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所获得的利润反映了他们所拥有的资本的真实的生产能力,因此,利润反映了经济效率,具有合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一直致力于证明获得利润在经济上和道义上都是合理的,而不是剥削的结果。
43凯恩斯之后的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发展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争端和冲突。
在19世纪和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继续保持震荡上升的增长态势,偶尔会出现经济停滞和衰退,这一时期的发展符合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
但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出现,新古典经济学所坚信的那种经济自我调节和充分就业均衡的观点显然已经失效。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明显无法保证所有的资源(包括劳动力)都得到利用。
于是一些新时代的思想家出现了,他们解释了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现在不能解决就业了,而且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最著名的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英国工作。
另一个很重要的但是不为人所熟知的人是米哈乌·卡莱茨基,他出生在波兰,但同样也在英国工作。
虽然没有在一起工作,但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
他们发现,一般情况下,一个经济体的产出和就业并不受生产要素供给的限制(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是这样的)。
我们的经济可以说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经济会受到社会中总的购买力的限制。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购买力减弱(由于金融和银行出现问题,投资者或消费者的悲观情绪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失业将会出现。
更糟糕的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失业问题可以依靠经济自身得到解决。
鉴于上述问题,凯恩斯支持政府通过采用税收调节、政府购买和利率政策等一系列带有前瞻性的政策进行调节以使经济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卡莱茨基比凯恩斯更进一步,他认为有效需求的状况取决于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甚至是权力分配);他还认为实行社会主义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最终办法。
他们的观点随后得到了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政府大规模的军事开支的确解决了大萧条的问题。
不幸的是,随着战后经济的急剧膨胀,新古典主义者试图淡化凯恩斯的观点。
这个时代的主要经济学家(如美国的保罗·萨缪尔森和英国的约翰·希克斯)试图找到一种新的方法,从而将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结合在一起。
他们认为失业和经济萧条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认为新古典主义的模型仍然是有效的。
最终,这种对新古典主义观点的有限背离也失去了作用。
随着黄金时代的结束,全球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萧条和不稳定的状态。
一批顽固的新古典主义思想家——以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他在芝加哥大学的同事们为代表——将现在的经济不稳定归咎于政府的错误干预。
他们重新建立起了新古典主义的政策框架的核心内容(根据这一框架,政府应当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化的环境),同时这也为新自由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
这一方法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时至今日,在经济学内部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争议——虽然最近争论不是那么多。
特别是在一些讲英语的国家,所有的经济学教学都是按照新古典主义理论讲授的。