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平安地跑到了香港,但从信中的述说曹青看得出周荣这一路上的艰险,稍有差池周荣面临的就是万劫不复的结果,如今他孤身一人在香港更困难的很,没有香港合法身份,没有可以投靠的亲属朋友,更没有可避风雨的家,一个一无所有的黑户口袋里身无分文,仅仅靠着卖体力勉强生活着,曹青能想象得出现在的周荣是多么辛苦。
但是,周荣的信里依旧透着乐观的性格和他强大的自信心,受了如此大的磨难,身在异地他乡,他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让曹青转告自己的亲人,他一定能在香港扎根生存,重头来过。
对于周荣的这种自信心曹青丝毫不怀疑,一位天才的商人到了那里同样会是个成功者。
坎坷的道路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凭周荣的头脑和敏锐的商业眼光,曹青相信用不了多久他肯定能在香港建起自己的事业。
不过,曹青绝对不会看着周荣在香港孤身奋斗,虽然最后他一定能获得成功,可是现在的曹青更想帮他一把,尽量减少前进中的障碍,看完了信后曹青考虑了几分钟,很快就离开了上美影赶往三官塘桥。
还是那个小院,等郭亮把白芳和6士良6续找来后,曹青这才从口袋里拿出信,告诉他们已经有了周荣的音讯。
真的么?这是荣的信?快!快给我看看!惊喜地站起身来,白芳连忙接过,颤抖的双手取出信纸,越看神情越是激动。
老天保佑,荣……荣他还活着!两行晶莹的泪水划落,白芳抑制不住地哭了,但同时她又高兴地笑了。
周荣到了香港,一切平安,这个消息是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虽然心爱的人如今远在千里之外,可手中拿着这封周荣的亲笔信。
看着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迹,白芳仿佛看见周荣正站在自己身前微微笑着。
我要去香港!我要去见他!我要和他在一起!心底里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呐喊,白芳恨不能马上插上翅膀就飞往香港。
可同时,理智又告诉她这不现实,去香港哪里有这么容易?没有政策,没有护照。
没有签证,更没有香港那边的海外关系邀请,普通人想出国是根本不可能地。
更重要的是她要是走了荣奶奶又怎么办呢?丢下多病的荣奶奶留在上海,就算是周荣同意善良的白芳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这样做。
深深呼吸着,努力使激动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再看一眼信末的那句话,白芳无比期盼着周荣信中所说一家团聚地日子能早点到来。
听闻周荣的消息,等再看完了这封信,郭亮和6士良一样欣喜若狂。
这么多日子。
大家都为周荣而牵肠挂肚,为他的命运而担忧着,如今终于得知了他的下落。
心头的大石总算落下了,脸上不由而同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舅妈,这事您找机会悄悄告诉奶奶和老伯伯,高叔叔和韩阿姨那边由我来说,千万记得别外传。
在他们来之前曹青已经想好了一切,特意叮嘱了白芳一声。
放心吧青青,我知道怎么做,这事就连我爸都不会露半句的。
四人之中曹青虽然最年幼,但这些日子来大家都习惯了由他来拿主意。
也许是因为那天面对白芳母亲的一席话,或者是因为这个孩子常常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地成熟,几回下来无论是郭亮还是6士良,甚至是白芳,都下意识地把他当作成年人看待,更把他当成了主心骨。
等叮嘱完了白芳,曹青的目光又向郭亮他们望去,两人当即会意地表明态度,尤其是郭亮更是拍着胸口保证就是连老婆都不说时。
曹青忍不住给他滑稽的样子给逗笑了。
其实这事也没这么严重。
秘密是要保守地。
但我想过个两三年就没事了。
怕他们有心理负担。
曹青特意解释了一句。
毕竟现在警察还在疯狂地找寻周荣地下落。
更主要地是周荣在香港还是个黑户。
一旦现在消息传了出去难保不会出意外。
要这样就是害了他。
按着曹青地推算。
过个两三年等周荣搞到香港身份后。
他在内地地案子差不多也就淡了。
这时候也就没必要在隐瞒了。
陪着白芳再说了些话。
一心想把这消息早点告诉荣奶奶地白芳先急急走了。
等白芳走后。
曹青起身锁上门。
回到房间后招呼郭亮他们靠近。
舅舅在香港过地很难。
我想帮帮他。
胖叔。
6叔。
你们怎么看?这还要问!老大地事谁不帮?郭亮连忙点头。
6士良同样毫不迟疑地同意曹青地建议。
不过青青。
老大现在在香港。
我们怎么帮呀?6士良想了想。
为难地提出疑问。
是啊!香港那边我们又过不去。
怎么才能帮老大呢?郭亮一愣。
挠头也为难起来。
琢磨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个主意。
见曹青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郭亮一拍大腿就道:臭小子。
你是不是心里早就有主意了?快说快说!呵呵,主意是有点,可具体怎么办还得胖叔和6叔商量商量。
曹青笑了笑,平静地回答。
这还什么商量地?你拿主意我们去办不就得了?郭亮大大咧咧地说道,6士良却皱了皱眉,觉得事并不像郭亮想象的这么容易。
青青,你仔细说说怎么个办。
制止了郭亮的咋呼,6士良稳重地问。
舅舅虽然到了香港,可他现在是个黑户,除了干活认识的朋友之外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几乎没人能帮他。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让他把黑户的帽子给摘了,然后在香港好好安一个家,这样才有可能把舅妈和奶奶接过去。
这个太难了吧?郭亮他们面面相觑,曹青的话虽然说的有道理,可搞个香港身份他们谁都没这能耐啊!别说帮周荣搞身份了,就算他们想去香港瞧瞧他也是不可能地,这小子平常精明的很,今天脑子糊涂了?怎么异想天开了呢?瞧着他们的表情曹青笑了,摆摆手道:你们这么看着我干嘛?我不是港督。
你们也不是,我们三个都没办法给舅舅搞香港身份。
那你刚才说……。
郭亮沉不住气追问。
我说要我们帮舅舅搞身份地话没?翻翻白眼,曹青没好气地反问。
这个……。
两人全是一愣,回想前头的话曹青的确没这么说,那这小子提这事干嘛呢?寻开心呀?傻啊你们!见他们还没开窍,曹青点醒他们:这香港身份说难也难。
说容易也容易,关键在于一个字!什么字?钱!钱?曹青点点头,认真道:香港是资本主义的殖民地,又是自由贸易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一切都由金钱说话。
有钱就有地位,只要口袋里有了钱什么东西搞不着?一个小小的合法身份根本就是毛毛雨的事,所以关键是要让舅舅有搞身份地钱。
这样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可我们去不了香港啊!再说……这得花多少钱?十五万够不够?郭亮盘算了一下自己地存款,连忙问道。
我也能拿出这个数来,加阿亮的十五万就是三十万。
青青,这些钱够老大搞个身份了么?6士良想也不想地说道,仿佛这些钱只是十块二十块一般,曹青知道这些几乎是他们两人地全部家当了。
心头不由得感动,患难见真情,作为朋友能毫不迟疑地拿出全部家当无私地帮助他,这样的兄弟周荣真没白交。
不过,曹青缓缓摇了摇头,这些钱虽然不少。
但曹青并不知道周荣搞身份需要多少钱,何况他也不打算把这些钱仅仅只为周荣搞一个身份,他自然有他的另外计划。
怎么?这么多还不够?两人异口同声地问。
不是不够,是没这必要。
曹青回答道,见他们脸色一变连忙摆手示意听他把话说完:搞个合法身份谁也不知道需要多少钱,但我想这钱是越多越好。
而且这三十万应该是两位叔叔的全部积蓄了,要是都拿出来帮舅舅搞身份万一还是没搞到,以后怎么办呢?那……。
舅舅是什么人我想你们都清楚,香港是个自由城市。
也是个商业城市,舅舅在香港其实比在内地更有展前途。
现在他缺少的就是机会、身份和资金,三者缺一不可。
这些钱虽然多,但绝对不可以现在给他,一旦出了问题就没退路了。
其实怎么做我已经有构思了,我的想法就是……。
当天,曹青和郭亮他们整整聊了好几个小时,第二天郭亮就和6士良去了十几家银行,分成十几次把存在里面地钱6续提了出来。
整整三十万现钞。
十万交给郭亮。
二十万由6士良保管着,几天之后6士良踏上了南行的火车到了深圳。
然后在深圳找了个地方呆了下来。
随后,三官塘桥出了件大事,原本最早最大的三个摊位,一个由于周荣被捕后交于郭亮和6士良代为照看,但突然有一天这个摊位和郭亮、6士良地摊位一起都转给了几个要好的知青,从此以后这三位集市的创建者就此退出了很兴旺的三官塘桥市场,除了郭亮很莫名其妙地跑到人流一般的华亭路靠近淮海路搞了个服装摊位改行卖衣服外,6士良居然和失踪的周荣一样离奇地从上海消失了。
对三官塘桥市场的后来者来说,郭亮他们的退出只不过是件很普通的事,不过对于在市场地几个老人来说,私下谈论中忍不住摇头叹息,一致认为是周荣出事的原因使得齐心合力的伙伴们灰了心,从而离开了这个令人伤心的地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官塘桥市场随着逐渐扩大,进来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来就有人走,时间一久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了周荣他们三人,再也没人记起这市场当初究竟是谁搞起来的了。
现在的华亭路只不过是一条不长地小路,夹在淮海路的一边并不起眼。
虽然有几个零星的服装摊位摆在那边,但谁都不看好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丢下了火火红红的禽蛋生意,郭亮出了点钱在这条路上搞了个面积不大也不小的摊位,平常买着从别人手里转批来地喇叭裤,牛仔裤什么的,买卖平平安安。
谁也不知道他赚钱还是亏钱,经常瞧见他不是坐在摊后面的躺椅上悠闲地拿着本小说翻看,就是和附近居民地老头摆开棋盘杀得昏天黑地,似乎心思根本就没放在生意上,得过且过混着日子。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又到了夏天。
这年夏天高强一家喜气洋洋地,不仅因为得到了周荣平安的消息,更因为曹青和小芸一个顺利地考进了美院,另一个也以良好地毕业成绩进了初中。
青青。
等大学毕业后打算做什么呢?高强笑眯眯地问,边上韩萍白了他一眼,替曹青回答道:这还要问?我家青青现在在上美影做着编导呢。
等毕业了当然就是去上美影工作了。
呵呵,上美影好,好啊!其实高强并不是不知道,但作为长辈的关心还是得问问,既然孩子作出了如此选择,他当然支持孩子的决定了。
笑呵呵地问了问曹青现在在上美影地工作,高强勉励他好好干,告诫他凡事要坚持恒心,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去去去。
我家青青不知道多懂事,这还用你来唠叨?高强说的是曹青,韩萍却顿时不满意了,自从那次玩笑式的娃娃亲后,韩萍不仅把曹青当成了自己孩子,更把他当场了以后地女婿。
看着这个孩子一点点长大**,韩萍就觉得异常幸福,尤其是见曹青和小芸的关系亲密无间,更让韩萍暗暗得意当初的决定。
我以后也要去上美影!见爸爸妈妈老是说哥哥的事。
小芸心里不满意了,嘟起小嘴在一旁嚷嚷道,惹得大家一片笑声。
你可不能去。
曹青乐着说道,歪着脑袋打量着个头渐渐长高的小芸。
哼!为什么?一甩小辫,小芸不服气了,既然曹青能去她就为什么不去呢?肯定是特伟爷爷偏心,嘴上说喜欢自己,可老是不同意自己跟着哥哥一起搞动画。
小傻瓜,难道你不记得自己说过的话了么?曹青摸摸她的脑袋笑问。
我说过的话?什么呀?小芸转着大眼睛仔细回想。
怎么都想不起来自己曾经说些什么了。
当个大画家呀!曹青笑着提醒道:刚学画的时候你不是决定以后当大画家么?再说沈爷爷一直都把你当画家培养呢。
要是你以后跟着哥哥也去搞动画了,谁来当这个大画家呢?可是……可是……。
小芸终于想起来了。
可依旧不甘心道:当大画家也能搞动画呀,为什么哥哥能搞我就不能搞呢?哼!偏心偏心,一定是你们偏心!傻妹妹……。
曹青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小芸这么好地天赋去搞动画实在是太可惜了,当他顺利考进美院的那天,沈老很高兴的和曹青聊了许久。
随着小芸的长大,她的基础越来越扎实,更是这两年来进步飞,沈老已经能教她的差不多快教完了,接下来就要靠她自己去领悟,去形成独特的风格。
这些作为师长的沈老只能在一旁指点,而无法再同以前一般手把手地教导了,更因为国内的艺术气氛,和学习条件逐渐不再适合小芸了,沈老一直在琢磨着找机会把小芸送出国去,在良好地环境下继续学习。
当然,这些事还远未到和小芸谈的时候,也许再过三年、四年,最多五年,沈老就打算让小芸报考欧洲的美术学院,让她和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一样,在欧洲良好的环境中好好学习几年,游历一番。
对于沈老的这个决定曹青当然举双手赞同,怪不得沈老得知小芸跳级参加考试,提前升入初中的消息后非但不担心拔苗助长,反而笑眯眯地很平常的样子。
按着沈老的盘算,聪明地小芸只要在绘画地学习上跟着他地进度提高。
至于学习上当然是越好越满意了,等再过这么些年,小芸也就够格去留学了,沈老非常希望在他还在人世地时候,亲眼看见这两个小弟子的成才。
小傻瓜!小芸还是孩子气,有时候和她说大道理反而没用。
早就摸准她脾气的曹青偷偷在她耳边道:等你当了大画家才能帮哥哥大忙啊!你瞧,上美影的这么多叔叔阿姨们,哪个是大画家呢?所以哥哥每天都累得要命,许多事都要自己来做。
要是我们家小芸当了大画家就不同啦,到时候有些难题哥哥搞不出来的你就能帮哥哥忙了,沈爷爷和特伟爷爷就是因为这点才不让你现在碰动画地,他们担心你的学习啊!要是万一你成不了大画家,不仅是两位爷爷,就连哥哥也很会不高兴的。
真的么?小芸半信半疑地抬头问。
当然啦!曹青很认真地点头。
还加了一句:不信你可以去问沈爷爷和特伟爷爷。
歪着小脑袋仔细想了想,小芸用力地点头答应:嗯!我一定能帮哥哥大忙的,等着瞧。
等我成了大画家就帮哥哥解决最难最难的难题!好!哥哥等着这一天!瞧着两个孩子之间的约定,高强和韩萍欣慰地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
既然今天是好日子,高强很爽快地决定请大家出去好好吃一顿,让小芸和曹青去喊荣奶奶、老伯伯和白芳,高强和韩萍特意换了身新衣服,一家高高兴兴地出了门。
8o年,外面除了食堂和国营饭店之外已经有了私人开的小餐厅,虽然规模不大但比起国营食堂和饭店无论是服务态度还是饭菜的质量都好许多。
更主要地是。
小小的餐厅里,聪明的老板还拿了些五彩地电珠挂在墙上,通电之后一亮一亮闪烁着,瞧上去既别致又新颖。
青青,士良他们现在进展怎么样?吃到差不多的时候,白芳趁着高强他们在兴高采烈地聊天时悄悄问了曹青一句。
一切顺利!曹青回答道,抬眼看了看高强那边,低声向白芳道:舅妈,明天抽个时间和我一起出去一次。
等到了地方我们再细谈。
好!白芳一口答应,神情中有些兴奋和期待。
接下来的时间,曹青和白芳仿佛什么事都没说,但回家上楼他们交换了下眼神,微微向对方点点头,示意明天再见。
第二天上午,曹青打着去上美影的理由出了门,走到对面的公交车站后他耐心等待着,过了十来分钟就瞧见白芳也从弄堂里出来了。
见到曹青高兴地向他挥挥手。
半个小时后。
他们来到华亭路,见到曹青他们出现正在和人下棋的郭亮借口拉肚子把摊子让人替着照看着。
拖着双破拖鞋远远带着曹青他们拐进了附近的一幢老楼。
阿亮,你们干的怎么样了?曹青的计划事后和白芳仔细说过,作为周荣地未婚妻曹青必须让她知道一切。
不过相互之间还是约定好,在事情没结果前一律不能往外说,这既是保密,也是为了安全,毕竟这事可不小。
进了郭亮用老屋换来的这间房,刚关上门白芳就迫不及待地追问。
呵呵,我出马还不是手到……擒来!得意洋洋的郭亮哼着京剧曲调,摇头晃脑地清唱了半句。
真的?快!仔细说说!白芳兴奋地问道。
还别说,多亏了青青这小子出的主意,要不然哪里这么顺利啊!夸了曹青一句,郭亮仔细说了起来。
当初6士良去深圳是三人商量了半天才定的,一是因为6士良做事比较谨慎,二是因为6士良家里本就是广东人,听得懂也会说粤语,三是因为和已经有了家庭的郭亮相比单身一人的6士良没什么牵挂,最后才敲定由6士良去深圳。
到了深圳后,说着一口粤语的6士良很快就在当地安定了下来,而且他还用钱在靠近中英街地附近搞个店铺,表面上做着小买卖,暗中通过摸来的渠道采购大量内地急需的商品,再通过其它方式往上海。
在华亭路开着小摊位的郭亮其实就是上海的收货人和批商,别瞧他的摊位表面生意清淡,其实这个摊位仅仅是用来掩人耳目,私下里郭亮联系到了不少下家,每当6士良的货一到,他立即转手就通过下家把货了出去,快进快出利润虽然不是最高,可要说出来也让人足以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