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行全集 > 第二十三章诱惑

第二十三章诱惑

2025-03-30 19:31:10

黄河浮桥上。

北宋末年,气候正处于从寒冷朝温润转化阶段。

温暖多雨的气候使地农业极度地发达。

也因此,退居江南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财政才不至于崩溃,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入冬这么长时间,河水居然没有上冻。

低头看下去,浑黄色的黄河如同一锅铜汁正在暗夜里咆哮,甚至还带着金属的光芒,凝神看去,却是点点浮冰。

杨华手中长矛斜指前方,正面那个骑士一冷,猛地一拉缰绳,战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险些将马上的主人掀下河去。

混蛋!马上的骑士一鞭抽过来:何人敢挡监军梁公公的驾,仔细你的狗眼。

这一鞭落到杨华这个沙场老兵眼里自然是有软又慢,他长矛一挥,朝那人肩上横扫而去,碰!一声将他从马上拍了下来。

那个骑兵大概是因为着急逃命,身上也没穿盔甲,这一矛下去,只拍得他浑身剧疼,在浮桥上蜷曲着身体,疼得叫不出声来。

这一下疾如闪电,转眼之间就分出胜负,看到地上那个失去行动能力的同伴,其余骑士都吓了一跳,纷纷抽出马刀,叫嚷着要扑上来将杨华砍成肉酱。

就在这个时候,杨华身后的李鹞子已经拉开了大弓,一箭射来,将为首一个骑兵射击得头破血流。

还好在射击之前李鹞子已经去了箭头,否则他已经被射出脑子来。

李鹞子尖锐的带着金属颤音的嗓音传来:都不许动,否则我下一箭就不认人了。

李鹞子臂力强悍,手中大弓是特制的一石二斗复合弓。

一听到他开弓时那道强劲的声响,马上众人知道厉害,且不说这一箭若被射中,立时就要被射出一个透明窟窿。

就算想躲桥上也是狭窄异常,更是避无可避,真要惹恼了这个党项蛮子,只怕用不了片刻,这群人就要被他一一点杀个干净。

众人都齐齐地拉停了马头,同时将头转向梁方平。

杨华,你要做什么,快快让开道路,想被我军法从事吗?大约是河上风大,梁方平一具胖身子在马背上不住乱抖,我是梁公公。

见过梁公公。

杨华假装刚认出他的模样。

,走上前去,一拱手,在下将虞侯古松,接何灌将军令,任何人不得过黄河大桥,违令者斩。

梁公公还是请回去吧,末将地位卑微,公公是何等尊贵的人物,想来也不至于让小人为难。

大胆!梁方平怒喝一声:杨华,你吃熊心豹子胆了,敢来拦我的车驾。

我是监军,一军之首,何灌也得听我的。

还不快快让开,仔细我请军法斩了你。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古松突然放声叫道:梁公公,我是虞侯,都中军法归我管。

我接到的命令是任何人不得过桥,不管是谁。

没错,我认得你是梁公公,可军法不认得。

前有金人大军,后面就是东京,公公现在抛下大军独自过河,难道是临阵脱逃不成?就算见了何将军,一样军法从事。

梁公公还请拨转马头回去吧。

放肆,你们这群贼配军什么身份,竟如此同我说话。

来人,杀将过去,把他们通通给我砍了!梁方平被这几个小兵堵在桥上,心中大为恼怒。

他本是一军之首,像杨华这样的小都头,平时低眼看上一眼都没兴趣,现在却被人拦在这里,口气也是异常无礼。

顿时摆起官威,出言恐吓。

谁敢过来?李鹞子又是一箭射出,将一个骑兵的帽子射落。

那顶铁盔在桥板上当!一声弹起,又落进黄河之中,转眼便被滚滚黄水卷得再不见踪影。

那群骑兵面面相觑,都被这一箭吓住了。

动手,动手,动手!梁方平气得不住拍着马头,可吼了半天,却没一个人上前。

实在没法可想,但那天金人骑兵那一箭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这两日他常常在梦中被惊醒,浑身都是冷汗。

等身体一好,立即就带着十个亲兵往南逃来,却不想竟被杨华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被拦住了。

时间一点点流逝,双方都僵持在桥上。

梁方平被暴烈的河风一吹,身上又开始颤抖起来,只觉得头疼脑热,浑身酥软,尚且为好得完全的身子又开始发烧。

他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这里下去不成。

只得缓下语调,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杨华:杨都头,还请你让出一条通道吧。

回东京之后,我拟向官家为你请功,升你做殿前值班直虞侯。

此言一出,桥上众人都神色耸然。

殿前值班直虞侯是殿前司的都指挥使的四个副手之一,品级虽然不高,却因为是皇帝的亲兵,直接拱卫宫闱禁中,地位尊贵。

若在其中历练上一段时间,将来外放,至少能做到一军指挥。

实在是一步登天的捷径。

若说杨华不动心那是假话,乱世即将来临,在没有比手头直接掌握一支军队来得实在来得安全。

可转念一想,杨华突然醒悟过来。

可恶,差点上了这家伙的当。

现在梁方平被自己捏在手中,要想脱身,自然要许下大大的好处,可保不准回去之后就翻脸不认人。

这些北宋的官员,还有何节操可言?今天自己是大大地将他得罪了,将来一有机会,人家还不找个机会把自己弄死。

自己同梁方平地位相差悬殊,真要到那时,自己是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

再说了,开封城破在即,自己做了殿前司军官,以后就没机会从这战乱之城脱身了,送死的事情咱可做不得。

再说了,如果能够将梁方平赶回汲县,逼他背城死守。

金人长途奔袭,没有后勤,只要将他们拖延在城下。

用不了多长时间,自会撤退。

如此一来,靖康之耻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了呢?回头看了一眼夜色深沉的南方。

那边是开封,有着一百二十万人的世界中心。

我可以的,这段历史可以被我这么一个小人物改变的。

虽然我并不崇高,虽然我性子里带着现代人的猥琐和世故。

可我也是汉人,我身体了有一个古代武士不屈的呐喊,我们同有一腔热血。

如果能救下开封城中的一百二十万人,个人的命运还算得了什么呢?虽百死而不悔!想到这里,杨华坚定下来。

他脸上带着微笑,依旧保持恭敬的态度,道:多谢梁公公提携,小人不胜感激。

杨都头,你……身后,古松已经怒喝出声。

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梁方平的临阵脱逃早就怒不可遏。

以前,他本对杨华战场上的英勇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没想到现在被梁方平轻易地拉拢了。

心中即觉失望,又感大大的痛心。

听杨华语气温和,梁方平松了一口气,笑道:杨华,你果然是个知事体的人,我不会忘记你的。

说着话,他对手下众人喝道:还不快走?众骑兵都应了一声,可却没人动弹。

眼前依旧是杨华那柄明晃晃的长矛。

杨华坚定地站在桥中,矛尖如毒蛇的信子一样在夜色中吞吐闪烁。

他面色一整,换上一张狰狞的青脸:梁公公,我答应放你过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