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分享蛋糕(4)

2025-03-30 16:25:21

资料来源:联合国发展计划。

贫困的衡量怎样用最好的办法来衡量贫困是统计学家们争论了很久的一个问题。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使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

绝对贫困的衡量标准是一个人的实际物质生活水平是否低于某一给定的标准。

那个标准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以能够满足当时人的基本必需的生活消费(基本住房、食物、衣服和其他必需品)的收入水平为基础而制定的。

购买这一系列必需品的花费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取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划分贫困的标准线也随之而变动。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它忽视了社会最低生活水平标准的变化。

在一百多年以前,拥有一个室内的抽水马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今天这件事被认为是保持礼仪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必需品。

一个世纪以前设立的贫困线想当然的会假设人们会一直依靠室外设施生活。

以此类推,电视机、接受教育、医疗保健、交通和其他设施等一度被认为是奢侈品,而在当今社会这些东西很明显都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大部分贫困专家倾向于使用相对贫困标准。

根据这个标准,一个人是否贫困,取决于这个社会上其他人的收入水平。

如果一个人或者家庭的收入低于整个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那么他们会被认为是贫困,即使他们的收入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求。

这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感觉到贫穷(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们整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主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而不是他们的绝对生活标准。

因此相对贫困而不是单纯的绝对贫困被认为是对不平等程度的衡量。

不同的贫困衡量方法会产生非常不同的评估结果。

美国政府使用了一个自1964年以来一直未更新过的绝对贫困标准。

若使用这套标准,美国的贫困人口在过去的25年中略有下降。

但是若使用一个相对贫困指标(收入少于平均收入的50%的人口比例),美国的贫困人口在稳步增长。

2004年,使用相对贫困标准得出的贫困率(185%)是美国政府使用绝对贫困标准得出的贫困率(125%)*的15倍。

贫困的衡量方法还需要根据其他因素来调整,包括一个家庭里的人数、这个家庭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还是(更昂贵的)城市地区。

*Lawrence Mishel, Jared Bernstein, 和Sylvia Allegretto所写的美国政府报告(华盛顿:经济政策委员会,2006),图6—G。

与此相反,北欧和一些欧洲大陆的经济体却拥有非常低的贫困率。

这说明虽然在新自由主义经济下贫困广泛的存在,但并非不可以避免。

那些投资于社会项目、给予劳动市场支持和采取其他积极措施的国家会产生高工资的工作,并能达到非常低的贫困率。

许多经济学家将贫困归因于穷人自身的弱点而不是劳动力市场运作的缺陷。

穷人们常被催促尽快升级自己的技能,或者加强职业道德,或者完善他们找工作的策略——总之经常是一些陈腐的建议(比如准备一份更有吸引力的简历)。

很显然,学习新技能或者改进一个人找工作的方法能增加任何一个人找到工作的机会——即使是处于劳动力市场弱势群体的工人。

但是这些永远不会消除那些只有薄弱的社会项目和劳工市场支持的经济体中的贫困,因为大量的低工资工作(以及做这些工作的低工资工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不断地创造出来。

假设美国(或者其他任何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经济体)的每一个低工资工人都从大学里毕业并且都准备了一份复杂完美的、现代的简历,一些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在美国的经济系统中仍然需要大量贫穷绝望的工人来做那些最脏、待遇最差的工作:在餐厅洗盘子、晚上在办公大楼里打扫卫生、在沃尔玛采购廉价商品,等等。

不仅如此,雇主整体上的低工资决策依赖于(很容易看出)贫困的存在。

贫困不断地提醒那些从事低工资工作的人们为什么要遵循规则并且努力工作,尽管他们做的是糟糕的工作。

因此,其他的工人群体会被逐渐地推向劳动市场的边缘,贫困和不平等由此产生了。

要想挑战贫困最终必须要挑战资本主义劳动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而不是责备或欺压那些最困苦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