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军,也知道了前锋军多发生的事情。
出人意料的是,山越居然会主动进攻。
这完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而且这次计谋,明显比上一次好了许多。
要不是误打误撞之下,先派出太史慈防备凌统冒进,或许他们还能成功。
这时,鲁肃说道:以己之短击我之长,确实出乎意料。
而且此计单独用,并不会见效。
不过连上前一计,真乃妙也,令人防不甚防。
正是,庶料想当时就算凌统追出,等他的又将是一个埋伏。
好一个连环计。
徐庶说道。
连环计?我听后心中暗暗当心。
三国之中,我记忆中最出名的就是庞统了,希望这时候不要对上他。
不过我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现在的庞统也就二十岁出头,应该早就出仕了,现在应该是在各地游历吧!不过我也希望这个想法只是杞人忧天。
不过我在心中疑惑,徐庶也很疑惑。
因为这种手法,很像他的一个好友——庞统。
联想到先前的计谋不足之处,徐庶便有七分把握确定此人便是庞统。
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吸收经验,再算计我军,并且所出计谋与上一计相扣,正是徐庶能够确信他是庞统的原因。
于是徐庶说道:主公,出此计之人不简单,请主公令庶至前军指挥。
徐庶要去前军,难道这人真的如此棘手?看来要小心应对了,于是我同意了徐庶的建议,并且我又拨了五千士兵,并且派遣董袭全程保护徐庶的安全。
徐庶来到前军之后,先是表彰了太史慈救援及时,并且还告诉了凌操他们,此事并不怪他,全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所致。
随后便下令全军整顿,继续前进。
不过徐庶事先令戴乾把前方所有的情报都要送一份来前军,好判断形势。
不过行军半日之后,忽然收到一条消息:山越军此时正在大规模清扫山中的丹阳士兵,似乎是不让其继续探路。
看到此消息,徐庶心道:终于是要出手了,就让我看看你到底是不是士元。
于是徐庶也下令道:全军停止前进,令戴将军集合部队,与我军会合。
凌操将军,带军四处巡逻,防止山越袭击。
众人领命下去之后,徐庶又写了一封信,差人送到中军。
而我在中军收到徐庶的信之后,便拆开来一看,居然是要我停军。
我向鲁肃问道:元直来此信,意欲何为?鲁肃稍微想了一下后道:山越军开始不让我军取得情报,应为同一人之计也,恐其后又将出计。
徐大人应是想与那人斗计,恐主公大军一至,便吓跑了山越军。
斗计?山越之中,还有什么人如此厉害,还需徐庶如此看重?既然他想斗计,我便随了他了。
于是我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并且专门写了封信过去,言明我绝对支持他。
徐庶见到我的信,信心大增。
等到戴乾全军回来之后,天已经黑了。
看着黑黑的天空,徐庶想道:汝之意图太过明显。
于是下令道:除警备部队外,其余将士立刻休息,埋锅造饭,二更全军集结,听候命令。
二更时,全军集结完毕。
只听徐庶说道:令各位将军二更起来,便是因山越可能会在三更之后袭击我军,因此先令将军们早些休息。
军师是说,今夜山越会来偷袭营寨?凌操问道。
可是军师又如何能料定偷袭乃是三更之后?慈观山越军封锁山中消息,便以为山越军会偷袭我军,为何军师能够如此确定?太史慈也问道。
那人正是利用此等思想,欲令我军无从休息。
且山越大军未追赶戴将军撤回,可见其主力并不在附近,因此庶断定山越袭击,必在三更之后。
徐庶解释道。
况且三更过后,最易犯困,正是偷袭之好时机。
徐庶解释完之后,众将方才明白。
随后齐声道:请军师下令。
徐庶下令道:营寨东面有一小山,戴将军可带丹阳精兵前去埋伏。
到时将军还需注意周边情报。
如若山越从此方向前来袭营,将军切记不可阻拦,放过便可。
将军之使命,乃是从后方袭击山越军。
戴乾听后,便领命下去准备了。
徐庶又下令道:董将军,与汝三千兵马,行至我军左后方寻一高地埋伏。
吾料此次偷袭并非如此简单,因此将军之兵马乃救急之用。
将军切记,以我军后方之高塔上之火为号,着火之时,便是将军出兵之时。
董袭领命下去了。
随后徐庶说道:其余众将随庶布置营寨。
营寨布置完毕,因为不知山越会从何处来偷袭,因此四面都有埋伏圈。
而且在营后的高台还特别加固,以防在战乱之时被士兵推倒。
三更时候,众人都十分亢奋,都是聚精会神地盯着各个营口,生怕漏了一人进来。
不过山越军似乎与他们开了个玩笑,直到四更的时候,始终不见一个人影。
在此期间,徐庶所受的煎熬是最大的。
因为计是他出的,命令是他下的,如果山越军不来,自己大军却半夜未睡,肯定会影响到白天的战斗。
眼看着就要到了五更时间,许多将士已经没有耐心的时候,太史慈忽然说道:军师,前方有异动。
徐庶放眼望去,发现还是一片漆黑。
当然,徐庶的眼力哪有箭术超强的太史慈好。
不过既然来了,自然是提起精神,命令下去加强戒备。
果然,在西门上的草人忽然间倒了下去,而这,也预示着偷袭的开始。
随后寨门被打开,几千山越士兵悄悄潜入。
而这样的情形,也在南门上演。
见两门的山越都进了埋伏圈,徐庶也不再等待,直接发动攻击,并且从北、东二门抽调部分士卒前来助战。
正当抽调兵力一加入战场的时候,北门忽然遭到了猛烈的进攻。
不过此时正好戴乾赶到。
从侧面包夹住山越军,令其不能突破防守进入营中。
此时的徐庶见三门都有战斗,而自己原来以为战况最为激烈的东门居然没有一点动静,自然是疑惑。
不过现在东门防守薄弱,而本来支援后方的戴乾已经去支援北门了。
现在只好把身边的护卫队派到北门防备了。
不过徐庶还是算错了,山越最终选择进攻的地方却是南门。
面对突然加强攻势的山越军,南门的守备显然不足已应对。
徐庶见自己最终还是算错了地方,也没有懊恼,连忙命令东门守卫支援南门;而戴乾的丹阳兵分出两千前去东门防守;最后命令发出信号,令董袭伏军尽出,支援南门。
如此下来,营寨算是守住了,不过损失却比原先算计的多出了很多,而且山越也没有损失多少,可以说双方打成了一个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