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一碟花生米见了底,酒斟了两回,茶也添了一次,双方还在无关紧要地闲扯着最近天气不错秋收很好你发体了你也发福了之类的废话。
四日后,我跟随萧暄前去谈判。他们一个个严阵以待肃穆庄严,就我暗暗兴奋仿佛参加旅行团。
但是到了那里,一盆冷水当头淋下。南竹县是个小地方,屋舍简陋,街上尘土飞扬,百姓衣着简朴,车马一过满街鸡飞狗跳。那酒馆也果真如描述中一般清凉简朴通风采光良好——充顶了也只能塞三十个人吧。
难怪选这里,有啥动静都一目了然。酒馆主人是个胡子大叔,有着江湖人的身材和神秘感。自己店里兵戈林立,他无动于衷,自己拨着算盘珠子算账。
然后,赵策先生迟到。萧暄倒见怪不怪,他爹该给他起名字叫守时。从我认识他起,上学、吃饭、聚会,甚至抢女人,无一不晚到。
他这次要准时来了才有猫腻。
萧王爷慢条斯理地喝茶。外面一个悦耳男声响起,数年不见,燕王一如既往牙尖嘴利不饶人。
赵公子翩翩而来。的确是翩翩,一身白衣,金冠玉带,容貌清俊端庄,可惜神情十分缥缈,好像没睡醒。都说他是名扬天下的才子,可是同样是才子的宋子敬身上的那种文雅内涵,在他身上统统看不到。
这样的人,却不远万里深入敌军来谈判。萧暄笑着站起来,这次不算迟得太久。我识趣,低头退到众人身后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听到赵策的声音,王爷安好。萧暄亦笑道:侯爷也安好。很好很好。赵策兴致勃勃,大家都好!
我有点忍不住笑了。好在萧暄接着朝赵家带来的几个官员打招呼,王大人,刘大人,马将军……竟然认识大半。被点名的官员笑得都很勉强,碍于面子也不得不礼貌应答。两方入座,热茶酒水端了上来。结果赵公子张口说:饿了,上饭吧。有八宝鸡吗?
胡子大叔不客气,这里只有茶和酒。赵策抱怨萧暄,老六,你太小气了,没有诚意也得有钱。大老远的被那帮老头子逼来同你谈判,一口饭都吃不上。
那帮老头子就站在赵公子身后,脸色不大好看。萧暄把花生米的碟子往赵公子那里推了推,得了,得了,花生也是粮食。赵公子没办法,只好拣花生米吃。见此情形,我的心碎了一地。这就是我梦想中精英成群华盖交织威严肃穆具有历史意义的谈判吗?
眼见一碟花生米见了底,酒斟了两回,茶也添了一次,双方还在无关紧要地闲扯着最近天气不错秋收很好你发体了你也发福了之类的废话。萧暄在我那里省略去的耐心估计全用在了这里,气氛好得犹如蜜里调油,两人完全一副友好邻邦你来我往互相帮助共同繁荣一道发展的架势。皇帝不急,太监自然就会急,赵公子身后的白胡子文官们又是瞪眼又是咳嗽,十分有表现力和张力。
可惜赵策背对他们看不到,却让我们一干闲杂人饱了眼福。
他们也都是赵相亲信,朝中重臣,这次陪同前来和谈肩膀上背负着的重任,恐怕就是督促这位没什么责任感的公子履行自己的职责。于是,有个白胡子老头忍不住,凑上来轻声道:侯爷,您看……赵策莫名其妙地看他,看什么?老头僵硬地笑着,不是看什么。而是,您这酒也喝了,花生也吃了,是不是该……
该走了?老头脸上的笑快挂不住了。旁边同僚看不下去,出来帮他一把。
侯爷,出来时丞相交代的事,你可别忘了。赵策不耐烦,一路上你们都在我耳边唠叨,我能忘了吗?萧暄只是淡淡地笑着,优雅地端起杯子轻抿一口酒。表情既不是讥讽也不是同情,风轻云淡,似乎对方的争执同他没有丝毫干系。
谈判桌也是战场。赵策搁下筷子,对萧暄说:我记得小时候我们都还在太学里念书时的事。一次校场上练习射箭,樊将军要求我们百米中红心。
那本来很简单,你练得不耐烦了,鼓动着谢老二还有小韩他们一起要求射飞靶。
樊将军笑你们年纪太小,拉不动大弓,更射不了那么远的飞靶。
你却不服气,坚持自己能行,于是当场就拉弓练习。
此后半个多月,你一得空就去校场拉弓射靶,酷日当空,风雨无阻。
不管是汗如雨下,还是双手血肉模糊,连谢老二都看不过去劝你,你却咬牙不肯停歇。
那些日子我都记得模糊了,却清楚地记得后来在樊将军面前,你拉弓连射三箭,分别射中三只飞靶时,樊将军的震惊神色。
哈哈,他本为了打击你,还故意叫人把那三个飞靶加快了速度。
萧暄轻笑,都是少年血气方刚鲁莽冲动时的往事了,你提它做什么?赵策说:我只想说的是,我知道你的为人,一旦认定了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身后的官员神色都一变。现场气氛顿时紧张。
我只察觉宋子敬不着痕迹地往前迈了小半步,将我挡去了大半。萧暄放下酒杯,俊逸的面容上还是一片祥和,仿佛真的只是和少年好友煮酒闲聊往事一般。也正因为是好友,所以不需言语,彼此了解至深,心意相通,所谓谈判,就成了政治手腕下的一个小小闹剧,成了两个男人之间通气的契机。谈本无可谈,他不会为旧友几句话而改变初衷,他也不会拿出金钱名誉诱惑收买。一个是野心勃勃的复仇者,一个是清高爽落的书生,都有自己坚持的宁死不肯弯折的风骨。
阿策,还是你了解我。萧暄淡然一笑,你放眼看看如今的大齐,冗官浮泛,凌虐下民。
机构亦是叠床架屋,尸位素餐。
如今又有赵党当道,上欺蒙皇上,下鞭挞百姓。
我是萧家子弟,自幼钟鼎禄食,受百姓奉养,如今见此场面若还是继续呼卢浮白放浪山水,不但对皇上不忠,身为臣子不肃谏厉诓,也是对天下子民的不义,见民于水火而无动于衷。
赵策脸色肃穆,却一言不发,并没有辩解反驳的意思。赵策身后的官员已经按捺不住了,侯爷!丞相交代的……你们是说客还是我是说客?赵策话语依旧清淡,可是却有说不出来的分量,一下让身后人收了声。爹也真是,明明知道成不了的事,还偏偏丢给我来做。仓促地来,灰溜溜地回去,不是惹笑话吗?枉我东齐才子盛名,脸丢到姥姥家去了。
不知道被点了名的赵家老太太会不会在京城里打喷嚏。不过赵公子显然不在乎这个,继续说:我姓的是赵,所作所为,自然不会愧对父母养育。
赵家的福或是孽,我也自然会一并承担,绝不推脱。
而老六,你也有你的立场和责任。
你斩奸除恶保家卫国,我孝顺父母保全族人,做的都是自己分内的事。
你体会不了我的艰难,我也左右不了你的抉择。
我们彼此不苛责不要求,待到最后对决时刻,自有命运作安排。
萧暄依旧无言,眼帘低垂表情平静,我却看到他握着酒杯的手在发抖。意气相同情投意合的好友,终究殊途,甚至有可能避免不了将来挥刀相向。谁都不愿意,可是这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是笑傲江山建功立业君临天下必须付出的代价,是要得到那个权力集中下的最高点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赵策显然不是第一个离他远去的亲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萧暄当然也早就做好了这般心理准备,来承受一次又一次撕心裂肺的离别分道扬镳天涯路,他在索取失去后的补偿的同时,也深深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
只是,他的心,会在这一次次的舍弃中,变得坚硬,变得冷酷,变得麻木。
而面对这样无可避免的伤害,我所能做的是什么呢?我可以走过去,给他一个拥抱;我可以陪伴在他身边,帮他熬过伤痛,可是我没有办法把他从这条路上拉走。我只能看着他一步一步走上那至尊之巅,万朝来贺,同所有人一样,仰望着他,依靠着他,放弃自我。
赵策已经站了起来,丝毫不理会脸色发白几欲昏倒的文官,转身要走。萧暄一动不动地继续坐着,手里还捏着早已空了的酒杯。
公子不忍,我等就代公子行事!一个武将猛然暴起,拔出长剑跃身刺了过来。他的剑还未近萧暄身前,整个人突然被一股力量掀到一边,惨叫着捂住前胸。所有人都被这突然变故惊住,两方侍卫都拔出剑,却都不明情况,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