵笑。
或者是笑得太频繁,元娘竟然咳嗽起来。
文姨娘忙上前帮元娘顺气,又接了丫鬟递过来的茶,倒了一小口在盅盖里尝了,然后才坐到床边扶了元娘服侍她喝茶。
她的动作做得极熟,一点不生涩,看得出,是常做这种事的。
十一娘目光微闪,五娘脸上却露出惊容。
喝了茶,元娘顺过气来。
文姨娘就望着神色关切地立在床前的五娘和十一娘:这两位想来就是五小姐和十一小姐呢?元娘笑着点头。
文姨娘飞快地打量了两人一眼,笑着上前拉了五娘的手:我第一次见到姐姐,觉得见到了仙女似的,姐姐却常说家里的妹妹们才是真正的漂亮。
今天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五娘忙笑道:姐姐一向对我们这些妹妹照顾,心中亲厚,不免偏袒,让姨娘笑话了。
文姨娘目光闪烁:哎呀呀,可真是个爽利人。
然后回头望了元娘,倒对我的脾气。
元娘呵呵地笑。
文姨娘对自己的丫鬟打了个手势,那丫鬟就捧了两个匣子。
刚知道大太太带了两位小姐来家里玩,匆匆忙忙的,两位小姐不要嫌弃。
五娘和十一娘道了谢,接在了手里。
这样遇人就有见面礼,自己到小发了一笔……十一娘不无自嘲地在心里笑了笑。
又有小丫鬟隔着屏风禀道:太夫人屋里的姚黄姐姐来了。
一个又一个,真像群英会啊!十一娘不由睁大了眼睛。
快请进来!元娘笑着,就有个身材高挑的丫鬟从屏风后面绕了进来。
她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段纤细,却长了张圆圆的大脸,看上去像大头娃娃,虽然有些不合比例,却十分可爱。
看见满屋子的人,她笑眯眯地上前给众人请了安,然后对大太太道:太夫人特意让我来传个话。
说,知道亲家太太要来,本应亲自来迎。
可巧程国公夫人带着侄女过来,只有烦请亲家太太等一会。
还请亲家太太不要见怪。
一直仔细观察着元娘的十一娘就看见姐姐眼中有一转而逝的凛冽。
那边大太太已客气地道:太夫人比我年长,本就应该我去见太夫人,怎好让太夫人移步。
说着,略带迟疑地道,不知道程国公夫人还要盘桓多久?我既然来了,怎能不给太夫人请个安……不待姚黄回答,元娘已笑道:娘,婆婆是主人,不好弃客而来。
你却是客人。
自然是客随主便,有什么不能去的。
说着,吩咐身边的丫鬟:你们帮我换件衣裳。
竟然一副要陪着去太夫人的样子。
大太太不由犹豫起来。
女儿这样的身体,让她陪着去自己心中不安;不让她陪着去又有失礼节。
一时间,她左右为难起来。
文姨娘看着目光闪了闪,笑道:姐姐,要不,我陪着大太太去吧?要不然,太夫人见姐姐这样不顾身体,又要伤心了。
元娘沉思。
文姨娘又道:我抱了谆哥,陪着大太太过去。
也好!元娘笑道,到时候让谆哥代我给娘请个安。
文姨娘笑道:姐姐放心,我们去去就来。
元娘满脸歉意地望着母亲,还没有开口,大太太已笑道:姨娘这个主意好。
让谆哥陪着我去见太夫人。
又道,你放心,有我在身边,定不让谆哥吹了风受了寒。
元娘望着母亲的目光渐渐变得认真起来:那我就将谆哥交给您了。
大太太郑重地点了点头。
(抱歉!家里有客人来,今晚只有一更。
⊙﹏⊙b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