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上,很显然劳动力供给往往是跟随劳动力需求的出现而产生。
这种情形有助于维持市场上双方之间的大致平衡,而这种平衡不是依靠一块几乎一直存在着的失业靠垫。
当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时,(得到政府帮助的)雇主们就故意剥夺人们的土地形成新的劳动力供给来让这些工人们在早期工厂里辛苦地工作。
当资本主义扩张之时,越来越多的人口逐渐成为工薪阶层(不再从事以前不能获得工资收入的活动)。
一开始出现的是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记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劳动力需求促进形成新的劳动力供给来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见到。
即使是在现代,显而易见劳动力供给会跟随劳动力需求的出现而产生。
当就业形势大好之时,更多的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包括妇女、年老和年轻的工人、移民以及其他增长的劳动力供给来源。
当需求较少时,这样的人们大多会退出劳动力市场。
移民可能会减少;妇女们可能会被鼓励放弃她们的带薪工作(就像是她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那样);提前退休的选择项也会被引进。
公司能够真正用尽工人们的情况当然是有可能存在的(虽然很少出现)。
资本家们通过劳动力短缺对其利润率造成的压力感受到了这种约束性。
如果失业率很低,工人们(个人和集体)会很自信来要求更高的工资。
雇主们为了留住员工以及维持劳动力纪律就必须支付得更多。
但是他们同时也将会(在政府支持下)致力于开发新的劳动力供给来源。
失业永远不会消失。
132失业:自然的和其他失业成为了资本主义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之一。
相信存在完全就业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试图轻描淡写地淡化四周我们可以看到的失业的严重性。
他们声称这不过是代表了摩擦效应(由寻找工作的人们花费在找工作上的时间所决定),或是甚至自愿的决定(这种看法假定失业者并不是真的想要工作)。
然而,在现实中失业在整个工薪阶层的劳动力体系中起着持续而重要的作用(就像我们在第8章中讨论的那样)。
雇主们需要在他们的工厂存在一个可信的失业威胁以强制执行劳动力纪律。
如果对雇主们而言失业率过低,中央银行就会出面干预:调高利率重新造成足够的失业以限制工资的增长和强化劳动力纪律。
即使他们不这样来做,由于赢利能力的减弱,投资和工作岗位的创造也最终会回落直到再次出现足够的失业。
传统经济学家已经为这种持续存在的失业命名。
货币主义学派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带有误导性地称之为自然失业率(旗帜鲜明地表示没有必要担心不过是自然的事情)。
而其他的经济学家们则更不带倾向性地称之为非加速型失业通货膨胀率。
这种理论认为如果失业率跌得过低,工资上涨的压力就会以通货膨胀的形式通过公司加以传导。
(事实上,虽然通货膨胀是工人们和雇主在失业率较低的情况下对立的一个可能后果,但这并非唯一可能的后果。
尽管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生产的增长可能会成为通货膨胀的一个来源,它却既不是通货膨胀唯一的来源也并非其最重要的来源。
)很多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试图使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来确定非加速型失业通货膨胀率的精确水平。
这些努力均已失败,现在显而易见的是非加速型失业通货膨胀率既不是固定的也非能够测量的;它作为指导利率政策的有用性因而也十分令人怀疑。
如今,现代中央银行们在努力调节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不再只盯住一个具体的非加速型失业通货膨胀率。
但是,它们仍然十分相信整个体系需要一个确定的失业率来约束工资的上涨幅度,而且它们积极有力地行动(用更高的利率)来维持这一靠垫(指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