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竞争(6)

2025-03-30 16:25:21

竞争显然会变得过于激烈。

这有可能导致某个行业的所有公司的规模低于标准效率的生产规模,这样就带来超负荷的重复浪费。

竞争会让利润降到很低从而损害公司进行新资本投资或研发投资的能力。

完全只为生存而竞争的公司将会生产劣质产品,仅仅是因为它们不能投资于生产更优质的产品。

如果一个行业的所有公司都遭受同样的过度竞争,那么整个行业将会被贴上生产劣质的、过时的甚至是不安全产品的标签。

而当公司破产时,它们的所有者和工人们都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竞争并不是免费的。

它不断给经济带来真实的和实质性的成本,而评估这些成本则必须要时常跟竞争所带来的更广为人知的好处做出对比。

115竞争的政治第8章中我们讨论了公司老板和工人们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

通常这两大阵营的利益会有冲突,可他们的利益也会有趋于一致的时候。

一家私营公司的利益在于赚得最多的利润,这让公司有了强大的、持续的动力以牺牲自己的工人们为代价,尽量减少工资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强度。

另一方面,当生产力持续增长时公司便能通过分享红利给予工人们更高的收入而不减少利润,以此购买工人们的忠诚(如果公司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的话)。

公司之间的竞争给这些关系又增加了一层复杂性。

现在,一家特定公司的工人们在本公司同其他公司竞争的过程中不得不去选择进一步理解他们自己的老板。

这种利益共同性并不十分牢固。

工人们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想得到更高的工资和更安全更轻松的工作;雇主们作为一个整体也仍然只愿付更低的工资并尽可能提高劳动强度。

但是当面临的可能是如下的选择时,很多工人将会真的开始去理解老板了,即要么给你自己的老板更加廉价地拼命工作,要么等自己的老板完全破产了然后自己失业。

试着去以一种更为开阔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权衡取舍是工会和政治活动家们面临的任务。

一家公司的工人进行自我约束或做出让步的做法可以在其他公司得以复制,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们丝毫影响不了竞争的均衡(他们所做的只是同时减少了在这两家公司的工资所得)。

而且工人们对(通过政府政策的改变以及特定工厂的集体努力)朝着自身有利的方向来改变经济力量的均衡都给予了普遍的关注,却没有意识到任何一家特定公司都有其竞争优势和劣势。

表面看来缺乏人情味的竞争逻辑已经为许多人包括很多工人所接受。

他们似乎经常会接受一些痛苦的改变——甚至是丢掉自己的工作——如果那些改变是市场力量自发推动的结果。

单个工人对于自己所服务的公司的命运几乎没有实质意义的影响,所以他们个人不必单独去承受公司失败的后果(基于同一理由也不能将公司成功的功劳据为己有)。

然而,竞争带来的毫无特色和看似中立的压力却被拿来解释难以置信的痛苦和混乱:如果一家公司破产并且所有的工人们都失业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平的,因为他们只是无法再同别人竞争而已。

但是我们不该忘记,竞争只不过是我们为不同公司(以及公司的所有者)付出努力以使他们的利润超出他人。

它并非一种自然的或不可避免的力量,它(不是为了而且其本身)解释不了任何事情,而遭受到竞争带来不利后果的人们仍然可以抱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