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78年清明节,中国对越南宣战,打响自卫还击战第一枪。
萍手术的日子也恰好在清明节这天。
妈在姑妈家很早就起床了,洗漱完毕,等待天亮。
天一亮,妈就出门了,她要去黄浦江边遥祭祖先,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儿子平安,手术成功。
清明和冬至是传统的祭祖日。
家乡习俗,早烧清明,晚烧冬,清明祭祖要早一点,冬至祭祖可以晚一些。
即使文革风声最紧张期间,也没有停止过。
家家户户起早摸黑,悄悄地、偷偷地祭一下祖。
也就是烧几刀草纸而已。
妈一个人来到黄浦江边,面朝西南方向,家乡的方向,虔诚地磕了几磕,然后默默许愿,点燃带来的纸钱。
看着纸钱化为灰烬,妈才站起来,转身向轮渡走去。
她要去医院送儿子进手术室。
萍手术前一天晚上护士就为他通便洗肠,且遵医嘱不得进食。
妈赶来的时候,萍已经在护士的帮助下换上手术衣服,从病床上下来,爬上转动着四个小圆轮的活动床。
妈的出现,终于让萍呯呯直跳的心稍许平静了些。
萍躺在四轮活动床上看见妈的眼睛一眨不眨望着自己,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嘱咐要关照,又似乎像出门临别前的回望……就这样,萍默默地看着妈,妈无言地望着自己的儿子被推进电梯。
妈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为了儿子进手术室有一个好心情,妈自始至终没有在儿子面前流淌一滴泪。
妈的泪一定在往肚里流!最后,萍被推进了手术室。
无影灯下,女麻醉师轻声地询问萍的名字和年龄。
女麻醉师母亲一般温柔的话语让萍慌乱的心渐渐地安定下来。
然后护士拿着一个像头罩或面罩一样的东西罩住萍的头和脸。
女麻醉师还在和萍说话。
萍觉得女麻醉师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远;而自己回答的声音更低,连自己都听不清。
萍不再感得害怕,手术台仿佛春天里绿油油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丛,无影灯像阳光一样温暖。
春天倦煞狗,萍困了,要睡了……手术很顺利。
萍仿佛长长地睡了一觉,直到第二天,才苏醒过来。
第二天夜里非常难挨,感受只有一个字可以表达——疼!第三天发生了意外。
萍的呼吸不畅通,喉咙里有一小块痰影响呼吸,因为身体虚弱,又咳不出来。
渐渐地,萍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最后脸色都变了。
妈赶紧叫护士,护士立即向医生汇报,同时准备手术器械。
医生来了就手术,把阻在气嗓管里的痰去掉。
医生说,如果再晚几分钟,小命就没了,萍就会窒息而死。
这样,萍的喉咙上又挨了一刀。
一个星期后,第一次下床大便,萍挣扎着爬起来,腿软软的,差点倒在地上,幸亏妈扶着她。
萍非常非常惊讶,惊讶自己的身体竟如此的虚弱!难怪一口痰都吐不出来!这之后,萍躺在床上,望着窗外一天天变绿的树枝,开始想家。
到后来,晚上做梦也想。
最想的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
这种刻骨铭心的想念在萍是第一次。
终于出院了!妈准备到姑妈家住几天,让儿子再养几天回去。
萍却一天也待不下去,他的心早已飞到千里之外!萍每天都催妈去买船票。
终于住船回家了!江上风大,妈不让萍出舱。
萍只能坐在舱内,想像着江上的风景。
正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啊。
到了高港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他们买到中午往泰州的船票。
上了小轮船,萍坐的位置正对窗口。
小轮船行走在人工开挖的,笔直的运河上,两岸除了绿色,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金黄的油菜花。
啊,油菜花,金黄的油菜花,家乡一定也是到处开满了它!萍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家。
金黄的,触目惊心的油菜花,萍仿佛闻到了它淡淡的的清香,油菜花香有一丝特有的甜甜的味。
放学的时候,他们三五成群,奔跑在两边开满油菜花的乡村小路上,身上沾满了油菜花黄,他们会情不自禁掐几枝含在嘴里。
更调皮的,会折一根柳枝当鞭子,抽打油菜花枝。
这个游戏非常尽兴。
一鞭子下去,油菜花枝的头,便纷纷落地;再抽,油菜花前赴后继。
但是这种行为常常招致乡亲的责骂和父母的暴打!运河两岸的油菜花啊,你们仿佛是高高举过头顶、盛满蜜汁的酒杯!运河两岸的油菜花啊,你们这些春天的狂欢者,从萍的家乡呼啸而来!运河两岸的油菜花啊,为什么不开口说话,是不是来接萍回家?油菜花!油菜花!运河水静静地流淌,萍朝家乡的方向翘望……关于《上海治病》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参加完一个聚会,已经十点多钟。
可能聚餐时喝了两杯红酒,情绪有点亢奋。
之前,早就有写这一段的准备,因为忙迟迟未能坐下来。
当我修改完《上海治病》,抬头向窗外望去,天已蒙蒙亮。
虽然熬了一个通宵,但我丝毫没有睡意,依然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如今,先天性心脏病我们扬州也能治,但医疗费一般农民家庭还是承受不起。
具体要多少笔者没有咨询,估计起码得七八万。
前几年有个爱心慈善活动,贫困家庭可以报名申请免费手术。
当时萍到上海治病,医疗费加各种费用,花费六千多元,这个数字,对一个农民家庭,在当时是天文数字。
我要把《上海治病》献给我的父母,同时献给金公。
金公即我的恩公。
可是斯人已逝!金公已经两年前去世。
金公的父亲不是我们扬州人,据说是北方人。
金公小时候,大家都叫他小侉子。
金公的父亲是抗日将士,国民党的小军官,后来阵亡了。
金公为人豪爽,且善饮。
工作后我曾去沪看过他两次,他看一眼我带的礼品,只说一句石头往山上背,然后就拉我喝酒。
与其说他陪我喝酒,不如说我陪他。
因为我动过手术,他并不劝我喝酒,也不给我倒第二杯。
要不就是自斟自饮,要不就是我给他斟。
——金公死于肝癌,是否与酒有关?看得出,我去,或者说看到我,他非常高兴。
树长千尺,落叶归根。
金公临终前要求回到故乡,金公最后死在苏北老家(我姨妈家),应该是瞑目的。
可是,我却在他临终前,因为忙,且远在异乡,没有能到他身边,再看他最后一眼!这使我愧疚,良心不安,也是我此生的遗憾。
他虽然年纪与我父母差不多大,但与我平辈,可是我却无法开口叫他一声哥哥,因为哥哥这两个字份量太轻太轻,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他帮助我的父母,使我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他犹如我的父母一般!回家收稻今天下午回家收稻子。
母亲昨天打电话说,稻子黄了,该收了。
我把《逝水东流不复还》的小说类别从爱情婚姻改为乡土小说。
那么,《逝水东流不复还》到底说些什么,或想说什么?这是一篇反映改革开放初期风风雨雨以及三十年来反反复复的纪实小说。
《逝水东流不复还》企图再现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混乱以及乡村青年迷惘的情怀。
同时谨将此篇小说敬献给我亲爱的表弟。
是你在我身陷逆境、横遭厄运、走投无路之时,伸出了援助之手,收留了我,我在你那里疗伤、反思近两年,我的灵魂才不至堕落;是你在我沉沦之时、绝望之时,拯救了我,你的慷慨、你的热情、你的无私温暖了我,给我带来无限温馨、慰藉,才使我走出人生的阴影;是你给了我执著追求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我活了下来,并生存至今。
总之,是你拉了我一把,我才没有被滚滚红尘湮没。
那一段生活一转眼过去快二十年。
我很幸运——二十五年前,同批招工进厂的二十四名农家子弟高中毕业生,我是一进厂就被分在供销科的两名之一。
大家都很羡慕,以为我有后台,实际没有。
再说句实话,如果我有后台,不会混成现在这个样子!所有说,我很失败——我昔日的同事有不少成了百万富翁,甚至企业家。
惭愧!回忆二十年前的生活,那时候不懂得珍惜,直到失去才觉得珍贵。
之后我吃了很多苦,从米箩跳到糠箩。
托亲友帮忙,感谢他们,我没倒下。
当局者迷——后来我才知道,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但在当时,我真的是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度迷失自我。
也许是年轻无知,也许是意志薄弱,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我不能坚持,只得放弃。
我的心厌倦了那一种生活,我只能听心的。
放弃其实也是一种不是选择的选择。
谈不上遗憾,谈不上后悔。
……少年得志,往往不懂得珍惜。
青春年少,春风得意,那一段人生风光时期,真的是踌躇满志啊!韶华一去如逝水,不复还。
匆匆,太匆匆。
……**年是萍人生的转折点。
对萍来说,**年是疯狂的一年,先喜后悲,乐极生悲的一年。
就象那年的学潮一样,总的来说是个悲剧。
萍的辉煌,随着学潮的结束,灰飞烟灭;萍的命运,也随即跌入人生最低谷。
萍的人生之路在**年猛打了一个陡弯,然后彻底改变了方向。
……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满就要损,盈了容易亏。
万事万物皆如此,萍也没能逃过这个宿命。
马上就走,过两天回来。
临走前罗索几句,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也是自己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