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时明月全集 > 第1015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上)

第1015章 画满雪花的房间(上)

2025-03-30 19:17:39

王夫人是进士之女,出生官宦人家。

这一刻,她穿的裙子没有带任何配饰,因为要下田劳作,她的裙角提的很高,以至于走动之间露出了赤足。

她光着脚——这位因苏诗而名传千古的女人,竟然光着脚。

走了几步,赵兴终于忍不住,他不顾王夫人的诧异,狂奔到苏东坡劳作的那片山坡,就蹲在东坡田里嚎嚎。

她为什么光着脚——是因为要下田劳作,草梗坚硬,会把鞋磨破。

为了节省鞋子,她只好赤足劳作,宁肯自己的脚受伤。

今天,如果不是赵兴突然来访,而是那种正式的拜访,也许王夫人会特地穿上鞋子来迎接他。

可现在她没来得及换装,这就是她刚才站在院内不肯出来,并催赵兴离开的原因。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悲骇的?中国官场超级倒霉蛋、亚洲千年超级偶像、铭传千古的大文豪、苏东坡的妻子、诗画里的人物,竟然买不起多余的鞋……然而,……,然而苏东坡却买得起酒。

这是何等的柔情!赵兴在东坡上哭的惊天动地。

王夫人起初诧异,继而默然。

她默默走进自己的房子,唤出长子苏迈——也就是刚才坡上那名牵牛人,来招待赵兴。

苏迈显得很沉默,他站在山坡上等赵兴哭够,期间没有一句劝说的话,直到程夏的到来,才打破了僵局。

在自己学生面前,赵兴不能不维持一副师长形态。

他擦干眼泪,指挥学生将携带的礼物搬进房内。

王夫人领着另两位小孩一起出来拜谢,期间,还有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也出来向赵兴行礼。

这名临产孕妇就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小妾朝云。

苏轼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多么困苦,都有朝云这样的芳草与他朝夕相处。

朝云十二岁时沦落风尘,卖唱为生。

苏轼与王闰之游西湖,听到了她美妙的歌声,于是毫不掩饰的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两相宜。

心细的王闰之看出了丈夫的心思,暗中把她买下,遣人送来给苏轼当丫环,苏轼笑纳之。

后来朝云成为苏轼的第三任妻子。

苏轼曾经妒嫉过柳永的女人缘,而柳永却打心眼妒嫉苏轼的女人缘。

柳永的多情在于同一时间同时爱着多个女子,而苏轼的多情则是在不同的时段,一心一意的爱着某一位女子。

所以,柳永是浪子,苏轼是好男人。

学生们已送完赌债,赵兴还不想走,他强调不放心东坡先生,苏迈无奈,领着他来到苏东坡的卧房……嗯,此时苏东坡的鼾声虽然低了很多,但近距离感受那形同炮击般的雷鸣,依然让赵兴充满震撼。

这是一间满房画满雪花的房间,苏东坡的浪漫气质在他这间卧房中展露殆尽。

那时候,大多数人还没有房屋装修的概念,而苏东坡却在房间里画满了漫天的雪花,并把自己的卧房命名为雪屋。

就这样,一间小土屋,因飞舞的雪花变得素净典雅。

据说,徐君猷知州来苏东坡这里做客的时候,看到苏东坡如此装饰自己的卧室,很同情的说:住这间房子里,你一定感觉很冷清萧瑟。

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曳的松、竹、梅,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意思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

于是,人世间便有了岁寒三友的说法,并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赵兴不知道这里就是岁寒三友的圣地,他只觉得苏东坡这样的人物,就应该住在如此素净雅致的房间——一间普普通通的小泥屋,因为苏东坡的浪漫而成为一座圣殿,这样才相称……等等,墙壁上的雪花是用什么颜料画出来的——赵兴凑近那些雪花,难以置信的打量了一下,又震惊的望向依旧酣睡的苏东坡。

竟然是石灰。

他怎么知道可以用石灰刷墙?难道宋朝已经有石灰了?赵兴指着墙上的雪花,目光转向苏迈,以目光询问。

但苏迈却仿若不觉,他的面容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神态恭敬的叉着手。

苏迈的性格沉静是因为境遇的惨变,当年苏轼贬谪黄州,无处居住,只好借寓黄州定慧院,他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据说,这首诗还有一个八卦故事:有位宋人爱这首诗爱的不得了,亲到黄州访问故老,以感受这首诗的魅力,没想到竟问出了这首小词背后的一段八卦——这词是为一位姓王的女子而作的。

据说(怎么又是据说),苏轼在谪居黄州时,邻家有个女生天天隔着墙听苏轼读书。

当时的女子是很少读书的,善于读书的男性在她们眼里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这个小女生天天听着苏轼读书的声音,渐渐沉迷了进去。

她正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家里要给她定亲事了,但她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择婿观:要嫁就嫁个读书读到苏轼那种水平的人!这句话实际是说:非苏轼不嫁!这个理想显然并不现实,于是非苏轼不嫁也就只能变成独身以终老乃至郁郁而终。

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惨死在苏轼的魅力之下,并为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老话下了一个凄美的注脚。

苏轼为了这位痴情的女子写下了这首《卜算子》,成就了一曲千古的爱情挽歌……这段八卦是真是假难以分辨,但词中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苏轼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

诗里有寒冷两字,是在说他当时住的房子又寒又冷——从那时起,苏迈就变得不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